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4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所述育秧盘包括可上下套叠组合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设有纵横排列的钵碗,第一盘体的钵碗无底或底部周边略有自钵碗侧边延伸的折边;第二盘体设有与第一盘体的钵碗排列一致的可套在第一盘体的钵碗外的有底钵碗,第二盘体的钵碗的底设有透水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育秧时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组合在一起构成育秧盘,当播秧时,第二盘体可被分离,钵苗留在第一盘体中,形成无底钵苗盘,将其用在下顶式播秧机的播秧,可使播秧机方便地将钵苗顶出,而不会出现夹根现象。由于无底或底部仅略有自钵碗侧边延伸的折边,顶出时播秧机顶杆不会顶坏钵碗,秧盘可多次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钵形秧苗移栽机用秧苗的育秧盘领域。
技术介绍
用钵形秧苗进行水稻的移栽较用其他方式培育的秧苗在生长上有更多的优点,这已为大家所公认。目前水稻钵形秧苗移栽方式有人工抛撒(也称抛秧)、机械无序抛秧(抛秧机)和机械有序播秧(播秧机)。播秧机由取秧方式的不同而分为下顶式和上拔式,相对应的育秧盘和育秧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顶式播秧机所用秧盘的钵碗底部,通常开有十字槽孔,为顶杆从底部顶出秧苗。这种下顶式播秧机用育秧盘有如下问题:1、十字形底孔的开孔的面积过大,钵苗的根穿出底孔的量过多,使顶出钵苗困难,钵苗的顶出率下降,使播秧机的漏播率上升。2、有底的钵碗使顶杆在顶出钵苗时将育秧盘的钵碗顶坏,影响育秧盘的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适于下顶出式播秧机播秧的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育秧盘包括可上下套叠组合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设有纵横排列的钵碗,第一盘体的钵碗无底或底部周边略有自钵碗侧边延伸的折边;第二盘体设有与第一盘体的钵碗排列一致的可套在第一盘体的钵碗外的有底钵碗,第二盘体的钵碗的底设有透水小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育秧时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组合在一起构成育秧盘,当播秧时,第二盘体可被分离,钵苗留在第一盘体中,形成无底钵苗盘,将其用在下顶式播秧机的播秧,可使播秧机方便地将钵苗顶出,而不-->会出现夹根现象。由于无底或底部仅略有自钵碗侧边延伸的折边,顶出时播秧机顶杆不会顶坏钵碗,秧盘可多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育秧盘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沿A-A线的第一盘体剖视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沿A-A线的第二盘体剖视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沿A-A线的剖视放大图。图5为利用本技术所提供育秧盘实施育秧成苗后,在图2的剖视方向,秧苗间的形态示意图。图6为将图5中的第二盘体分离后,秧苗间的形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3。本技术所提供的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为可上下套叠组合的第一盘体1和第二盘体2组合而成。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同样是在一无边框的长方形的平板上中纵横排列的一组下凹的钵碗,附图标号11表示第一盘体1的钵碗,附图标号21表示第一盘体2的钵碗,第一盘体的钵碗和第二盘体的钵碗的排列规律相同。钵碗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或方锥台形,第一盘体1的钵碗和第二盘体2的钵碗的形状相仿,第二盘体2的钵碗内侧形状和第一盘体1的钵碗外侧形状大致相吻合,使得在上下套叠时第二盘体2的钵碗能套在第一盘体1的钵碗外,第一盘体的钵碗无底或底部周边略有自钵碗侧边延伸的折边,第二盘体钵碗为有底钵碗,其底部设有透水小孔22。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分别为经吸塑或压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参照附图1、4,将第一盘体1和第二盘体2相套组合形成完整的双盘式钵形秧苗育秧盘。参照附图5、6,利用双盘式钵形秧苗育秧盘培育钵形秧苗的方法为:-->1、将第一盘体1和第二盘体2相套一起组合成双盘式钵形秧苗育秧盘,两盘体应较好地相套无间隙。2、将备好的底土装入钵碗中,装土量应使底土的高度距钵碗的顶口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以后的播种和覆土。3、播种,将经浸种、催芽后露白的种子用手工或机具按定量播入装有底土的钵碗中。4、覆土,在播种后的钵碗上覆上一层面土,以将种子覆盖为准,覆土后面土不可超过钵碗的顶部,秧盘除钵碗以外的部分不可有秧土的存在。5、培育,将播种覆土后的育秧盘移入到敷有一层无纺布的秧田中,经浇水、施肥、打药等培育秧苗,秧苗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根从盘底的渗水小孔生出穿过无纺布进入田中。6、起秧,钵形秧苗培育到移栽所需的生长高度后,将秧盘起出,由于无纺布的牵连作用,使穿过无纺布的根被拉断穿过秧盘的根变少,播秧前将第二盘体分离,秧苗存在于第一盘体的无底钵碗中,将其放到播秧机中用于钵秧。由于秧盘无底,钵苗可很方便地被顶出,不会由于根的牵连而顶出困难,使播秧机的顶出率大为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包括可上下套叠组合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设有纵横排列的钵碗,第一盘体的钵碗无底或底部周边略有自钵碗侧边延伸的折边;第二盘体设有与第一盘体的钵碗排列一致的可套在第一盘体的钵碗外的有底钵碗,第二盘体的钵碗的底设有透水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盘组合式钵形秧苗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包括可上下套叠组合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设有纵横排列的钵碗,第一盘体的钵碗无底或底部周边略有自钵碗侧边延伸的折边;第二盘体设有与第一盘体的钵碗排列一致的可套在第一盘体的钵碗外的有底钵碗,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成朱德峰陈惠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