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动力电池热失控冲击防护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效动力电池热失控冲击防护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问题主要分为3个层次,即“演变”、“触发”和“扩展”。“演变”是指动力电池安全性事故发生之前,故障可能经历了长期的演化过程。“触发”是“演变”过程的转折点,也可以是突发情况破坏了动力电池系统,并导致安全性事故。一般在进入触发阶段之后,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的能量将会在瞬间集中释放,此过程不可逆且不可控,也称之为热失控(thermal run away)。热失控后的电池发生剧烈升温,温度可高达1000℃,并可以观察到冒烟、起火与爆炸等现象。热失控“触发”发生后,应防止热失控“扩展”的发生。例如,25A
·
h三元锂离子电池(具有约0.1kW
·
h的电能)热失控时释放出的能量约为630kJ,相当于0.15kg TNT当量。对于一个具有60kW
·
h的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系统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动力电池热失控冲击防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温高压可燃气体产生的瞬间冲击进行缓冲并分散冲击方向后,进行第一次抵挡,使所述高温高压可燃气体不会冲破箱体;b)对持续燃烧的火焰在上述瞬间冲击的方向上依次进行第一次隔热和第二次隔热,同时在火焰侧方进行热隔离;c)对残余气体产生的冲击进行第二次抵挡,实现高效动力电池热失控冲击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缓冲采用缓冲泡棉;所述缓冲泡棉的厚度为1mm~3mm,压缩率≥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分散冲击方向的方式具体为:在第一次抵挡面四周设置向电池模组方向倾斜的翻边,并在所述第一次抵挡面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3mm~5mm间隙,使高温高压可燃气体能够向电池包四周疏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采用软云母纸片;所述软云母纸片的厚度为0.5mm~1mm,长度为20mm~40mm,倾斜角度为5
°
~1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第一次抵挡采用高强度云母板;所述高强度云母板的厚度为0.5mm~1mm,弯曲强度为160MPa-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森,朱晓琼,朱正礼,黎英,裘聪,卞悦,王人杰,胡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