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用安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42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01
气体用安全阀具备:壳体,具有与流入通路和流出通路相连的阀口以及以包围阀口的形式形成于流入通路的锥形状的阀座;阀体,具有锥形状的阀头部,能在使阀头部嵌入地落座于阀座而封闭阀口的闭位置和从阀座最远离的全冲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对阀体施力以位于闭位置的施力构件;阀体具有在阀头部的外周面于周方向全周形成的密封槽内外嵌地设置,且在闭位置落座于阀座而密封阀座和阀头部之间的密封构件。座于阀座而密封阀座和阀头部之间的密封构件。座于阀座而密封阀座和阀头部之间的密封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用安全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在流路中流动的气体的压力保持在预定规定压力以下的气体用安全阀(relief valve)。

技术介绍

[0002]流路中设有气体用安全阀,以防止其内流动的气体的压力超过规定预定值以上,作为一个例子例如比如举个例子,已知的就有诸如专利文献1这样的安全阀。专利文献1的安全阀在阀体的尖端部、即阀头处有阀座构件,通过将该阀座构件按压在凸形状的阀座上使其落座,从而关闭阀口。
[000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1352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安全阀中,由合成橡胶制成的阀座构件硫化粘接于由金属制成的阀体上。又,阀座的形状为使开阀压力恒定而形成为复杂形状,阀座加工困难。因此,安全阀的制造成本的降低是有限的。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气体用安全阀。
[0006]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用安全阀,具备:壳体,该壳体具有与流入通路和流出通路连接的阀口和以与所述阀口连接的形式在流入通路中形成的锥形状的阀座;阀体,该阀体具有锥形状的阀头部,能在使所述阀头部嵌入地落座于所述阀座而封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从所述阀座最远离的全冲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对所述阀体施力以位于闭位置的施力构件;所述阀体具有:在所述阀头部的外周面于周方向全周设置的密封槽;和外嵌地设于该密封槽且在闭位置落座于所述阀座而密封所述阀座和所述阀头部之间的密封构件。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落座于密封构件形成为锥形状的阀座且封闭阀口,因而能使阀座为锥形状。因此,无需对阀座实施复杂的加工,能降低气体用安全阀的制造成本。又,密封构件外嵌于密封槽,故而密封构件的安装容易。由此,能降低气体用安全阀的制造成本。
[0008]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阀座具有形成为锥形状,以互不相同的锥角形成的近位部分和远位部分,所述远位部分在所述阀体位于闭位置时为使所述阀头部落座而位于比所述近位部分远离所述阀口的位置,所述近位部分形成为其锥角与所述远位部分相比为钝角。
[0009]根据上述结构,能减小切换升程量(lift amount)。由此,能缩短开阀时密封构件暴露于较大的压力差下的时间,能进一步抑制密封构件变形而损伤或密封构件从密封槽脱离。
[0010]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近位部分的锥角以随着靠近所述阀口而变大的形式连续变化。
[0011]根据上述结构,能减小切换升程量。由此,能缩短开阀时密封构件暴露于较大压力差下的时间,能进一步抑制密封构件变形而损伤或密封构件从密封槽脱离。
[0012]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流入通路上形成有节流部。根据上述结构,能降低刚开阀后向节流部的下游侧流入的气体的压力。因此,能降低刚开阀后作用于密封构件的压力差,能抑制密封构件变形而损伤或密封构件从密封槽脱离。
[0013]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密封构件嵌合地配置于所述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形成为次级侧的侧面的截面为凹的曲面形状。
[0014]根据上述结构,能在密封构件被按于次级侧时将密封构件压入曲面形状的部分,因而能抑制密封构件脱落。又,通过使密封槽为这样的形状,以此能抑制活动主阀体而打开阀口时所必需的压力、即开阀压的偏差。
[0015]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降低制造成本。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参照所附的说明书附图,通过以下的优选的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形态的气体用安全阀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气体用安全阀打开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气体用安全阀的全冲程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放大地示出图1所示的区域X1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放大地示出图2所示的区域X2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放大地示出图3所示的区域X3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放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气体用安全阀的一部分的剖视图,(a)为闭阀状态的气体用安全阀的放大剖视图,(b)为开阀状态的气体用安全阀的剖视图;图8是放大地示出根据第三及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安全阀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a)为根据第三实施形态的气体用安全阀的剖视图,(b)为根据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安全阀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形态的气体用安全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五实施形态的气体用安全阀1、1A~1D。另,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方向概念仅出于说明上的方便而使用,并非将专利技术的结构朝向等限定于该方向。又,以下说明的气体用安全阀1、1A~1D只不过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实施形态,可在不脱离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追加、删除、变更。
[0019]<第一实施形态>高压气体储罐内储存高压气体,例如30~100MPa的气体,为向其内填充或排出高压气体而设有各种功能的阀。作为这样的阀的一个例如有将从储罐排出的高压气体减压为
1Mpa左右的减压阀,作为其安全装置有图1所示的气体用安全阀1。气体用安全阀1例如安装于高压气体储罐的阀块(未图示),或与阀块独立设置,流路(未图示)内流动的工作气体的压力为规定压力以上时,安全阀打开工作气体能向外部放出。具有这样功能的气体用安全阀1如下构成。
[0020]即,气体用安全阀1具备壳体2、阀体3和线圈弹簧4,壳体2主要具有壳体主体11和盖体12。又,壳体主体11上形成有大致为有底圆柱形状的阀室21,其开口部分内插入盖体12被封闭。此外,壳体主体11上形成有流入通路23及流出通路24。流入通路23沿阀室21的轴线L1延伸,其一端与前述的流路相连,另一端于阀室21的底面21a经由阀口22向阀室21开口。又,流出通路24的一端在阀室21的周面上开口,另一端与外部相连。另,流出通路24无需必须在阀室21的周面上开口,形成于盖体12亦可。这样的两个通路23、24通过阀口22相互连接,能将流路内流动的工作气体向外部排出。另一方面,阀室21内为封闭阀口22阻止工作气体排出而容纳有阀体3和线圈弹簧4。
[0021]阀体3为大致有底圆筒状的构件,沿轴线L1能移动且从盖体12离开地容纳于阀室21内。更详细地说明,阀体3具有内孔3a,其开口端与盖体12相向地容纳于阀室21内。又,盖体12在与阀体3抵抗的部分具有凹部12a。内孔3a与该凹部12a一起形成弹簧容纳室13,该弹簧容纳室13内容纳有线圈弹簧4。
[0022]作为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线圈弹簧4是所谓的压缩线圈弹簧,其一端由盖体12承受,且另一端由阀体3的底面3b承受。因而,阀体3通过线圈弹簧4向朝向阀口22的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闭位置施力以从盖体12离开。另,线圈弹簧4可取而代之采用板簧、弹性体、磁性弹簧、空气弹簧及根据静电力的按压机构等。像这样向线圈弹簧4施力的阀体3在开口端的相反侧、即梢端侧部分具有阀头部3c。阀头部3c形成为锥形状,更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气体用安全阀,具备:壳体,该壳体具有与流入通路和流出通路连接的阀口和以与所述阀口连接的形式在流入通路中形成的锥形状的阀座;阀体,该阀体具有锥形状的阀头部,能在使所述阀头部嵌入地落座于所述阀座而封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从所述阀座最远离的全冲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对所述阀体施力以位于闭位置的施力构件;所述阀体具有:在所述阀头部的外周面于周方向全周设置的密封槽;和外嵌地设于该密封槽且在闭位置落座于所述阀座而密封所述阀座和所述阀头部之间的密封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用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具有形成为锥形状,以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典生铃木丰吉田胜白泽利隆佐佐木伸行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