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及其明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049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的明挖施工方法,包括:1)完成围护结构施工,采用明挖法施工,边开挖边架设三道内支撑;2)在基坑底施工混凝土垫层及防水层,完成底层板施工,拆除最下面一道内支撑;3)完成第一侧墙预制件及中板预制件施工;4)现浇第一侧墙现浇层,拆除中间一道内支撑;5)完成第一侧墙预制件及平顶层板预制件施工;6)完成第二侧墙现浇层及平顶层板现浇层施工;第一侧墙预制件和第二侧墙预制件均采用三角斜支撑结构;7)拆除最上面一道内支撑。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角斜支撑结构分别对中板预制件和平顶层板预制件进行支撑,实现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建筑视觉无柱大空间效果,基坑埋深增加较少,且无拱脚外扩推力,提高结构稳定性。提高结构稳定性。提高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及其明挖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及其明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明挖法施工有内支撑基坑的地下结构采用的是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设计过程复杂,工作量大;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多工种的劳动力,施工作业环境差,施工工序复杂,施工速度慢,受各种天气、气候的影响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废弃的建筑垃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管控参差不齐,完成施工后往往因各方面原因导致混凝土结构外观或者内在经常出现各种质量缺陷,后期修复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
[0003]随着科技的进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工作由机器替代人力,高技术代替劳动密集型、自动控制装备代替人工控制。在建筑工程领域所需要的各种构件(梁、板、柱、墙)将会逐渐在工厂批量化生产,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完成。
[0004]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地下结构也陆续出现了部分装配式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完成两个围护结构施工后,施工冠梁,采用明挖法施工,在两个围护结构之间边开挖边架设三道内支撑,开挖到基坑底;2)在基坑底先施工混凝土垫层,再在混凝土垫层上施工防水层,然后完成底层板的施工,拆除最下面的一道内支撑;3)在底层板两侧靠近围护结构吊装施工第一侧墙预制件,第一侧墙预制件的底部与底层板固定,顶部与围护结构进行固定,在两个第一侧墙预制件之间施工中板预制件,使中板预制件两端分别支撑于两个第一侧墙预制件上;4)利用第一侧墙预制件、围护结构作为侧模板,在第一侧墙预制件与围护结构之间以及第一侧墙预制件与底层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侧墙现浇层,同时在中板预制件与第一侧墙预制件之间完成湿节点浇筑;然后拆除中间的一道内支撑;5)在第一侧墙预制件的上方按照步骤3)的过程施工第二侧墙预制件和平顶层板预制件;6)在第二侧墙预制件与围护结构之间以及第二侧墙预制件与第一侧墙预制件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侧墙现浇层,并在第二侧墙预制件和平顶层板预制件连接形成的上表面浇筑平顶层板现浇层;其中,第一侧墙预制件和第二侧墙预制件均采用三角斜支撑结构;7)拆除最上面的一道内支撑,完成管线回填,覆土回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预制件和第二侧墙预制件的三角斜支撑结构包括竖直段、水平段和斜支撑段,所述竖直段的顶部与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支撑段的一端连接,斜支撑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段连接;所述水平段与斜支撑段的连接端部设有台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预制件和第二侧墙预制件的三角斜支撑结构为一体预制成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斜支撑结构的竖直段、水平段和斜支撑段为分体预制,且步骤3)中第一侧墙预制件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先吊装竖直段,竖直段的底部与底层板固定,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林汪国良徐彦泽邢琼胡正波许俊超王华兵周兵李坤张波刘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