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大学专利>正文

射出成型设备及射出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50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包括模具、射出装置、多孔隙结构以及气体驱动单元。模具具有模穴。射出装置适于射出材料至模穴内以使材料成形为成形物。多孔隙结构配置于模穴的内表面且对应于成形物的非外观面。气体驱动单元连接于模具且适于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而流入或流出模穴。此外,一种射出成型方法亦被提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射出成型设备及射出成型方法可使模穴内的气体压力分布均匀,且具有良好的模具排气效果。具排气效果。具排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出成型设备及射出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及射出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射出成型产品在成形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热涨冷缩而使得材料收缩,使成形物产生缺陷,进而导致产品的外观面具有凹痕。一般来说,产品厚度越厚的区域因为材料较多,而使得材料收缩量大,也就愈容易产生缺陷。
[0003]传统大多使用外部式气体辅助成型,透过在产品厚度较厚的区域附近加装气针。在射出成型后由气针通入气体,使气体经由气针进入模穴,以将模穴内的熔融材料推挤至外观模面上。但上述作法的缺点在于,传统的气针式设计,对于气体的控制较不容易,可能会造成气体压力分布不均匀,甚至因为气体压力过大而导致气穿,反而破坏产品的外观面。再者,上述做法也没有提供良好的模具排气设计。因此,如何使射出成型产品的外观面成形完整且具有良好的模具排气设计,是射出成型技术的重要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及射出成型方法,其将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而流入或流出模穴,以使模穴内的气体压力分布均匀,且具有良好的模具排气效果。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射出成型设备包括模具、射出装置、多孔隙结构以及气体驱动单元。模具具有模穴。射出装置适于射出材料至模穴内以使材料成形为成形物。多孔隙结构配置于模穴的内表面且对应于成形物的非外观面。气体驱动单元连接于模具且适于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而流入或流出模穴。
[000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射出成型设备中,模穴包括第一成形空间及第二成形空间。第一成形空间在成形物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成形空间在成形物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多孔隙结构对应于第一成形空间。
[000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射出成型设备中,模穴在内表面具有凹部,第一成形空间包含凹部,成形物的凸肋适于成形于凹部内。
[000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射出成型设备中,多孔隙结构邻接凹部。
[000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射出成型设备中,多孔隙结构为透气金属。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射出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模具及多孔隙结构,其中模具具有模穴,多孔隙结构配置于模穴的内表面。藉由射出装置射出材料至模穴内以使材料成形为成形物,其中多孔隙结构对应于成形物的非外观面。藉由气体驱动单元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而流入或流出模穴内。
[001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模穴包括第一成形空间及第二成形空间,第一成形空间在成形物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成形空间在成形物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提供模具及多孔隙结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使多孔隙结构对应于第一成形空间。
[001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模穴在内表面具有凹部,第一成形空间包含凹部,藉由射出装置射出材料至模穴内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使成形物的凸肋成形于凹部内。
[001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提供模具及多孔隙结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使多孔隙结构邻接凹部。
[001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提供多孔隙结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以透气金属作为多孔隙结构。
[0015]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在模穴的内表面配置多孔隙结构,并利用气体驱动单元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而流入或流出模穴。此种做法藉由多孔隙结构与模穴的内表面之间的面接触,可避免气体压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且可提供良好的模具排气设计,进而制作出具有良好质量及良率的产品。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射出成型设备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3A与图3B绘示图1的射出成型设备100的操作流程;
[0019]图4至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射出成型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射出成型设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射出成型设备100包括模具110、射出装置120、多孔隙结构130以及气体驱动单元140。模具110具有模穴110a。射出装置120适于射出材料M(图3A)至模穴110a内以使材料M(图3A)成形为成形物50(图3B)。
[0022]多孔隙结构130配置于模穴110a的内表面S。气体驱动单元140连接于模具110且适于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130而流入或流出模穴110a。
[0023]以下以图1所示射出成型设备100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的流程图。图3A与图3B绘示图1的射出成型设备100的操作流程。
[0024]详细而言,提供模具110及多孔隙结构130,其中模具110具有模穴110a,多孔隙结构130配置于模穴110a的内表面S(步骤S602)。藉由射出装置120射出材料M至模穴110a内以使材料M成形为成形物50,其中多孔隙结构130对应于成形物50的非外观面51(步骤S604)。藉由气体驱动单元140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130而流入或流出模穴110a内(步骤S606)。
[0025]请参考图3A与图3B,在本实施例中,气体驱动单元140包括气体储存装置141、气体过滤装置142、气体控制设备143、高压气体管路144、气体压力计145。气体驱动单元140适于透过高压气体管路144提供气体至模穴110a内。其例如是应用气体反压(Gas Counter Pressure)技术来达成,所述气体可为惰性气体。
[0026]在本实施例中,多孔隙结构130为透气金属,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不对此加以限制。
[0027]在上述配置方式下,材料M与多孔隙结构130之间为面接触。在材料M射出成形之后,气体驱动单元140能够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130而流入模穴110a内而推挤材料M至外观面53上,且材料M所受到的气体压力均匀,可以避免气穿,进而制作出具有良好质量及良率的产品。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130而流入模穴110a的时间点,并不以此为限制。
[0028]此外,在材料M成形的过程中,气体驱动单元140也可配置为能够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130而流出模穴110a,使得模穴110a内的成形阻力下降,以使材料M成形容易,进而提供良好的模具排气设计。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130而流出模穴110a的时间点,并不以此为限制。此外,即使气体驱动单元140不驱动气体经由多孔隙结构130而流出模穴110a,多孔隙结构130本身的透气性亦有助于成形阻力的下降。
[0029]进一步而言,模穴110a包括第一成形空间111及第二成形空间112。第一成形空间111在成形物50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第二成形空间112在成形物50的厚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具有模穴;射出装置,适于射出材料至所述模穴内以使所述材料成形为成形物;多孔隙结构,配置于所述模穴的内表面且对应于所述成形物的非外观面;以及气体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模具且适于驱动气体经由所述多孔隙结构而流入或流出所述模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穴包括第一成形空间及第二成形空间,所述第一成形空间在所述成形物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形空间在所述成形物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多孔隙结构对应于所述第一成形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穴在所述内表面具有凹部,所述第一成形空间包含所述凹部,所述成形物的凸肋适于成形于所述凹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结构邻接所述凹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结构为透气金属。6.一种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模具及多孔隙结构,其中所述模具具有模穴,所述多孔隙结构配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夏宗张咏翔张哲维蔡碧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