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稳定的耐张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83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持稳定的耐张线夹,包括引流线夹管、固定锚、耐张线夹管和加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加固机构于引流线夹管和耐张线夹管外侧,通过夹板带动螺纹杆垂直移动将线缆进行夹紧固定,并且使用外部的螺母将螺纹杆的位置进行进一步固定,以及两个锥形管将线缆进行进一步夹紧固定,达到了对线缆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提高了耐张线夹对线缆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稳定性的有益效果。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稳定的耐张线夹


[0001]本技术涉及耐张线夹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夹持稳定的耐张线夹。

技术介绍

[0002]耐张线夹是指用于固定导线,以承受导线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耐张线夹用来将导线或避雷线固定在非直线杆塔耐张绝缘子串,起锚作用,亦用来固定拉线杆塔的拉线。
[0003]当耐张线夹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只是通过线夹本身具有的弹性将线缆夹紧,其稳定性较差,仍然容易使得线缆于耐张线夹内部进行滑动而磨损,同时也降低了耐张线夹对线缆的保护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夹持稳定的耐张线夹。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夹持稳定的耐张线夹,该装置包括引流线夹管和固定锚,所述引流线夹管贯穿于耐张线夹管底端面左端,所述加固机构设置于引流线夹管和耐张线夹管外侧,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外壳、螺杆、齿轮、U型卡板、弹簧、连接杆、十字传动杆、固定架、复位弹簧、夹板、螺纹杆、卡位机构和传动块,所述外壳安装于引流线夹管右端面顶部和耐张线夹管底端面左端,所述螺杆穿过外壳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稳定的耐张线夹,包括引流线夹管(1)和固定锚(2),所述引流线夹管(1)贯穿于耐张线夹管(4)底端面左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机构(3),所述加固机构(3)设置于引流线夹管(1)和耐张线夹管(4)外侧,所述加固机构(3)包括外壳(31)、螺杆(32)、齿轮(33)、U型卡板(34)、弹簧(35)、连接杆(36)、十字传动杆(37)、固定架(38)、复位弹簧(39)、夹板(310)、螺纹杆(311)、卡位机构(312)和传动块(313),所述外壳(31)安装于引流线夹管(1)右端面顶部和耐张线夹管(4)底端面左端,所述螺杆(32)穿过外壳(31)底端面后与耐张线夹管(4)底端面转动连接,且螺杆(32)侧表面与传动块(313)底端面右端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配合,所述齿轮(33)内圈紧固于螺杆(32)外侧底部,所述U型卡板(34)通过弹簧(35)相连接于外壳(31)右端面,且U型卡板(34)穿过外壳(31)右端面后贴合于齿轮(33)侧表面,所述连接杆(36)设置于传动块(313)顶端面,且连接杆(36)贯穿于耐张线夹管(4)底端面中部,所述十字传动杆(37)滑动安装于固定架(38)内侧,且十字传动杆(37)贯穿于引流线夹管(1)右端面中部,所述固定架(38)安装于外壳(31)内侧前端面中部,所述复位弹簧(3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十字传动杆(37)内侧右端面和固定架(38)内侧左端面,所述夹板(3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板(310)分别安装于十字传动杆(37)左端面和连接杆(36)顶端面,所述螺纹杆(311)设置于夹板(310)外侧,且螺纹杆(311)贯穿于引流线夹管(1)内侧左端面和耐张线夹管(4)内侧顶端面,所述卡位机构(312)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民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永安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