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62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吸附效率高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内的电气组件,所述机箱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气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第一初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所述第一初效过滤网和所述高效过滤网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二氧化碳吸附层,所述机箱的上端设置有入风口,所述机箱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配合设置有风机,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风机和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气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的
,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心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对生活环境力求舒适安逸。
[0003]为了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需要一种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改善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吸附效率高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内的电气组件,所述机箱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气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第一初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所述第一初效过滤网和所述高效过滤网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二氧化碳吸附层,所述机箱的上端设置有入风口,所述机箱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配合设置有风机,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风机和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气组件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的数量为三层,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包括吸收剂盒,所述吸收剂盒的上下端面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吸收剂盒上设置有若干剂二氧化碳吸收剂。
[0007]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与所述高效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二初效过滤网。
[0008]进一步,所述入风口位于所述机箱的前侧板上,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机箱的左右侧板上,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为网孔板。
[0009]进一步,所述机箱的前侧板活动设置,所述前侧板的右侧铰接在所述机箱上,所述前侧板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机箱相配合的侧板锁。
[0010]进一步,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以太网接口,所述以外网接口与所述电气组件及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上端均设置有扶手位。
[0012]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所述第一初效过滤网、所述第二初效过滤网和所述高效过滤网均采用嵌设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机箱内并与所述前侧板相配合。
[0013]进一步,所述电气组件包括电源、EMI滤波器、加热器、温控器以及集成电路板。
[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初效过滤网与所述高效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机箱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机箱内部作为风道使用,机箱内由上至下设置第一初效过滤网、二氧化碳吸附层和高效过滤网,在机箱上端设置有电气组件和控制面板,出风口出设置有风机,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风机的工作将外部空气从入风口吸入,空气经过第一初效过滤网、二氧化碳吸附层和高
效过滤网被过滤净化然后将处理过后的空气从出风口排出,实现空气的二氧化碳吸附及过滤,另外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感应,从而与控制面板及电气组件配合实现自动工作,实现智能化。由上述可见,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采用了第一初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再通过二氧化碳吸附层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附,吸附效率高,并且通过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实现智能化工作,还可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控制,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去除所述左侧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所述电气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机箱1和设置在机箱1内的电气组件2,所述机箱1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气组件2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3,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第一初效过滤网4和高效过滤网5,所述第一初效过滤网4和所述高效过滤网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二氧化碳吸附层6,所述机箱1的上端设置有入风口7,所述机箱1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8,所述出风口8处配合设置有风机9,所述机箱1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0,所述风机9和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0均与所述电气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空腔作为风道,所述入风口7和所述出风口8均与所述空腔连通由此实现空气的流通;所述电气组件2和所述控制面板3用于控制所述风机9的开关,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0用于检测外界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将信息反馈至控制面板3及电气组件2,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开始吸附工作;所述第一初效过滤网4用于对空气进行第一道过滤,其过滤孔采用波纹网状设计,可过滤直径5微米以上的大颗粒粉尘,容尘量大,可滤除头发、宠物毛发等较大的污染颗粒;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用于对空气的二氧化碳进行吸附,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述高效过滤网5滤芯采用H13级别的材质,具有极低的空气阻力、更均匀的纤维分布,PM2.5处理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工作时,开启电源21后,自动进入手动模式中,手动模式下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3选择吸收和净化两种模式,点击启动后,所述风机9开始工作;切换到自动模式后只能进行吸收模式,通过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0感知外界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所述电气组件2和所述控制面板3配合适时控制所述风机9的启停,当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值高于设定值时,开始二氧化碳吸收工作,当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值低于设定值,停止二氧化碳的吸收工作。由上述可见,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采用了所述第一初效过滤网4和所述高效过滤网5对空气进行过滤,再通过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附,吸附效率高,并且通过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0实现智能化工作,还可通过所述控制面板3进行控制,使用方便。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的数量为三层,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包括吸收剂盒61,所述吸收剂盒61的上下端面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吸收剂盒61上设置有
若干剂二氧化碳吸收剂62。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的数量为三层,因此在吸附工作时具有较高的吸附效果;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包括吸收剂盒61,所述吸收剂盒61上开设多个用于通气的透气孔,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剂设置在所述透气孔内,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剂用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剂采用2.5

5mm直径的半圆柱体设计,在同等体积下,有效吸收表面积提升百分之六十;所述吸收剂盒61采用W型设置,保证高接触面积和低阻力。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与所述高效过滤网5之间设置有第二初效过滤网11。通过所述第二初效过滤网11,能够对于空气再一次进行初效过滤,从而获得更好的过滤效果。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风口7位于所述机箱1的前侧板12上,所述出风口8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机箱1的左右侧板14上,所述入风口7和所述出风口8均为网孔板。所述入风口7位于前侧板12的上端,从而由前端进行空气吸入,两个所述出风口8从左右两侧进行出气,从而避免处理过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它包括机箱(1)和设置在机箱(1)内的电气组件(2),所述机箱(1)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气组件(2)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第一初效过滤网(4)和高效过滤网(5),所述第一初效过滤网(4)和所述高效过滤网(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二氧化碳吸附层(6),所述机箱(1)的上端设置有入风口(7),所述机箱(1)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8),所述出风口(8)处配合设置有风机(9),所述机箱(1)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0),所述风机(9)和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0)均与所述电气组件(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的数量为三层,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包括吸收剂盒(61),所述吸收剂盒(61)的上下端面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吸收剂盒(61)上设置有若干剂二氧化碳吸收剂(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6)与所述高效过滤网(5)之间设置有第二初效过滤网(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7)位于所述机箱(1)的前侧板(12)上,所述出风口(8)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机箱(1)的左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之灿郭思荣钱顺陈明荟肖子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