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2-溴-9-苯基-9H-芴-9-基)吡啶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091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

(2


‑9‑
苯基

9H


‑9‑
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3

(2


‑9‑
苯基

9H


‑9‑
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专利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0003]有机场致发光(EL)元件用于固体发光型廉价大面积全彩显示元件一直备受关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高、发光视角宽、色彩对比度趋近无限高、响应速度快、超薄柔性高、可折叠等优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平板显示技术”。有机EL元件由一对对置电机及夹持发光层构成,在电极间施加电场时,从阴极测注入电子,从阳极测注入空穴,电子在发光层与空复合形成激子,激子由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出光子。早期的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压高,发光效率低,耐久性差。现在的研发主要关注在增加材料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提高器件的寿命。专利WO2018038401A1提出芴的骨架作为有机EL元件用材料,特别是空穴传输材料具有高电荷迁移率,可以实现有机EL元件进一步低电压化,延长元件寿命。
>[0004]近些年的OLED相关专利技术里报道了大量含有芴类结构的发光材料,例如2



9,9'

二甲基芴,2



9,9'

二苯基芴等已经被开发出来,而含有芳香杂环取代的芴类衍生物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绿色、技术上可行和操作上简捷的3

(2


‑9‑
苯基

9H


‑9‑
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

(2


‑9‑
苯基

9H


‑9‑
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二氯甲烷、二氯亚砜、2


‑5‑
溴苯甲酸和催化量的N,N

二甲基甲酰胺,加热至40度,反应5

6小时后停止加热,蒸掉二氯甲烷,加入苯和三氯化铝,加热至80度,反应5

6小时,滴加水进行淬灭反应,用碳酸钠溶液调pH至5

6,搅拌分液,将有机相蒸干溶剂,干燥后得到浅黄色固体5


‑2‑
碘苯基二苯甲酮;
[0008]b.将所得5


‑2‑
碘苯基二苯甲酮溶于甲苯,乙醇,加入苯硼酸,碳酸钾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8度,反应3

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冷却室温后进行分液,进行有机相干燥,得到5



(2

联苯)基二苯甲酮;
[0009]c.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四氢呋喃,3

溴吡啶,降温至

78度,滴加正丁基锂正己烷溶液,搅拌0.5小时,加入5



(2

联苯)基二苯甲酮,在

78度保温反应5小时,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反应完成后进行分液,有机相蒸干得(4


‑2‑
[1,1
’‑
联苯]基)苯基甲醇;
[0010]d.将所得(4


‑2‑
[1,1
’‑
联苯]基)苯基甲醇溶于醋酸,加入浓盐酸,加热至100度,反应2

3小时,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后过滤,得类白色固体,用乙醇打浆,得白色固体3

(2


‑9‑
苯基

9H


‑9‑
基)吡啶。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a中2


‑5‑
溴苯甲酸,二氯亚砜和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1
‑‑
1.4:1
‑‑
1.25,N,N

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为2


‑5‑
溴苯甲酸的0.5%
‑‑
2%。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b中5


‑2‑
碘苯基二苯甲酮与苯硼酸、碳酸钾、四三苯基膦钯的摩尔比为1:1
‑‑
1.1:1.2
‑‑
1.5:0.002
‑‑
0.01。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c中3

溴吡啶与正丁基锂、5



(2

联苯)基二苯甲酮的摩尔比为1:1
‑‑
1.3:0.8
‑‑
1。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d中(4


‑2‑
[1,1
’‑
联苯]基)苯基甲醇与浓盐酸的质量比为1:0.05
‑‑
0.2。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相对于同领域生产方式其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合成收率高,适合工业化进行3

(2


‑9‑
苯基

9H


‑9‑
基)吡啶的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应过程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3

(2


‑9‑
苯基

9H


‑9‑...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

(2


‑9‑
苯基

9H


‑9‑
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二氯甲烷、二氯亚砜、2


‑5‑
溴苯甲酸和催化量的N,N

二甲基甲酰胺,加热至40度,反应5

6小时后停止加热,蒸掉二氯甲烷,加入苯和三氯化铝,加热至80度,反应5

6小时,滴加水进行淬灭反应,用碳酸钠溶液调pH至5

6,搅拌分液,将有机相蒸干溶剂,干燥后得到浅黄色固体5


‑2‑
碘苯基二苯甲酮;b.将所得5


‑2‑
碘苯基二苯甲酮溶于甲苯,乙醇,加入苯硼酸,碳酸钾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8度,反应3

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冷却室温后进行分液,进行有机相干燥,得到5



(2

联苯)基二苯甲酮;c.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四氢呋喃,3

溴吡啶,降温至

78度,滴加正丁基锂正己烷溶液,搅拌0.5小时,加入5



(2

联苯)基二苯甲酮,在

78度保温反应5小时,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反应完成后进行分液,有机相蒸干得(4


‑2‑
[1,1
’‑
联苯]基)苯基甲醇;d.将所得(4


‑2‑
[1,1
’‑
联苯]基)苯基甲醇溶于醋酸,加入浓盐酸,加热至100度,反应2

3小时,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后过滤,得类白色固体,用乙醇打浆,得白色固体3

(2


‑9‑
苯基

9H


‑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珍华易炜邵昌尧高然司洪福周法政王魁闫浩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安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