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71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半成品转运小车,包括车体、承载板、插孔、插杆、置杆板和液压升降系统;插孔内螺纹旋装有套筒,套筒包括筒体、导向槽、竖槽、环形槽和限位槽,所述插杆包括上杆体和下杆体,下杆体下端的插入杆上设有限位杆,筒体上端向下开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底部有竖槽,筒体内周壁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右端有限位槽,插杆的插入杆插入套筒内,限位杆置于限位槽内,限位杆容易插入套筒内,插杆不易被误触拔出损坏磨料磨具,磨料磨具更容易穿插在插杆上,插杆可满足同时转运不同规格磨料磨具的需求,且不易发生晃动,液压升降系统通过X形支架与承载板连接,通过脚踏杆与拉线开关实现磨具磨料的上下移动,大幅度减少了上下装卸时的人力耗费。费。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成品转运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磨具磨料转运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半成品转运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磨料磨具素有工业牙齿的美称,在磨削时常用磨料或磨具作为磨削工具对需加工的零件进行机械加工,而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常用的磨料磨具有切割片和砂轮片、百叶盘、快速更换磨片、磨卷、粘结磨轮等外观呈环状的物体。
[0003]现有的半成品转运小车通常具有车架、承载板、插孔和插杆,不足之处在于人工装载和卸载磨料磨具时需要反复上下手动搬运,耗费人力,插杆不能牢固地插入插孔中,容易发生误触使插杆脱落,对磨料磨具造成破坏,同时插杆的规格比较单一,不同规格的磨料磨具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挤压和磨损,因此现有的半成品转运小车存在磨料磨具上下手动装卸过程,耗费人力,插杆规格单一且不能牢固插入孔中,在运输磨料磨具过程中容易造成磨料磨具破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半成品转运小车使用时,对磨料磨具上下手动装卸过程耗费人力,插杆规格单一且不能牢固插入孔中,在运输磨料磨具过程中容易造成磨料磨具破损的问题,提供一种半成品转运小车。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半成品转运小车,包括车体、液压升降系统、承载板、插孔和插杆,液压升降系统包括拉线开关、油泵和脚踏杆,半成品转运小车,还包括置杆板和限位杆;
[0006]所述车体包括车架、扶手、制动轮和万向轮,所述车架为长方体框架,车架左右两侧内壁设有自前向后延伸的长方形第一滑槽,车架前部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为倒U形圆杆体,扶手下端与车架连接,车架底部前端连接有两制动轮,车架底部后端连接有两万向轮;
[0007]所述车架前侧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置杆板置于车架前侧上表面的凹陷内,所述置杆板为板状体,所述置杆板和承载板的上表面均阵列有插孔,插孔为圆形的盲孔,插孔内螺纹旋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包括筒体、导向槽、竖槽、环形槽和限位槽,筒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体上端向下凹陷有纵截面为V形的内外连通的导向槽,所述竖槽为沿导向槽底部向下凹陷的竖直状、开口向上的槽体,所述环形槽为沿筒体内周壁凹陷的半环状槽体,所述环形槽的左端与竖槽连通,所述环形槽的右端下表面向下凹陷有限位槽;
[0008]所述插杆包括上杆体和下杆体,所述上杆体与下杆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杆体为子弹头形状的杆体,所述下杆体为圆柱体,所述下杆体下端面中部向下凸起有插入杆,所述插入杆为中心轴与下杆体在同一竖直线上的圆柱体,插入杆周壁中部向外沿径向方向设有水平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为圆柱体;
[0009]所述脚踏杆设置在车架前端底部,所述脚踏杆后端与油泵的压油处连接,所述油泵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扶手上部连接有拉线开关,拉线开关经拉线与油泵的泄
油处连接,所述X形支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支腿和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都为两端呈圆弧形的长方形板体,所述两个第一支腿外壁下端铰接有与车架左右侧壁上的第一滑槽相配应的长方体第一滑块,所述两个第二支腿下端与车架左右两侧的后部铰接,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同侧的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中部,同侧的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经第一连杆的端部铰接呈X形,所述两个第一支腿上端与承载板下底面伸出的凸耳铰接,所述承载板为长方形板体,所述承载板下底面左右两侧向上凹陷有长方形第二滑槽,所述两个第二支腿内壁上端铰接有与第二滑槽相配应的长方体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连杆为左右两端与第一支腿内壁下端相连接的水平圆柱体,所述插杆的插入杆插入套筒内,限位杆置于限位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插入杆的直径小于筒体的内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竖槽的口径和环形槽的高度均大于限位杆的直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与限位杆相配应的开口向上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的槽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高度与插入杆的高度相等。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厚度大于插孔的高度与第二滑槽的深度之和。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长度均小于车架前后侧内壁之间的距离。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是半成品转运小车,置杆板上的插孔用于收集存放处于闲置状态的插杆,承载板上的插孔用于将使用状态下的插杆限位在承载板上,插孔内螺纹旋装有套筒,套筒上V形的导向槽可以使插杆上的限位杆更容易插入套筒,环形槽和限位槽可以使插杆不易被误触拔出损坏磨料磨具,同时插杆的上杆体为子弹头形状,使磨料磨具更容易穿插在插杆上,插杆根据不同的磨料磨具尺寸设置有不同规格,可以满足同时转运不同规格磨料磨具的需求,也使得运输途中磨料磨具内壁紧贴插杆周壁,不易发生晃动造成破损,脚踏杆后端与油泵的压油处连接,油泵的活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与X形支架上的第一支腿连接,承载板与X形支架连接,拉线开关经拉线与油泵的泄油处连接,可以通过踩踏脚踏杆与控制拉线开关实现磨料磨具的上下移动,大幅度减少了上下装卸时的人力的耗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承载板和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号为:1为车体,11为车架,111为第一滑槽,12为扶手,13为制动轮,14为万向轮,21为第一滑块,22为第一连杆,23为X形支架,231为第一支腿,232为第二支腿,24为第二连杆,25为油泵,251为拉线开关,26为脚踏杆,27为第二滑块,3为承载板,31为凸耳,32为第二滑槽,4为置杆板,5为插孔,6为插杆,61为上杆体,62为下杆体,63为插入杆,64为限位杆,7为套筒,71为导向槽,72为竖槽,73为环形槽,74为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图6所示,半成品转运小车,包括车体1、液压升降系统、承载板3、插孔和插杆6,液压升降系统包括拉线开关251、油泵25和脚踏杆2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杆板4和限位杆64;
[0027]所述车体1包括车架11、扶手12、制动轮13和万向轮14,所述车架11为长方体框架,车架11左右两侧内壁设有自前向后延伸的长方形第一滑槽111,车架11前部连接有扶手12,所述扶手12为倒U形圆杆体,扶手12下端与车架11连接,车架11底部前端连接有两制动轮13,车架11底部后端连接有两万向轮14;
[0028]所述车架11前侧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置杆板4置于车架11前侧上表面的凹陷内,所述置杆板4为板状体,所述置杆板4和承载板3的上表面均阵列有插孔5,插孔5为圆形的盲孔,插孔内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半成品转运小车,包括车体(1)、液压升降系统、承载板(3)、插孔和插杆(6),液压升降系统包括拉线开关(251)、油泵(25)和脚踏杆(2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杆板(4)和限位杆(64);所述车体(1)包括车架(11)、扶手(12)、制动轮(13)和万向轮(14),所述车架(11)为长方体框架,车架(11)左右两侧内壁设有自前向后延伸的长方形第一滑槽(111),车架(11)前部连接有扶手(12),所述扶手(12)为倒U形圆杆体,扶手(12)下端与车架(11)连接,车架(11)底部前端连接有两制动轮(13),车架(11)底部后端连接有两万向轮(14);所述车架(11)前侧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置杆板(4)置于车架(11)前侧上表面的凹陷内,所述置杆板(4)为板状体,所述置杆板(4)和承载板(3)的上表面均阵列有插孔(5),插孔(5)为圆形的盲孔,插孔内螺纹旋装有套筒(7),所述套筒(7)包括筒体、导向槽(71)、竖槽(72)、环形槽(73)和限位槽(74),筒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体上端向下凹陷有纵截面为V形的内外连通的导向槽(71),所述竖槽(72)为沿导向槽(71)底部向下凹陷的竖直状、开口向上的槽体,所述环形槽(73)为沿筒体内周壁凹陷的半环状槽体,所述环形槽(73)的左端与竖槽(72)连通,所述环形槽(73)的右端下表面向下凹陷有限位槽(74);所述插杆(6)包括上杆体(61)和下杆体(62),所述上杆体(61)与下杆体(6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杆体(61)为子弹头形状的杆体,所述下杆体(62)为圆柱体,所述下杆体(62)下端面中部向下凸起有插入杆(63),所述插入杆(63)为中心轴与下杆体(62)在同一竖直线上的圆柱体,插入杆(63)周壁中部向外沿径向方向设有水平限位杆(64),所述限位杆(64)为圆柱体;所述脚踏杆(26)设置在车架(11)前端底部,所述脚踏杆(26)后端与油泵(25)的压油处连接,所述油泵(25)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杆(24)连接,所述扶手(12)上部连接有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阳闫松军王继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东方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