一种改善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缺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96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缺陷的方法,对热轧产出的黑皮钢卷进行退火,退火温度9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缺陷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以种改善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缺陷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400系含钛不锈钢作为不锈钢的重要分支,因其良好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及优良的焊接性能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其中409L作为含钛不锈钢的代表钢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排气管、冲压制品等行业。表面起皱亦称之为“凹凸条纹”、“板纹”、“ridging”等,是400系不锈钢特有缺陷,主要表现在板面出现轧延方向的明暗相间纹理或者客户冲压成型后的“波纹”,严重影响客户使用,需要增加制品打磨成本,影响生产效率及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控制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缺陷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缺陷的方法,使含钛不锈钢产品表面起皱状况轻微,能有效降低含钛铁素体不锈钢制品打磨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改善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缺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对热轧产出的黑皮钢卷进行退火,退火温度950
±
20℃,退火时间80~160s,保证芯部晶粒完全成长,没有带状组织残留;
[0007]对退火钢卷经行硫酸酸洗,再经过硝酸+氢氟酸酸洗,得到热轧退火酸洗的不锈钢板带;
[0008]2)冷轧采用单机架二十辊可逆式冷轧机组进行5~9道次轧制,得到冷轧后的不锈钢板带;冷轧后的不锈钢板带在950
±
50℃进行连续退火,退火时间为120
±
30s,得到冷轧退火后的不锈钢板带;将冷轧退火后的不锈钢板带置入硫酸钠中性盐溶液中进行电解,得到冷轧退火电解后的不锈钢板带,再置入硝酸和氢氟酸混合溶液中酸洗,得到冷轧后完全退火并酸洗后的不锈钢板带;对得到的不锈钢板带使用张力整平机进行张力整平,伸长率≤0.30%,使用调制轧延机轧延得到最终产品。
[0009]步骤1)所述的热轧产出的黑皮钢卷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钢水浇铸时,二冷阶段施加强电磁搅拌,电流1000~2000A铸坯中等轴晶比例不低于50%;
[0011]2)将铸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出炉温度控制在1100~1200℃,在炉时间3~4h;热轧粗轧采用5

7道次轧制,得到厚度30

40mm的中间厚度板坯;精轧采用串联式7站轧制,得到2.0mm

10.0mm厚度的黑皮钢卷。
[0012]所述的张力整平机用非镀铬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将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的缺陷控制在轻微程度,能有效降低制品打磨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1的金相图。
[0016]图2是实施例1的表面图。
[0017]图3是实施例2的金相图。
[0018]图4是实施例2的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0]下列实施例中,炼钢均采用废钢+合金,通过电炉炼钢、AOD粗脱碳、VOD深脱碳三步法炼钢,钢水浇铸时二冷阶段施加强电磁搅拌,电流1000~2000A铸坯中等轴晶比例不低于50%;将铸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铸坯依次经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处理后出炉;出炉温度控制在1100~1200℃,在炉时间3~4h;热轧粗轧采用5~7道次轧制,得到厚度30

40mm的中间厚度板坯;精轧采用串联式7站轧制,得到2.0mm~10.0mm厚度黑皮钢卷。
[0021]实施例1:
[0022]经过炼钢连铸后,409L不锈钢成分控制如表1:
[0023]表1实施例1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4]钢种CSiMnPSCrNTi409L0.00700.480.300.02700.000511.300.00500.17
[0025]对热轧后的黑皮钢卷(厚度3.5mm、宽度1250mm)进行热轧退火酸洗,其中退火温度950℃,退火时间120s,得到的产品晶粒已完全成长,见图1,不锈钢板带厚度中间已无明显应力线残留。对热轧后退火酸洗后的不锈钢板带采用单机架二十辊可逆式冷轧机组进行5~9道次的轧制,得到冷轧后的不锈钢板带。再进行退火处理,其退火温度为951℃、退火时间115s,退火后进行电解酸洗及混酸酸洗。再使用张力整平机整平,其中,张力整平机延伸率控制在0.21%。最后通过调制轧延机得到最终产品,晶粒号数为6#晶粒,见图1。该实施例中钢带最终厚度0.60mm,得到的产品表面起皱情况见图2。
[0026]实施例2:
[0027]经过炼钢连铸后,409L不锈钢成分控制如表2:
[0028]表2实施例2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9]钢种CSiMnPSCrNTi409L0.00750.300.250.02800.001111.410.00650.16
[0030]对热轧后的黑皮钢卷(厚度4.0mm、宽度1250mm)进行热轧退火酸洗,其中退火温度943℃,退火时间115s。得到的产品晶粒已完全成长,见图3,不锈钢板带厚度中间已无明显应力线残留。对热轧后退火酸洗后的不锈钢板带采用单机架二十辊可逆式冷轧机组进行5~9道次的轧制,得到冷轧后的不锈钢板带。再进行连续退火处理,其退火温度为954℃、退火时间110s,退火后进行电解酸洗及混酸酸洗。再使用张力整平机整平,其中张力整平机延
伸率控制在0.21%。最后通过调制轧延机得到最终产品,晶粒号数为6.5#晶粒,见图1。该实施例中钢带最终厚度0.78mm,得到的产品表面起皱情况,见图4。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减少张力整平机(TLL)伸长率,即要求伸长率≤0.30%,减少因张力较大导致材料表面出现沿拉力方向的板型失稳,导致出现表面起皱恶化的状况;张力整平机用非镀铬辊,因镀铬辊硬度较高,不锈钢板带经该材质辊整平后,表面易显现出凹凸纹路,导致外观上看表面起皱变严重,影响材料美观。采用非镀铬辊能有效减轻材料表面起皱程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含钛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热轧产出的黑皮钢卷进行退火,退火温度950
±
20℃,退火时间80~160s,保证芯部晶粒完全成长,没有带状组织残留;对退火钢卷经行硫酸酸洗,再经过硝酸+氢氟酸酸洗,得到热轧退火酸洗的不锈钢板带;2)冷轧采用单机架二十辊可逆式冷轧机组进行5~9道次轧制,得到冷轧后的不锈钢板带;冷轧后的不锈钢板带在950
±
50℃进行连续退火,退火时间为120
±
30s,得到冷轧退火后的不锈钢板带;将冷轧退火后的不锈钢板带置入硫酸钠中性盐溶液中进行电解,得到冷轧退火电解后的不锈钢板带,再置入硝酸和氢氟酸混合溶液中酸洗,得到冷轧后完全退火并酸洗后的不锈钢板带;对得到的不锈钢板带使用张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嘉亮徐向东方剑锋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