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引气量的双层壁涡轮导向叶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
,具体是一种小引气量的双层壁涡轮导向叶片。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轮机为了提高性能和功率,不断提高发动机循环参数,涡轮叶片金属材料耐温能力增长无法满足发动机循环参数提高,涡轮叶片热防护需求日益增加。涡轮叶片最常用的热防护方式是对叶片进行冷却,通常采用将叶片内部挖空,并根据不同位置需求,在叶片内腔布置不同冷却结构,达到降低叶片金属温度,提高涡轮叶片寿命的要求。
[0003]现有涡轮导向叶片冷却主要包括冲击、蛇形对流、气膜、扰流柱等冷却形式,并根据涡轮导向叶片结构和环境影响,多采用多种冷却结构复合冷却设计。对于高循环参数涡轮导向器,通常采用冲击+气膜对叶片前缘冷却,叶片中弦区域采用冲击+凸台冷却结构,尾缘区域采用扰流柱冷却形式。目前,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经在大、中、小航空发动机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进一步提高,该冷却形式通过优化内腔冷却结构强化换热降低叶片金属温度有限,只能被动采用全气膜冷却降低叶片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引气量的双层壁涡轮导向叶片,包括叶片前缘(1)、中弦叶盆(2)、叶背中弦(3)和叶片尾缘(4),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前缘(1)为双层隔板冲击加气膜冷却,所述中弦叶盆(2)和叶背中弦(3)为双层壁冲击加气膜冷却,所述叶片尾缘(4)为径向扰流柱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引气量的双层壁涡轮导向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前缘(1)设有沿着叶片长度方向的第一冷却气腔(101)、第二冷却气腔(102)、第一冲击腔(103)和第二冲击腔(105),所述第一冷却气腔(101)与第一冲击腔(103)之间设有带冲击孔隔板(5),所述第一冲击腔(103)与第二冷却气腔(102)之间设有带冲击孔隔板(5),所述第二冷却气腔(102)与第二冲击腔(105)之间设有无冲击孔隔板(6),所述第一冷却气腔(101)、第二冷却气腔(102)、第一冲击腔(103)和第二冲击腔(105)均开设有沿着叶片长度方向均布的气膜孔(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引气量的双层壁涡轮导向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前缘(1)内的两处带冲击孔隔板(5)的冲击孔的轴向延长线相较于第一冲击腔(103)的外壁面形成前缘冲击(1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引气量的双层壁涡轮导向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弦叶盆(2)依次设有第三冲击腔(202)、第三冷却气腔(201)和第四冲击腔(203),所述第三冲击腔(202)与第三冷却气腔(201)之间设有无冲击孔隔板(6),所述第三冷却气腔(201)与第四冲击腔(203)之间设有带冲击孔隔板(5),所述第四冲击腔(203)与第一冷却气腔(101)设有无冲击孔隔板(6),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彬,曾飞,蒋康河,张鑫,赵兰芳,熊清勇,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