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杀螺剂的植物提取物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04271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3
一种复配的植物提取物生物杀螺农药的配方:麻牛膝提取物40%、80%茶皂素10%、石膏粉8%、引诱剂1%、面粉41%,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茶皂素和植物提取物麻牛膝复配,可以取代传统农药中的四聚乙醛,降低田间化学农药用药量;人们避免了长时间的接触下可能会导致引起疾病甚至是癌症,严重者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因突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四聚乙醛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药效显著,降低了用药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复配的茶皂素和麻牛膝对于彼此杀螺具有加成效果。具有加成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配杀螺剂的植物提取物配方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学领域,涉及茶皂素和麻牛膝提取物复配形成的生物农药,作为防治福寿螺灾害发生的灭螺剂。本技术专利技术的复配生物农药药效比较强、价格低、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产业化前景巨大。

技术介绍

[0002]麻牛膝(Cyathula capitata Moq.)是苋科多年生草本杯苋属植物。根粗壮,灰褐色或棕红色,根条圆锥状,少扭曲。茎直立,近四棱形,具分枝,茎及枝皆疏生灰色长柔毛。生于海拔1700

2300m山坡杂木林下。麻牛膝主产于四川金沙江流域一带,云南及西藏部分地区亦产。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地上茎叶及须根,晒干或烘干。根条短粗,长圆柱状锥形,两端粗细相差较大,头大尾小,常扭曲。表面棕黄色、深褐色,有皮孔及纵皱纹。体硬质脆,易折断,断面微带棕红色。气浓,味微甘,苦涩,略具麻味。
[0003]福寿螺又名雪螺、苹果螺,福寿螺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在很多地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1只雌螺经1年两代共繁殖幼螺32.5万余只,繁殖力极强,潜在危害巨大。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一年发生两个世代。在广西鹿寨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不但危害水稻,而且危害蔬菜及其他水生作物,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估计中国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于10万公顷。目前防治软体动物的危害以化学农药为主,主要有6%四聚乙醛、贝螺杀、6%密达颗粒剂、45%三苯醋锡、45%百螺敌等约50种左右,这些有机杀螺剂虽然对福寿螺有一定防效,但对人的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的甚至会致畸致癌,对水生生物有剧毒,对自然界生态平衡有一定破坏,防治成本高,实际应用中有很大局限性。
[0004]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生物农药也不断发展,这与生物防治的研究以及化学农药的使用泛滥现状是分不开的。新技术生物农药使得国家农业发展和绿色有机产品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在不断增强防治病虫害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污染环境的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了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和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农民们会向田地里喷洒大量的化学农药。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土地的肥沃性,增加了作物的生产成本,造成了农民的负担。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全国耕地面积14.3亿亩,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5亿亩。这为我国生物农药的研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欧洲国家,以植物源活性物质作为先导结构进行合成或修饰方面取得成功取决于两大优势,即化合物合成全自动化与高通量筛选技术自动化。而在我国,目前尚未真正形
成一个自主创制新农药的体系。市场前景广阔。
[0005]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世界人们的共识。化肥农药减量已成为发展中国必须实行的有效措施。虽然生物农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成果,未来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化学农药杀螺剂为6%四聚乙醛制剂,虽然其杀灭效果显著,然而长期使用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极大危害人类健康。本专利技术以植物源生物农药为主,辅以石膏粉、引诱剂和面粉,通过复配组合得到灭杀福寿螺的最适合配比,混合制备成杀螺剂,原料均容易获取且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使农作物无化学农药残留,保障了绿色农业的发展。
[0007]本专利技术是以植物源生物农药为主的能够有效灭杀福寿螺的复配生物农药,可以替代市场流通的6%四聚乙醛化学农药防治福寿螺的危害,且皆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起到杀伤福寿螺的效果,又可以促进绿色农药的发展。下面将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组合配比:专利技术一:将各组分按其重量百分比:80%茶皂素20%、石膏粉8%、引诱剂1%、面粉71%补足至100%充分搅拌混合制得80%茶皂素可湿性制剂。
[0008]专利技术二:将各组分按其重量百分比:麻牛膝提取物60%、石膏粉8%、引诱剂1%、面粉31%补足至100%充分搅拌混合制得麻牛膝提取物可湿性制剂。
[0009]专利技术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80%茶皂素10%、麻牛膝提取物40%、石膏粉8%、引诱剂1%、面粉41%补足至100%充分搅拌混合制得茶皂素
·
麻牛膝提取物可湿性制剂。
[0010]本专利技术将茶皂素和植物提取物麻牛膝复配,可以取代传统农药中的四聚乙醛,降低田间化学农药用药量;人们避免了长时间的接触下可能会导致引起疾病甚至是癌症,严重者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因突变;本专利技术能降低四聚乙醛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药效显著,降低了用药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复配的茶皂素和麻牛膝对于彼此杀螺具有加成效果,专利技术一中茶皂素配比为20%,专利技术二中麻牛膝的配比为60%,专利技术三中两种植物提取物进行复配,杀螺效果更加高效的,在节省原材料的基础上,有着和化学农药四聚乙醛相同的杀螺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处在不同浓度茶皂素下的福寿螺在168h内的死亡率折线图,CK为清水对照组。由图可知,茶皂素在40mg/L、60mg/L、80mg/L、100mg/L的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杀螺效果。
[0012]图2为处在不同浓度麻牛膝提取物下的福寿螺在168h内的死亡率折线图,CK为清水对照组。由图可知,麻牛膝提取物在100mg/L、200mg/L、300mg/L的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杀螺效果。
[0013]图3为茶皂素和麻牛膝提取物可湿性制剂农药分别与6%四聚乙醛GR在21天内杀螺效果的对照。CK:为大田不施药效果;80%茶皂素可湿性制剂和麻牛膝提取物可湿性制剂在0

3天内效果略低于四聚乙醛,80%茶皂素可湿性制剂与麻牛膝提取物可湿性制剂效果相当且80%茶皂素可湿性制剂效果略优于麻牛膝提取物可湿性制剂;80%茶皂素可湿性制剂与麻牛膝提取物可湿性制剂在3

7天内效果显著,且与四聚乙醛GR效果相当;7天之后效果趋于
稳定,效果良好。
[0014]实验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为实验室毒性测试的方法:计算所需实验材料的计量,称量后溶于2L脱氯水中。以脱氯水为对照组,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试验。选取20

30头5

7旋的成年福寿螺,个体置于实验容器中,加空心菜,白菜等蔬菜作为福寿螺的食物,每隔两天换一次食物,保持福寿螺食物的新鲜性,同时加盖一层纱布或者网,为防止福寿螺的逃脱。严格维持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提取物生物杀螺农药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料组成:80%茶皂素20%,石膏粉8%、引诱剂1%、面粉71%。2.一种植物提取物生物杀螺农药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料组成:麻牛膝提取物60%、石膏粉8%、引诱剂1%、面粉31%。3.一种复配的植物提取物生物杀螺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绪勤孙亚萍张又文高玉忠杨香璿宛雯周霞师静静蒋继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