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土壤胶体形貌特征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化学领域,特别是一种检测土壤胶体形貌特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胶体的分散和絮凝过程复杂,导致土壤活性组分分布的微域中的颗粒表面性质和结构各异,类似不同的“微反应器”,从而控制着土壤中金属和养分元素的分布、形态转化及最终归趋。以往由于微观技术手段的限制,对微尺度下土壤胶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认知还不够详细和全面。
[0003]鉴于此,有必要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表征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在具有环境意义的微纳米空间尺度上对上述特殊微域中的土壤胶体絮凝过程进行探究,以深入认识非均相土壤系统中的多组分土壤胶体相互作用过程,为进一步明确土壤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生物有效性机制提供依据。AFM作为具有原子级分辨率的仪器,并且具有对待测样品前处理要求较低,保持样品原貌,分辨率高和可检测样品范围广等优点,在土壤科学特别是土壤胶体和土壤生物等微观土壤学领域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土壤胶体形貌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土壤胶体的制备和提取:包括分离和提纯待检测土壤中的胡敏酸胶体;S2、分离提取土壤黏土矿物胶体:将待检测土壤经过去有机质和去氧化物处理后,采用常规的超声分散后静水沉降法,根据Stokes定律从中提取粒径<200nm的黏土颗粒,将黏土颗粒分别稀释为颗粒密度为4.3g/L、0.43g/L、0.043g/L的黏土矿物胶体悬液,分别将黏土矿物胶体悬液在震荡仪上震荡10h,再静置30min,再分别将矿物胶体悬液上部的悬液滴加到云母片上,无尘环境下风干得到矿物胶体;然后根据选取的单位检测区域范围内颗粒所呈现的状态,选取颗粒分布均匀,且以单层存在不堆叠的颗粒密度即颗粒密度为0.43g/L作为测定其形貌和尺寸的条件;S3、在颗粒密度为0.43g/L的条件下分别选择不同的浓度梯度的金属氯盐溶液,控制温度在298K,pH为7,对矿物胶体进行凝聚实验,并收集矿物凝聚体悬液,分别将矿物凝聚体悬液滴到云母片上,令其在无尘的环境下风干;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采用接触模式在气/固界面上观测矿物胶体单粒和矿物凝聚体的颗粒在横向和纵向截面两个维度上的大小和形貌;S4、按照质量比5:100取胡敏酸胶体和矿物胶体混合,分别选择不同的浓度梯度的金属氯盐溶液,控制温度在298K,pH为7,颗粒密度为0.43g/L条件下进行凝聚实验,并收集凝聚体悬液,分别将凝聚体悬液滴到云母片上,令其在无尘的环境下风干得到胡敏酸胶体和矿物胶体复合凝聚体;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在气/固界面上观测胡敏酸胶体和矿物胶体复合凝聚体的形貌特征。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丹,徐英德,李嵩,寇琪,左研,任凯璐,张昀,张广才,安婷婷,吴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