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骨架及使用该车身骨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39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骨架及使用该车身骨架的车辆。车身骨架包括:边纵梁;侧围立柱,上端与边纵梁相连;顶横梁,与侧围立柱设于同一竖直面内,端部与边纵梁相连;加强连接件,设于边纵梁、侧围立柱、顶横梁的连接处,且与边纵梁、侧围立柱及顶横梁均固定相连;加强连接件包括槽型板,槽型板、顶横梁以及边纵梁和/或侧围立柱合围形成封闭的空腔。边纵梁、顶横梁和侧围立柱的相交处形成了空间立体结构。加强连接件同时与顶横梁、边纵梁和侧围立柱相连,顶横梁受到的载荷可以通过加强连接件疏导分散至边纵梁和侧围立柱处,增大接触面积并起到降低局部应力、提升刚度的作用。相比单薄的板体而言,空间立体结构的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变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骨架及使用该车身骨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骨架及使用该车身骨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客车结构形式大多为骨架型材焊接结构,大顶骨架及侧围骨架通常采用型材对接焊的方式连接。大顶骨架包括顶横梁,顶横梁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曲延伸;侧围骨架包括上下延伸的侧围立柱,骨架还包括前后延伸的边纵梁,顶横梁的端部、侧围立柱的上端以及边纵梁对焊拼装在一起。
[0003]一般地,顶横梁、侧围立柱以及底部的底横梁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在竖直平面内形成闭环,来提高车身骨架的强度。但是,现有技术中,顶横梁、侧围立柱以及边纵梁之间没有过渡,仅通过对焊的方式进行相连,连接处焊接长度较短,焊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连接处普遍存在连接强度薄弱、结构刚度差的情况,容易在此处形成高应力区并产生低频噪声。在侧翻或者正面碰撞时顶横梁受到左右、前后方向上的剪切力时可能在该连接处发生断裂,从而造成大顶脱落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骨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骨架连接强度低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车身骨架的车辆,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车身骨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骨架,包括:
[0006]边纵梁,前后延伸;
[0007]侧围立柱,上下延伸,上端与边纵梁相连;
[0008]顶横梁,左右延伸,与侧围立柱设于同一竖直面内,端部与边纵梁相连;
[0009]车身骨架还包括:
[0010]加强连接件,设于边纵梁、侧围立柱、顶横梁的连接处,且与边纵梁、侧围立柱及顶横梁均固定相连;
[0011]加强连接件包括槽型板,槽型板、顶横梁以及边纵梁和/或侧围立柱合围形成封闭的空腔。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槽型板、顶横梁以及边纵梁和/或侧围立柱合围形成封闭的空腔,从而在边纵梁、顶横梁和侧围立柱的相交处形成了空间立体结构。加强连接件同时与顶横梁、边纵梁和侧围立柱相连,顶横梁受到的载荷可以通过加强连接件疏导分散至边纵梁和侧围立柱处,不会集中到三者焊接连接处,增大接触面积并起到降低局部应力、提升刚度的作用。避免应力集中于焊接连接处,从而导致该处易发生断裂。相比单薄的板体而言,空间立体结构的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变形,对边纵梁、顶横梁、侧围立柱连接处的加强效率更好。
[0013]进一步地,形成所述槽型板的各分板一体弯折成型。
[0014]本方案的效果在于,采用一体弯折成型的方式来成型槽型板,结构强度更高。
[0015]进一步地,所述槽型板为自上而下截面渐变的变截面结构。
[0016]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加强连接件的变截面结构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将振动及应力由顶横梁的端部平稳分散至边纵梁与侧围立柱处,应力及振动逐步减小,起平稳过渡的作用,相比等截面的结构而言,其效果更好。
[0017]进一步地,槽型板包括:
[0018]侧板,左右延伸,设有两个且分置于顶横梁前后两侧,侧板上端设于顶横梁的前后方向侧面上,下端背向顶横梁延伸并设于边纵梁上,侧板与顶横梁、边纵梁形成朝向车内的内口和背向车内的外口;
[0019]竖向连接板,封闭两侧板的内口,竖向连接板前后侧固设于对应侧板上,上端固设于顶横梁上,下端固设于边纵梁上;
[0020]封口板,与竖向连接板并行布置,封闭所述外口,两封口板形成供顶横梁放入的槽口。
[0021]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在顶横梁的两侧均有侧板,槽型板与顶横梁、边纵梁一起在顶横梁的前后两侧均形成内腔,对连接强度、刚度的加强效果更好。而且,槽型板布置在边纵梁的顶面上,不会占据边纵梁的朝向车内的内部空间,为风道行李架的布置留出空间。
[0022]进一步地,竖向连接板上对应于顶横梁的位置设有塞焊孔。
[0023]本方案的效果在于,设置塞焊孔后,能够提高竖向连接板与顶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4]进一步地,所述侧围立柱贯穿边纵梁,侧围立柱上端端面与所述边纵梁的顶面平齐,所述侧围立柱的上端端面连接于所述竖向连接板的底面上。
[0025]本方案的效果在于,侧围立柱上端连于竖向连接板上,通过槽型板就可以同时连接侧围立柱、顶横梁和边纵梁,结构更加简单。而且,侧围立柱贯穿边纵梁,一方面,侧围立柱上端的两侧面均与边纵梁的端面进行焊接固定,增大焊缝的长度,提高焊接质量;另一方面,当车身受到前后方向载荷时,力流可以沿边纵梁直接传递至侧围立柱上,由切应力变为压应力,受力环境得到改善。
[0026]进一步地,所述边纵梁和侧围立柱中的其中一个为与顶横梁的端面直接相连的端面连接件;
[0027]所述槽型板的上部扣装于所述顶横梁的朝向车内的内侧上,下部扣装于所述端面连接件上部的朝向车内的内侧上;
[0028]所述加强连接件还包括连接片,连接片设于槽型板下端,连接片连接边纵梁和顶横梁。
[0029]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加强连接件由槽型板和连接片构成,而并不是全部均是槽型板,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给边纵梁的朝向车内的一侧留出空间,来安装风道行李架。
[0030]进一步地,槽型板为变截面结构,所述顶横梁的端部向下弯曲延伸;
[0031]槽型板包括:
[0032]侧板,设有两个,两侧板前后间隔排布,所述侧板左右延伸,所述侧板的左右方向的一侧与顶横梁相连且该侧顺着顶横梁的朝向车内的内侧延伸布置;
[0033]竖向连接板,上下延伸,连接两侧板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竖向连接板的下端固设于端面连接件上;
[0034]顶板,连接两侧板以及竖向连接板的上端。
[0035]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加强连接件的变截面结构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将振动及应力由顶横梁的端部平稳分散至边纵梁与侧围立柱处,应力及振动逐步减小,起平稳过渡的作用,相比等截面的结构而言,其效果更好。
[0036]进一步地,加强连接件还包括:
[0037]搭接板,设于槽型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横梁固定相连。
[0038]本方案的效果在于,设置搭接板后,能够提高槽型板与顶横梁的连接强度。
[0039]本专利技术车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包括车身骨架及设于车身骨架的蒙皮,车身骨架包括:
[0040]边纵梁,前后延伸;
[0041]侧围立柱,上下延伸,上端与边纵梁相连;
[0042]顶横梁,左右延伸,与侧围立柱设于同一竖直面内,端部与边纵梁相连;
[0043]车身骨架还包括:
[0044]加强连接件,设于边纵梁、侧围立柱、顶横梁的连接处,且与边纵梁、侧围立柱及顶横梁均固定相连;
[0045]加强连接件包括槽型板,槽型板、顶横梁以及边纵梁和/或侧围立柱合围形成封闭的空腔。
[004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槽型板、顶横梁以及边纵梁和/或侧围立柱合围形成封闭的空腔,从而在边纵梁、顶横梁和侧围立柱的相交处形成了空间立体结构。加强连接件同时与顶横梁、边纵梁和侧围立柱相连,顶横梁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骨架,包括:边纵梁,前后延伸;侧围立柱,上下延伸,上端与边纵梁相连;顶横梁,左右延伸,与侧围立柱设于同一竖直面内,端部与边纵梁相连;其特征在于:车身骨架还包括:加强连接件,设于边纵梁、侧围立柱、顶横梁的连接处,且与边纵梁、侧围立柱及顶横梁均固定相连;加强连接件包括槽型板,槽型板、顶横梁以及边纵梁和/或侧围立柱合围形成封闭的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槽型板的各分板一体弯折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板为自上而下截面渐变的变截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槽型板包括:侧板,左右延伸,设有两个且分置于顶横梁前后两侧,侧板上端设于顶横梁的前后方向侧面上,下端背向顶横梁延伸并设于边纵梁上,侧板与顶横梁、边纵梁形成朝向车内的内口和背向车内的外口;竖向连接板,封闭两侧板的内口,竖向连接板前后侧固设于对应侧板上,上端固设于顶横梁上,下端固设于边纵梁上;封口板,与竖向连接板并行布置,封闭所述外口,两封口板形成供顶横梁放入的槽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竖向连接板上对应于顶横梁的位置设有塞焊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太徐传厚郝长松鲁超李腾斐张亚坤李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