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键盘乐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12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大钢琴,包括:布置在键床(51)上的多个琴键、与所述琴键互锁的多个动作单元(62)、以及在琴键被操纵时响应音锤的动作进行发音工作的发音器(20)。为细长形状的一对滑动部分(22)平行排列并固定到电路单元的外周上。一对导引部分(23)相对于钢琴主体(50)平行布置,并松动地与滑动部分接合。当电路单元沿规定方向相对于主体移动时,电路单元自动被停止,并借助于固定结构(51a、51b、70、72、73)固定在规定位置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键盘乐器、如电子大钢琴的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经研制了诸如电子大钢琴的各种电子钢琴,通过利用模拟声学大钢琴的动作单元的动作单元来模拟在声学大钢琴上实现的真实的触键(例如,真实的触键感觉或知觉),这种电子钢琴的例子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9-179545号(其要求日本专利申请平7-280744号的优先权,并且它对应于美国专利第6054641号)中公开,并在Yamaha公司2001年出版的名称为“GDP-2XG电子大钢琴手册”的文章中提及。在上述电子大钢琴中,动作单元的调节是限定音质的重要因素,其中,动作单元布置成给用户(或演奏者)提供真实的触键感觉,以电子方式产生真实声音。尤其是,电子大钢琴的典型例子包括各种传感器,用来探测琴键和音锤的操作,以便基于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合成并产生音乐音调信号。合成音乐音调信号自然需要电子电路和器件,诸如音源电路(或发音器)的控制电路、放大器和扬声器(或多个扬声器)。在传统的电子大钢琴中,上述电子电路和器件独立地置于主体(即,乐器的外壳或壳体)内,并且通过在它们之间相互布线而连接到一起。在组装电子电路和器件完成之前,电子大钢琴的主体应基本上完成组装(或在制造中)。出于这个原因,对于检查者来说,在生产过程中检查功率变换器、音源电路和其他单个元件的工作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检查电子电路组件的整体工作是很困难的。为了将相对重的器件(例如功率变换器)安装到大钢琴的下侧内,工人要通过将这些器件(用手)支撑在规定位置处来对其进行组装。这就使电子大钢琴生产中的可操作性恶化。即,对于将机械和电子部件组装到一起的单个工人来说存在各种风险,从而,为了安全地将它们组装到一起,需要多个工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键盘乐器,如电子大钢琴的结构,该结构使得在键盘乐器生产过程中检查结合到键盘乐器内的电子电路和器件的整体工作成为可能,由此可以在生产键盘乐器过程中实现高度可操作性。本专利技术的键盘乐器(例如电子大钢琴)基本上包括主体(或键盘壳体或外壳)、多个布置在键床上的琴键、多个响应于被操纵的琴键而被驱动的动作单元、以及用于响应动作单元的操作执行发音工作的发音器(例如,利用扬声器实现发音功能的电子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一对滑动部分彼此平行并沿规定方向伸长地布置在发音器的周边部分上;而一对导引部分相应地平行布置在键盘乐器主体的规定位置处,以允许滑动部分松动地与其接合,其中,导引部分借助于金属配件(fitting),如外螺纹螺钉和内螺纹,固定到键床的下表面上。从而,发音器可以沿规定方向自由移动,使得其滑动部分沿着导引部分滑动,其中,该发音器停止在规定位置处,在该规定位置处,滑动部分的后端相对于键盘乐器主体的键床在位置上得到校准(regulated)。在上面,每个导引部分成形为具有曲轴状横截面,从而它包括两个平板,这两个平板平行排列,并且两个平行平板中的一个通过另外的平板来连接,其中,平行平板中的一个固定到主体上,以便滑动部分松动地接合在平行平板中的另一个与键盘乐器的主体(即键床)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总之,发音器独立于键盘乐器的主体设置,其中,发音器和主体组装到一起,发音器的滑动部分与借助于金属配件等固定到主体上的导引部分松动地接合。由此,使得检查者(或工人)可以在完成键盘乐器主体的生产之前容易地检查发音器的整体工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方面和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加以详细描述,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子大钢琴的结构的局部为横剖面的侧视图;图2A是示出在电子大钢琴内安装的电路单元的内部构造的局部为横剖面的平面图;图2B是其中电路单元固定到电子大钢琴主体的键床上的前视图;图3A是放大结合到图2B所示的区域A中的主要部分的局部为横剖面的放大视图;图3B是示出电路单元的滑动部分的后端与附连到电子大钢琴主体的键床上的外螺纹螺钉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视图;图4A是示出附连到电子大钢琴的主体上的电路单元的局部为横剖面的侧视图;以及图4B是完全附连到电子大钢琴的主体上的电路单元的局部为横剖面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照附图通过例子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将参照图1和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子大钢琴的总体结构。在图1中,附图标记50指代电子大钢琴的主体(或键盘外壳),在该主体内,多个琴键52布置于键床51上,其中,每个琴键52由平衡销56可枢转地支撑,而平板状形状的琴键闸板(key shutter)55附连到琴键52前部的下表面上,并从该下表面向下突出。附图标记54指代琴键传感器单元,在该单元中,发光二极管(LED)和用于接收从LED发出的光的光电二极管相对于随着琴键52被压下而向下移动的琴键闸板55分别布置在规定位置处。从而,可以借助于琴键传感器单元54探测琴键下压深度(即,在下压时,琴键52的前部向下移动的距离)。附图标记62指代动作单元,该动作单元布置在琴键52的后部上方,琴键52相对于平衡销56枢转运动,其中,动作单元62包括音锤62b和其他部件,这些部件在琴键52被操纵时得以驱动。具有平板状形状的音锤闸板(hammer shutter)62a附连到音锤62b的轴上,并从该轴向上突出。附图标记61指代音锤传感器单元,在该单元中,LED和用于接收从LED发出的光的光电二极管在音锤62b被驱动而向上移动时相对于音锤闸板62a布置在规定位置处。从而,可以借助于音锤传感器单元61探测音锤62b的速度。四个支撑腿8分别固定到对应于主体50的键床51的四个角的规定位置处,并从键床的四个角向下伸出。大致具有方柱状形状的电路单元(或电子电路单元)20布置在键床51的中心区域或后部区域之下。用于输入和输出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单元24布置在电路单元20的右侧上。另外,两个支撑元件16固定到电路单元20的规定位置处,这两个支撑元件从该位置向下伸出。具有三个踏板(都由相同的附图标记12指代)的踏板单元10固定在与两个支撑元件16的下端相关联的下端位置处。如图2A所示,一对滑动部分22在电路单元20的左侧和右侧上形成在上部位置处,每个滑动部分22为细长的长方体形状,并且各自从电路单元20的前部到后部直线形伸长。可以使外螺纹螺钉插入其中的总共四个通孔22a分别穿透滑动部分22的前端和中心而形成。另外,在滑动部分22的后端上分别形成切去部分22b,外螺纹螺钉与该切去部分22b形成接触而实现阻挡。附图标记23指代导引部分,该导引部分布置成在其间从滑动部分22的左侧和右侧托持滑动部分22。接着,将参照图3A描述由图2B中的虚线所包围的选定部分A的细节。附图标记74指代细长平板状形状的跨接板(bridge board),该跨接板固定到键床51的下表面上,并且在键床51的每一侧从前到后伸长。支撑腿8的上端经由跨接板74固定到键床51上。另外,在键床51的下表面上规定位置处形成内螺纹51a并开口,其中,这些内螺纹51a相对于通孔22a和切去部分22b其间等距离布置。由此,导引部分23各自成形,使得彼此平行布置的两个平板的相应的单侧经由另外的一平板连接,其中,两个平板中的一个匹配跨接板74。内螺纹51b形成在规定位置处,用于将导引部分23固定到键床51上,由此,外螺纹螺钉72经由导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结构,该键盘乐器包括一个主体(50)、布置在键床(51)上的多个键(52)、与所述多个键互锁的多个动作单元(62)、以及用来响应音锤的动作进行发音工作的发音器(20),所述用于键盘乐器的结构包括:一对滑动部分(22 ),每个滑动部分为细长形状,它们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固定到发音器的外周边上;一对导引部分(23),这对导引部分相对于主体平行地布置,由此滑动部分松动地与导引部分接合,从而允许发音器在被导引部分导引的同时沿规定方向移动;以及固 定结构(51a、51b、70、72、73),该固定结构用于在发音器与主体完全接合时自动阻止发音器的运动,使该发音器固定在规定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3-4 057133/031.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结构,该键盘乐器包括一个主体(50)、布置在键床(51)上的多个键(52)、与所述多个键互锁的多个动作单元(62)、以及用来响应音锤的动作进行发音工作的发音器(20),所述用于键盘乐器的结构包括一对滑动部分(22),每个滑动部分为细长形状,它们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固定到发音器的外周边上;一对导引部分(23),这对导引部分相对于主体平行地布置,由此滑动部分松动地与导引部分接合,从而允许发音器在被导引部分导引的同时沿规定方向移动;以及固定结构(51a、51b、70、72、73),该固定结构用于在发音器与主体完全接合时自动阻止发音器的运动,使该发音器固定在规定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键盘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重明杉山伸郎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