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高温合金光谱分析内控标样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合金化学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铸造高温合金光谱分析内控标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温合金具有较高的温度强度、良好的塑性与断裂韧性、优异的蠕变抗力与疲劳性能及良好的抗氧化热腐蚀性能,成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不可缺少的材料。高温合金的元素组成及含量是其决定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光谱分析是检测高温合金化学成分的重要手段,其中最常用的光谱仪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等。光谱仪在设备状态校准、试样类型校准、分析结果校准等过程中都非常依赖光谱分析标准试样或内控标样,以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因此,制备成分均匀可靠的高温合金光谱分析标准试样是非常有必要的。
[0003]目前,制备高温合金光谱分析标准试样或内控标样的方法大多是:利用真空炉制备母合金锭,在母合金锭上直接切割物料进行加工,得到尺寸合适的试样作为内控标样,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是对于合金化程度高的高温合金来说这种方法很难控制成分均匀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高温合金光谱分析内控标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高温合金的成分范围配制合金原材料,加入50Kg真空感应炉中,经高温熔体处理,处理温度选择高于合金液相线200
±
20℃的温度下保温3~5min,降温熔铸成母合金锭;(2)将母合金锭进行切割、打磨除去表面氧化皮后投入定向凝固炉中,采用阶梯式功率5Kw
→
15Kw
→
30Kw输送,将合金锭感应熔化,熔化后在高于合金液相线150
±
20℃进行高温精炼3min~10min;在定向凝固过程中凝固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G为90
±
10K/cm,浇铸温度为高于合金液相线80
±
20℃,浇铸后保温30s~100s,进行抽拉,抽拉速度为100
±
50μm/s,其中冷却介质为金属Sn,温度为300
±
50℃;抽拉结束后,试样随炉冷却20min~30min取出,待彻底冷却后进行后处理;(3)热处理:对试样进行均匀化处理,在低于合金固相线20℃的温度下保温4h~8h,空冷至室温;(4)加工处理:将试样上部和下部各切去5mm~10mm,然后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皮,进行抛光,最终得到满足光谱分析的内控标准试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高温合金光谱分析内控标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向凝固过程中使用的型壳形成七个试样,型壳的顶部设置浇口杯,在浇口杯处设有挡渣板,而且在试样上部设有挡渣板。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君,侯桂臣,王振江,荀淑玲,盛乃成,周亦胄,孙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