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同种异体疗法的改良的干细胞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62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同种异体干细胞疗法,特别是用于预先致敏患者的治疗和用于再次治疗的改良的干细胞群。此外,提供了获得所述干细胞群的方法。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含所述干细胞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同种异体干细胞疗法中的用途。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同种异体疗法的改良的干细胞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同种异体干细胞疗法,特别是适于用于预先致敏患者的治疗和用于再次治疗的改良的干细胞群。此外,提供了获得所述干细胞群的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所述干细胞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同种异体干细胞疗法中的用途。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用于研究和医学应用的干细胞可以来源于胚胎、胎儿或成体组织,并且包括胚胎干细胞(ESC)、脐带干细胞、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C)和来自不同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当前正在进行或已成功结束了用于治疗以下疾病的多项临床试验:瘘、白血病、淋巴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和脊髓损伤、心脏病、失明和视力障碍、胰腺β细胞功能丧失、软骨修复、骨关节炎、肌肉骨骼疾病、创伤、不孕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如炎性肠病)。可以在Mahla 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16(7):1

24中找到不同类型干细胞的当前医学应用的综述。
[0004]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多能基质细胞,其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和脂肪细胞。
[0005]自体和同种异体MSC用于治疗各种病况的用途已经在几项临床试验中得到评估(Galipeau和Sensebe,(2018),Cell Stem Cell 22,824

833,特别是表S1),包括专注于治疗受损的胃肠道、败血症和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几种自身免疫性和炎性疾病的那些临床试验
[0006]成体MSC几乎可以在所有组织中找到,并且主要位于血管周围的小生境中。尽管绝大多数临床试验都是使用骨髓MSC(BM

MSC)进行的,但越来越多的试验使用来自其他来源(如脂肪组织)的MSC。BM

MSC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SC)共享相似的效价能力和复制比例。然而,ASC赋予培养样品更容易收获和更丰富的优势(与BM组织相比,1克脂肪组织中的丰度要高出100倍)。
[0007]标准的免疫学教条认为,任何外来组织都会在生物体中引发免疫反应。这个概念在实体器官和造血移植中很明显,其中积极的免疫抑制是保护同种异体移植物免受排斥的规范。抗体在移植排斥中的作用的最有力证据是主要血管化器官(如肾脏和心脏)的超急性排斥。在出现这些反应的受体中可以显示高滴度的抗供体抗体。这些抗体与内皮细胞上的HLA抗原结合,随后补体固定并积累多形核细胞。然后可能由于从多形核白细胞释放的酶而出现内皮损伤;然后血小板积聚,血栓形成,并且结果是肾皮质坏死或心肌梗塞。为了避免这种抗HLA抗体介导的反应,在临床器官和组织移植中进行HLA分型,以尽可能匹配供体和受体,来避免移植排斥。
[0008]随着基于细胞的疗法领域的发展,很明显,各种细胞类型

以间充质干细胞(MSC)为原型

可能具有逃避和/或抑制免疫系统的能力,因此在一些研究中,MSC已得到应用而没有伴随的免疫抑制。
[0009]Griffin等人,Immunol.&Cell Biol.(2012),1

12回顾了实验数据,以确定是否存在良好的体内证据来支持异MSC的“免疫赦免”状态。他们考虑了已发表的关于异MSC在通过
炎症刺激激活后或在分化后的免疫原性的研究。作者总结发现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都记录了在施用非操纵的、IFN

γ激活的和分化的异MSC后针对供体抗原的特异性细胞(T细胞)和体液(B细胞/抗体)免疫应答,对随后的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加速,以明显促进供体特异性耐受性。在这些研究的一些中,观察到对移植物或施用的MSC的排斥加速(参见Griffin等人的表1和表2)。作者建议重新考虑异MSC的免疫赦免性质的概念,并更精确地研究了异MSC引发的抗供体免疫应答的范围和临床意义。因此,由于人类和动物的同种异体疗法的改良的异MSC清除和/或不利影响,抗供体免疫应答可能对疗效有意义。
[0010]鉴于此,需要适于患者的同种异体疗法的方式,其中所述方式展现出对预先致敏的患者和/或用于再次治疗的同种异体疗法的降低的免疫原性和/或增加的适宜性。此外,还应提供获得它们的方法以及它们的医学用途。
[0011]专利技术概述
[0012]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如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主题来解决。
[0013]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选择适于同种异体疗法,特别地利用同种异体疗法治疗预先致敏的患者或再次治疗患者的干细胞(SC)群的体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4]a)在能够在所述SC群中诱导最大HLA

I类表达的IFN

γ浓度存在下培养所述SC群的样品(测试样品),并在缺乏IFN

γ的情况下单独培养所述SC群的样品(对照样品);
[0015]b)在使得所述HLA

I类抗体与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表达的HLA

I类结合的条件下,使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与一系列不同浓度的HLA

I类抗体接触;
[0016]c)向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加入补体,使得结合的HLA

I类抗体被补体饱和,并诱导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
[0017]d)通过测量在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诱导的细胞裂解,确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所述HLA

I类抗体的CDC;
[0018]e)确定在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诱导50%的最大CDC(EC
50
值)的HLA

I类抗体浓度;以及
[0019]f1)如果所述对照样品的EC
50
值与所述测试样品的EC
50
值的比例小于1.25,优选地小于1.0,更优选地小于0.5;特别优选地小于0.25,则选择所述SC群用于同种异体疗法;或
[0020]f2)如果所述测试样品的EC
50
值为至少3.5ng/ml,优选地至少9ng/ml,更优选地至少15ng/ml,特别优选地至少20ng/ml的所述HLA

I类抗体,则选择所述SC群用于同种异体疗法。
[0021]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适于同种异体疗法,特别地利用同种异体疗法治疗预先致敏的患者或再次治疗的SC群,其具有以下性质中的任一种:
[0022]i)对照样品的EC
50
值与测试样品的EC
50
值的比例小于1.25,优选地小于1.0,更优选地小于0.5,并且特别优选地小于0.25,其中所述EC
50
值按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所示确定;
[0023]ii)所述测试样品的EC
50
值为至少3.5ng/ml HLA

I类抗体,优选地至少9n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选择适于同种异体疗法,特别是适于利用同种异体疗法治疗预先致敏患者或再次治疗患者的干细胞(SC)群的体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能够在所述SC群中诱导最大HLA

I类表达的IFN

γ浓度存在下培养所述SC群的样品(测试样品),并在缺乏IFN

γ的情况下单独培养所述SC群的样品(对照样品);b)在使得所述HLA

I类抗体与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表达的HLA

I类结合的条件下,使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与一系列不同浓度的HLA

I类抗体接触;c)向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加入补体,使得结合的HLA

I类抗体被补体饱和,并诱导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d)通过测量在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诱导的细胞裂解,确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所述HLA

I类抗体的CDC;e)确定在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诱导50%最大CDC(EC
50
值)的HLA

I类抗体浓度;以及f1)如果所述对照样品的EC
50
值与所述测试样品的EC
50
值的比例小于1.25,优选地小于1.0,更优选地小于0.5;特别优选地小于0.25,则选择所述SC群用于同种异体疗法;或f2)如果所述测试样品的EC
50
值为至少3.5ng/ml,优选地至少9ng/ml,更优选地至少15ng/ml,特别优选地至少20ng/ml的所述HLA

I类抗体,则选择所述SC群用于同种异体疗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测试样品和所述对照样品中CD46的表达水平;以及如果所述测试样品中CD46的表达与所述对照样品中CD46的表达的比例大于2.0,优选地大于2.5,特别优选地大于3.0,则选择所述SC群用于同种异体疗法。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外方法,其中所述SC群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群,优选地人MSC群,更优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群是骨髓来源的干细胞(BM

MSC)群,或者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群是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ASC)群,甚至更优选地所述ASC群表达CD29、CD73、CD90和/或CD105。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方法,其中能够在所述SC群中诱导最大HLA

I类表达的IFN

γ浓度为约0.5至约30ng/ml,优选地约1至约15ng/ml,更优选地约2至约4ng/ml,优选地所述能够在所述SC群中诱导最大HLA

I类表达的IFN

γ浓度为3ng IFN

γ/ml,优选地施加48小时的时间段。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外方法,其中所述HLA

I类抗体与HLA

A、HLA

B和/或HLA

C特异性结合,优选地所述HLA

I类抗体与HLA

A、HLA

B和HLA

C特异性地结合,更优选地所述HLA

I类抗体是鼠单克隆抗体,甚至更优选地所述HLA

I类抗体与由能从ATCC(名称:HB

95)或ECACC(编号:84112003)获得的杂交瘤克隆w6/32产生的抗体对HLA

A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合亲和力,最优选地所述抗体由能从ATCC(名称:HB

95)或ECACC(编号:84112003)获得的杂交瘤克隆w6/32产生。6.如权利要求1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尔加
申请(专利权)人:泰根尼克斯独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