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4085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A组分包括,高活性聚醚多元醇0~100%,交联剂0~100%,扩链剂0~40%,增塑剂0~50%,催化剂0~5%;按质量百分比计,B组分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0~100%,增塑剂0~50%;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0.1~1: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具有低放热,力学性能优良。力学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骨折固定夹板是骨科治疗中常用的辅助设备,目前,临床上会使用石膏和夹板对骨伤病人进行治疗。传统石膏和夹板固定方式透气性差,硬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会因闷热而出现瘙痒、摩擦疼痛、皮炎等问题,而且因硬度高致使皮肤受到挤压,造成皮肤坏死、长久炎症等问题,患者感受不好。另外,骨折发生时首先的反应是骨折处肿胀厉害,在痊愈过程中逐渐消肿,高硬度的石膏板或夹板没有调节功能,只能更换新的敷料,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0003]除传统石膏固定方式以外,临床上还采用高分子夹板对患处进行固定治疗,常用的有涂有水性单组分聚氨酯材料的绷带,使用过程中需要浸水、拧干、塑型、敷于患者定型,其特点是质轻、硬度高、无弹性等特点,使用较为繁琐,透气性差,患者体感差、闷热、搔痒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具有低放热,力学性能优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07]按质量百分比计,A组分包括,高活性聚醚多元醇0~100%,交联剂0~100%,扩链剂0~40%,增塑剂0~50%,催化剂0~5%;
[0008]按质量百分比计,B组分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0~100%,增塑剂0~50%;
[0009]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0.1~1:3。
[0010]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和聚环氧丁烷多元醇中的一种。
[0011]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大分子交联剂和小分子交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2]优选地,所述大分子交联剂为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优选为MN500、MN700 和MN1000中的一种。
[0013]优选地,所述小分子交联剂为多官能度小分子多元醇,优选为四羟丙基乙二胺、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和四羟丙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0014]优选地,所述扩链剂为小分子二元醇,优选为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和二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或金属盐类催化剂。
[0016]优选地,A组分和B组分中的增塑剂包括环己烷1,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柠檬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葵二酸二辛酯、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2,2,4
‑ꢀ
三甲基

1,3

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上述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A组分的制备
[0019]将计量的A组份分别加入分散机中,搅拌得到粘稠液体,干燥,搅拌后备用;
[0020]B组分的制备
[0021]将计量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和干燥后的增塑剂加入到分散机中,搅拌形成粘稠液体备用;
[0022]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的制备
[0023]将上述制备的A组分和B组分分别包装在铝箔袋中备用;
[0024]将B组份倒入A组份的铝箔袋中,摇晃混匀后挤入配套的硅胶袋中,既得;
[0025]优选地,所述硅胶袋的内腔中覆有内袋,使其具有防炸裂功能。
[002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
[002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具有低放热,力学性能优良。
[0029]2.可以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应用于骨科治疗中常用的辅助设备,例如:高分子夹板,由于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具有弹性、柔软的硅胶面与机体亲肤性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具有多种形状的空腔,能够减低患者的闷热、搔痒、透气性差的问题,有弹性可适当调整紧松增加患者舒适度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31]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32]按质量百分比计,A组分包括,高活性聚醚多元醇0~100%,交联剂0~100%,扩链剂0~40%,增塑剂0~50%,催化剂0~5%;
[0033]按质量百分比计,B组分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0~100%,增塑剂0~50%;
[0034]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0.1~1:3。
[0035]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一种有机聚合物,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丁烷(BO)等在催化剂作用下经开环反应制得。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和聚环氧丁烷多元醇中的一种。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交联剂包括大分子交联剂和小分子交联剂中的至少一种,由于小分子交联剂造成产品硬且脆,大分子交联剂制得的产品具有一定的韧性,故本专利技术中的下面的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同时加入大分子交联剂和小分子交联剂。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大分子交联剂为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优选为MN500、 MN700和MN1000中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小分子交联剂为多官能度小分子多元醇,优选为四羟丙基乙二胺、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和四羟丙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扩链剂为小分子二元醇,优选为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和二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41]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或金属盐类催化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A组分和B组分中的增塑剂包括环己烷1,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柠檬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葵二酸二辛酯、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 2,2,4

三甲基

1,3

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4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A组分包括,高活性聚醚多元醇0~100%,交联剂0~100%,扩链剂0~40%,增塑剂0~50%,催化剂0~5%;按质量百分比计,B组分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0~100%,增塑剂0~50%;A组份与B组份的质量比为1:0.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和聚环氧丁烷多元醇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包括大分子交联剂和小分子交联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交联剂为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优选为MN500、MN700和MN1000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交联剂为多官能度小分子多元醇,优选为四羟丙基乙二胺、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和四羟丙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小分子二元醇,优选为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和二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亚斌白云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