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43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4
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板体内设置钢筋网笼,所述的钢筋网笼由三层钢筋网架两侧之间均匀分布连接架构成,H形定位片均匀分布于钢筋网笼的四周,板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板体相邻两面的拐角处设置为斜面,板体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凹槽,板体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凸榫,两块板体的凹槽和凸榫相互套合连为一体,以便于拼接组装;使得建筑物墙体部分自重减轻三分之一以上,相应的梁柱配置可以减小,同时增加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建设资金,且100mm超薄隔墙板的研发使得建设单位在安装过程中更加快捷方便,更加高效。更加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板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是以水泥、石灰、硅砂、粉煤灰、尾矿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再根据结构要求配置添加不同数量经过除锈、防腐处理的双层、双向钢筋网笼,以铝粉为发气材料,通过配料浇注发气成型,切割完成一定外观规格,经高温高压、蒸汽养护,水热反应生成具有多孔状结晶的硅酸盐,是一种轻质多孔新型的绿色环保性能优越的建筑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具有良好的质轻、高强、耐火、防火、隔音、隔热、保温等无与伦比的性能。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材(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也可简写为ALC。
[0003]从宏观物理组成看,它具有大量细小、均匀分布、各自密闭、互不连通的气孔结构,内置钢筋网笼,外形尺寸可以依照工程要求规格定制,能抗击一定荷载,具有拼装完成建筑使用功能,因此,称之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
[0004]目前,随着我国住宅、公寓、办公、教学医院等建筑的增加,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应用随着增加,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墙、外墙、楼面、屋面等,现有隔墙板厚度大于150mm,甚至200mm到300mm,自重较大,且占用建筑空间较大,降低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提高了工程造价和建设资金。
[0005]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
专利技术内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增加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建设资金,使得建设单位在安装过程中更加快捷方便,更加高效。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所述的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是由:板体、钢筋网架、凸榫、凹槽、连接架、H形定位片构成;板体内设置钢筋网笼,所述的钢筋网笼由三层钢筋网架两侧之间均匀分布连接架构成,H形定位片均匀分布于钢筋网笼的四周,板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板体相邻两面的拐角处设置为斜面,板体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凹槽,板体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凸榫,两块板体的凹槽和凸榫相互套合连为一体,以便于拼接组装;
[0008]所述的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09]先将钢筋在安装架上按照设定的位置摆放后,夹紧固定;对固定后的横向钢筋和
竖向钢筋交汇点处进行焊接,构成长方体的钢筋网架;在三层钢筋网架两侧之间均匀分布连接架固定,焊接后构成钢筋网笼,将H形定位片均匀分布于钢筋网笼的四周,并焊接固定;
[0010]将钢筋网笼并排挂在输送设备上,输送设备的挂杆插入H形定位片的中心,将钢筋网笼呈竖直状态挂起;按照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各项尺寸制造模具,输送设备将钢筋网笼吊起后放入浇注池内的模具内,将调配好的水泥浆料注入模具内,水泥浆料将钢筋网笼完全包裹,输送设备将模具送入预热炉内进行预热,再进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最后进入保温炉内静置,12-15小时后,取出保温炉内的模具在室温环境下放置12-26个小时,拆除模具,制得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
[0011]模具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使制出的板体上表面与下表面也为平面,模具相邻两面的拐角处为斜面,使制出的板体相邻两面的拐角处也为斜面,模具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有凹槽,模具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有凸榫,使制出的板体一侧窄面中心线上形成凹槽,板体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形成凸榫,制成的两块板体的凹槽和凸榫能够相互套合连为一体,以便于拼接组装。
[0012]所述的板体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1,L1为1.5~6m,板体两窄面之间的距离为L2,L2为600mm,钢筋网笼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3,L3为470mm,钢筋网笼左侧与板体左侧表面、钢筋网笼右侧与板体右侧表面均为L4,L4为50-100mm,板体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H1为100mm,凹槽内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2,H2为20~40mm,凸榫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3,H3为19~39mm,钢筋网笼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4,H4为80mm,钢筋网笼上表面与板体的上表面、钢筋网笼下表面与板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均为H5,H5为50mm。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00mm超薄隔墙板的研发使得建筑物墙体部分自重减轻三分之一以上,相应的梁柱配置可以减小,同时增加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建设资金,且100mm超薄隔墙板的研发使得建设单位在安装过程中更加快捷方便,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1、2中:板体1、钢筋网架2、凸榫3、凹槽4、连接架5、H形定位片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板体1内设置钢筋网笼,所述的钢筋网笼由三层钢筋网架2两侧之间均匀分布连接架5构成,H形定位片6均匀分布于钢筋网笼的四周,板体1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板体1相邻两面的拐角处设置为斜面,板体1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凹槽4,板体1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凸榫3,两块板体1的凹槽4和凸榫3相互套合连为一体,以便于拼接组装;
[0021]所述的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其具体操作步
骤如下:
[0022]先将钢筋在安装架上按照设定的位置摆放后,夹紧固定;对固定后的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交汇点处进行焊接,构成长方体的钢筋网架2;在三层钢筋网架2两侧之间均匀分布连接架5固定,焊接后构成钢筋网笼,将H形定位片6均匀分布于钢筋网笼的四周,并焊接固定;
[0023]将钢筋网笼并排挂在输送设备上,输送设备的挂杆插入H形定位片6的中心,将钢筋网笼呈竖直状态挂起;按照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各项尺寸制造模具,输送设备将钢筋网笼吊起后放入浇注池内的模具内,将调配好的水泥浆料注入模具内,水泥浆料将钢筋网笼完全包裹,输送设备将模具送入预热炉内进行预热,再进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最后进入保温炉内静置,12-15小时后,取出保温炉内的模具在室温环境下放置12-26个小时,拆除模具,制得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
[0024]模具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使制出的板体1上表面与下表面也为平面,模具相邻两面的拐角处为斜面,使制出的板体1相邻两面的拐角处也为斜面,模具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有凹槽4,模具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有凸榫3,使制出的板体1一侧窄面中心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所述的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是由:板体(1)、钢筋网架(2)、凸榫(3)、凹槽(4)、连接架(5)、H形定位片(6)构成;其特征在于:板体(1)内设置钢筋网笼,所述的钢筋网笼由三层钢筋网架(2)两侧之间均匀分布连接架(5)构成,H形定位片(6)均匀分布于钢筋网笼的四周,板体(1)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板体(1)相邻两面的拐角处设置为斜面,板体(1)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凹槽(4),板体(1)另一侧窄面中心线上设置凸榫(3),两块板体(1)的凹槽(4)和凸榫(3)相互套合连为一体,以便于拼接组装;所述的一种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生产工艺,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将钢筋在安装架上按照设定的位置摆放后,夹紧固定;对固定后的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交汇点处进行焊接,构成长方体的钢筋网架(2);在三层钢筋网架(2)两侧之间均匀分布连接架(5)固定,焊接后构成钢筋网笼,将H形定位片(6)均匀分布于钢筋网笼的四周,并焊接固定;将钢筋网笼并排挂在输送设备上,输送设备的挂杆插入H形定位片(6)的中心,将钢筋网笼呈竖直状态挂起;按照厚度为100毫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的各项尺寸制造模具,输送设备将钢筋网笼吊起后放入浇注池内的模具内,将调配好的水泥浆料注入模具内,水泥浆料将钢筋网笼完全包裹,输送设备将模具送入预热炉内进行预热,再进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最后进入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国张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时代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