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杉专利>正文

电火两用节能保温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12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保温盖、保温锅体、电器保温底座、电热盘、孔板、电器控制组件构成,饭煲采用保温锅体和电器保温底座的分体结构,对燃气气流实行调控的结构,以及特定的保温结构,实现电、火两用,并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和保温节能效果,适应当前我国以燃料热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饭煲可广泛用于城市、城镇、农村各型家庭。(*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电火两用节能保温饭煲,属日用轻工业范畴。目前国内销售的饭煲主要是电饭煲,因仅以电为热源,使用范围有限,虽采用内热式,但无特殊的保温层,保温效果不理想。近来国内曾出现一种带燃气火头的燃气饭煲和火饭煲,因仅用于燃料热源,使用功能不理想,至今未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火两用可对燃气气流实行调控全密闭节能保温饭煲。本技术的目的是实样实现的饭煲采用保温锅体和电器保温底座分体结构。(保温锅体以下简称“锅体”,电气保温底座简称“底座”)。饭煲电气部分采用两种结构结构一电热件与电器组件分设于锅体和底座内,即电热盘(22)置于与锅体外壳(6)下缘相连接的底部孔板(12)上,方便与蓄热孔板(10)互换,磁性限温器设置在电热盘的中央孔(9)内,其它所有电器件(包括恒温控制器、调温器等电器组件)设置在底座(20)内,绝热材料(14)下部或内部的预定空间(16)中。结构二包括电热件在内的所有电器组件均设置于底座(30)内,电热盘(37)固定于底座(30)上部,面板(39)上,电热盘中央孔(38)置入磁性限温器,电热盘(37)和面板(39)下设置绝热材料(42),所有其它电器组件设置在绝热材料(42)下部或内部预定的空间(41)中。置锅体(29)于底座(30)上,电热盘(37)可通过锅体底部孔板(36)的中央孔(34),取出储热孔板(43),置入煮锅(55),电热盘(37)可与煮锅(55)底部保持接触,不取出孔板(43),孔板(43)上的台阶(44)使电热盘(37)与蓄热孔板(43)保持一空间距离。防止蓄热孔板(43)与电热盘接触,烧坏电热盘。对于对锅体外壳与底部孔板为一体的锅体结构,即锅体外壳(52)底板与蓄热孔板(53)作(几点)栓结的结构,锅体(50)置于底座(54)上时,电热盘(55)与孔板(53)直接接触,通过孔板(53)向煮锅传热。上述两种结构均能保证使用燃料热源时,不致烧坏电器组件。使用电热源时具有电饭煲的功能。取下锅体,底座(30)成为一可控调温型电热炉。饭煲锅体用两种结构结构一锅体外壳(6)下缘、内套(8)下部与孔板(12)连结,孔板(12)作为锅体底板,蓄热孔板(10)置于孔板(12)上,由台阶(11)限定其位置,孔板(10)可在其位置上转动,以调节二孔板通孔的大小。二孔板均为圆形,孔板(10)内有孔(27),孔板(12)内有孔(26)。孔板具有蓄热功能。组合二孔板,调节其相对位置关系,孔和通孔的开度,可调控流经锅体的燃气气流,流量和流动状态,从而改变蓄热孔板(10)与煮锅(4)之间吸热分配比例。结构二,锅体外壳和底部孔板成为一体,取代底部孔板,成为一带底板,底板内有中央孔的锅体外壳(52),内套(51)与外壳(52)底板连结。蓄热孔板(53)或置于外壳(52)底板上,并由底板中央孔限定其位置;或与外壳(52)底板作几点活动栓结,锅体外壳(52)、蓄热孔板(53)、内套(51)成为一体。锅体采用两种保温结构结构一外壳(6)与内套(8)、内壳(7)之间置入一耐高温绝热硬体材料(5)并保留一空气绝热层,内套(8)、内壳(7)与煮锅(4)之间的环空有一空气绝热层。结构二锅体外壳(33)与内套(32)之间置入耐高温绝热材料(31),内套(32)与煮锅(55)之间的环空有一空气绝热层。锅体底部孔板(12),蓄热孔板(10),锅体内套(8)、内壳(7)、煮锅(4)共同构成燃气流经和传热的空间。燃气从锅体底部孔板进入,经蓄热孔板、煮锅从内套与煮锅间的环形空间上部排除。进入锅体的燃气及气流压差可由燃气进、出口之间的高度差,环空间隙、二孔板进行调节。该结构使饭煲达到较高的热效率。锅体底部孔板(12)、(36),储热孔板(43)、(53)采用铁类金属材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它不仅能以电,而且能以天然气、煤、液化气等各种燃料为热源,适应当前我国以燃料热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由于采用了控制燃气气流及特定的保温结构,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和节能效果。饭煲可广泛用于城市、城镇和农村各型家庭,方便了群众生活。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饭煲正视图。图2是饭煲实施例一,正剖视图。图3是饭煲实施例一,蓄热孔板府视图。图4是饭煲实施例二,半剖视图。图5是饭煲实施例二,蓄热孔板府视图图6是饭煲实施例三,半剖视图。图7是饭煲实施例四,局部剖视图。实施例一参照图(1)、(2)、(3)。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情况。饭煲由保温盖(18)、保温锅体(19)和保温底座(20)三部分组成。保温盖具有内盖(3)、外盖(1)双层结构,内外盖之间填充绝热纤维材料(2)。保温锅体有一外壳(6)。外壳内有一耐火绝热材料层(5),耐火绝热材料层(5)内有一内套(8),内套(8)下端与孔板(12)栓结,上端与锅体内壳(7)栓结。绝热材料层(5)与内套(8)锅体内壳(7),内套(8)、锅体内壳(7)与煮锅(4)之间各有一空气绝热层。孔板(12)与锅体外壳(6)下缘作几点栓结,孔板(12)与锅体外壳下缘为点接触,并留一间隙,孔板(12)作为锅体底板,另一孔板(10)置于孔板(12)上、由孔板(12)上台阶(11)限定其位置,孔板(10)内有一中央孔(9),孔板(10)可在其位置上自由转动,由此调节二孔板,二孔板各孔的相对位置关系,二孔板各通孔的形状和开度。孔板(10)可与电热盘(22)互换。保温底座(20)包括一底座外壳(24),上有一面板(25),面板(25)下置入绝热材料(14),面板(25)上有一中央孔(15),该孔(15)可在作电饭煲时置入磁性限温器,面板上有一凸起的环状带,环状带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孔,孔内设置绝缘插座(13),电热盘绝缘插头(23)可插入,凸起环状带是防止煮液流入而设置。绝热材料(14)下有一隔板(17),隔板下空间(16)设置电器组件,电源插座(21)设置在保温底座外壳下。(56)为一泄放孔。作电饭煲使用时,用电热盘(22)取代调节储热孔板(10),置锅体于保温底座(20)上,当置电热盘(22)于锅体底部孔板(12)上的固定位置时,电热盘的二绝缘插头(23)即插入了保温底座内的电源插座(13)。作火饭煲时,用调节储热孔板(10)取代电热盘(22),置该孔板(10)于锅体(19)内底部孔板(12)上,由孔板(12)上台阶(11)限定其位置。转动孔板(10),可调节二孔板通孔的开度,从而调节进入孔板的燃气气流,改变孔板和煮锅间的吸热分配比例。实施例二,参见图(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述结构及工作情况相同之处这里不再重复,下面给出本实施例特有的结构及工作情况。饭煲有保温盖(28)。锅体外壳(33)与内套之间设置一绝热材料层(31),内套(32)、孔板(36)与锅体外壳(33)下缘作几点连结,使之为点接触,并保持一定间隙,以减小热传导。孔板(36)有一中间孔(34),其直径略大于电热盘(37)直径,中央孔周围有若干小孔(35),和一台阶。蓄热孔板(43)置于锅体底部孔板(36)上并由台阶限定其位置。孔板(43)与孔板(36)由台阶(44)使之保持部分接触或保持点接触,孔板(43)上有一中央孔和周围对称分布的孔,并有一台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火两用节能保温饭煲主要由保温盖、保温锅体、电器保温底座、调节畜热孔板、磁性限温器、恒温控制器、可控调温器等电器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保温锅体,电器保温底座分体结构;所有电器组件设置于电器保温底座内,电热件或作为一分离件设置于锅体内的底部孔板上,或设置于电器保温底座内,并采用锅体底部孔板和蓄热孔板对从底部进入锅体的燃气流进行调控。

【技术特征摘要】
CN 1995-8-15 95242007.41.一种电火两用节能保温饭煲主要由保温盖、保温锅体、电器保温底座、调节畜热孔板、磁性限温器、恒温控制器、可控调温器等电器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保温锅体,电器保温底座分体结构;所有电器组件设置于电器保温底座内,电热件或作为一分离件设置于锅体内的底部孔板上,或设置于电器保温底座内;并采用锅体底部孔板和蓄热孔板对从底部进入锅体的燃气流进行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饭煲,其特征是电热件(22)和电器组件分设于保温锅体(19)和电器保温底座(20)内;锅体外壳(6)下缘、内套(8)下部与孔板(12)连结,外壳(6)与内套(8)内壳(7)之间置入一耐高温绝热硬体材料(5),并保留一空气绝热层、内套(8)、内壳(7)内置入煮锅(4)、其间有一空气绝热层;电热盘(22)置于底部孔板(12)上,可方便与蓄热孔板(10)互换,磁性限温器置于电热盘中央孔内,恒温控制器等电器组件设置于底座(20)内,绝热材料(14)内部或下部的空间(16)中;蓄热孔板(10)置于底部孔板(12)上,由台阶限定位置,转动孔板(10)、可调节孔板(10)、(12)之间通孔开度,组合二孔板、调节其相对位置、通孔形状和开度,可调控流经的燃气气流,流量和流动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煲,其特征是电热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杉
申请(专利权)人:吕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