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触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提供一种继电器触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陶瓷密封继电器中都不带有辅助触点。而带有辅助触点的继电器大部分采用干簧管做辅助触点,这种干簧管辅助触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使干簧管闭合,进而实现继电器产品的监控。但这种干簧管辅助触点无法实现与主触点同步运动,特别是当主触点卡滞或粘连时,而干簧管却因受线圈磁场的影响仍然能正常开断,因而,现有的干簧管辅助触点不能很好的反映出主触点的实际工作状态,反馈信号的准确度较差。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触头结构,一方面,其中的辅助触点组件可很好的反映出主触点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具有非常高的反馈信号准确性;另一方面,其辅助触点组件的引出形式连接可靠,装配效率高。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触头结构,包括主静触头、主动触片和触头弹簧,所述主静触头与所述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触头结构,包括主静触头(10)、主动触片(11)和触头弹簧(12),所述主静触头(10)与所述主动触片(11)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触头弹簧(12)安装于推杆(2)上侧上、并能够对所述主动触片(11)提供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且所述主动触片(11)还能够在所述推杆(2)及所述触头弹簧(12)的协同带动下与所述主静触头(10)相吸合连通或者断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辅助静触头(13)和辅助动触片(14),所述辅助静触头(13)定位布置于所述主静触头(10)的旁边,所述辅助动触片(14)连接于所述推杆(2)上侧上、并同时位于所述辅助静触头(13)的下方,且所述辅助动触片(14)能够在所述推杆(2)的带动下与所述辅助静触头(13)相吸合连通或者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头(13)为两个,两个所述辅助静触头(13)均为竖向放置的圆柱体结构、并还呈间隔并排排布;所述辅助动触片(14)具有一为弯曲的长条片状的基体(140)、以及两个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基体(140)长度方向两端上的触点(141),所述基体(140)连接于所述推杆(2)上侧上,两个所述触点(14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辅助静触头(13)的下方,并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辅助静触头(13)相吸合连通或者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具有下连接座(150)、中连接件(151)和上连接座(152),所述下连接座(150)定位套接于所述推杆(2)的上侧外,所述中连接件(151)为倒U形结构,该倒U形结构罩设于所述主动触片(11)的中部外、并同时与所述下连接座(150)定位连接,所述上连接座(152)定位设置于所述中连接件(151)的顶壁外表面上,且所述基体(140)的中部埋设于所述上连接座(15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接件(151)的底侧与所述下连接座(150)可拆卸定位连接;所述上连接座(152)放置于所述中连接件(151)的顶壁外表面上,且同时所述上连接座(152)还与所述中连接件(151)的顶壁可拆卸定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接件(151)具有两个侧立壁(1510)和一横跨且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立壁(1510)顶边上的顶壁(1511),两个所述侧立壁(1510)的底侧上对称设有两个插孔(1512),所述顶壁(1511)的相对两侧上分别成型有一挂板(1513);所述下连接座(150)具有下座主体(1500)和两个分别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陈建华,何德桃,顾春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