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51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包括:透明聚酰亚胺基膜和附着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的导电层;其中,透明聚酰亚胺基膜是由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原位聚合并亚胺化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附着力好,银纳米线不易脱落,且透明性较好。且透明性较好。且透明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膜
,尤其涉及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柔性电子器件应用市场逐步扩张,如硅基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可穿戴的电子器件等。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因其高透光度和电导率一直是透明导电膜的主要材料。但ITO固有的易脆使其不适合应用到柔性基底上。此外,金属铟价格昂贵,毒性大于铅且在地球上的储量较低等问题,需要研发一种新的材料且性能与ITO相似甚至更佳。纳米银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透光度,可以替代ITO。但是银纳米线和基膜之间的附着力较差,容易脱落,影响导电性;且银纳米线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会导致导电薄膜的透明性和导电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本专利技术附着力好,银纳米线不易脱落,且透明性较好。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包括:透明聚酰亚胺基膜和附着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的导电层;其中,透明聚酰亚胺基膜是由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原位聚合并亚胺化得到。
[0005]优选地,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0.99

0.995:1。
[0006]不限定上述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的结构,能得到透明聚酰亚胺即可。
[0007]优选地,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用量为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总重的0.5

0.7%。r/>[0008]上述原位聚合的反应溶剂可以为N

甲基吡咯烷酮等。
[0009]优选地,导电层是由导电墨水涂覆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干燥获得;其中,导电墨水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银纳米线0.15

0.25份、分散剂增稠助剂0.2

0.3份、胶黏剂2.5

3.5份、水100份。
[0010]优选地,胶黏剂为水溶性环氧树脂。
[0011]优选地,分散剂增稠助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氟碳表面活性剂。
[0012]优选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氟碳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8

9:1

2。
[0013]优选地,干燥为热压干燥,干燥温度为140

160℃,干燥时间为30

40min。
[0014]上述水均为去离子水。
[0015]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选用适量的二胺单体、二酐单体、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原位聚合并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在保持聚酰亚胺薄膜机械性能和透明性的同时,引入适量的活性氨基,涂覆导电墨水后,氨基可与银纳米线表面的离子螯合,提高银纳米线在薄膜表面的附着力,另外选用水溶性环氧树脂作为胶黏剂,环氧基团可以和薄膜中的活性氨基反应形成
网络,固定银纳米线,从而大幅提高导电墨水的附着力,避免银纳米线脱落,降低方阻,保持良好的导电性;选用热压干燥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电墨水的附着力,并能降低方阻。
[0017]2.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氟碳表面活性剂相互配合,使得导电墨水中银纳米线均匀分布,并且在干燥过程中避免银纳米线团聚,从而提高导电薄膜的导电均匀性能;另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氟碳表面活性剂相互配合还可以提高导电墨水对基膜的润湿性能,进一步提高导电墨水的粘附性能;此外氟碳表面活性剂不导电,选择合适的添加量,可以在提高粘附性和分散均匀性的同时,使得本专利技术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3和对比例1的导电膜弯折500次方阻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包括:透明聚酰亚胺基膜和附着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的导电层;
[0022]其中,在透明聚酰亚胺基膜的制备过程中,将0.1137g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加入60mlN

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分散30min后,加入0.0297mol2,2'

双(三氟甲基)

4,4'

二氨基联苯混匀,通入氮气,然后分3次加入1,2,4,5

环己烷四羧酸二酐(共0.03mol),于50℃反应8h,脱泡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将聚酰胺酸溶液涂覆于基板表面,分别于110℃、160℃、220℃、270℃、300℃保温0.5h,冷却至室温得到透明聚酰亚胺基膜;
[0023]上述导电层是由导电墨水涂覆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于140℃热压干燥40min获得;其中,导电墨水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银纳米线0.15g、聚乙烯吡咯烷酮0.16g、氟碳表面活性剂SM

FC

1000.04g、水溶性环氧树脂2.5g、水100g。
[0024]实施例2
[0025]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包括:透明聚酰亚胺基膜和附着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的导电层;
[0026]其中,在透明聚酰亚胺基膜的制备过程中,将0.0814g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加入60mlN

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分散30min后,加入0.02985mol2,2'

双(三氟甲基)

4,4'

二氨基联苯混匀,通入氮气,然后分3次加入1,2,4,5

环己烷四羧酸二酐(共0.03mol),于50℃反应8h,脱泡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将聚酰胺酸溶液涂覆于基板表面,分别于110℃、160℃、220℃、270℃、300℃保温0.5h,冷却至室温得到透明聚酰亚胺基膜;
[0027]上述导电层是由导电墨水涂覆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于160℃热压干燥30min获得;其中,导电墨水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银纳米线0.25g、聚乙烯吡咯烷酮0.27g、氟碳表面活性剂SM

FC

100 0.03g、水溶性环氧树脂3.5g、水100g。
[0028]实施例3
[0029]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包括:透明聚酰亚胺基膜和附着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的导电层;
[0030]其中,在透明聚酰亚胺基膜的制备过程中,将0.0976g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加入60mlN

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分散30min后,加入0.02978mol2,2'

双(三氟甲基)

4,4'

二氨基联苯混匀,通入氮气,然后分3次加入1,2,4,5

环己烷四羧酸二酐(共0.03mol),于50℃反应8h,脱泡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将聚酰胺酸溶液涂覆于基板表面,分别于110℃、160℃、220℃、270℃、300℃保温0.5h,冷却至室温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聚酰亚胺基膜和附着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的导电层;其中,透明聚酰亚胺基膜是由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原位聚合并亚胺化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其特征在于,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0.99

0.99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八氨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用量为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总重的0.5

0.7%。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透明聚酰亚胺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导电层是由导电墨水涂覆在聚酰亚胺基膜表面,干燥获得;其中,导电墨水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银纳米线0.15

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惠东徐哲邵成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