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033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0:53
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修整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在土壤上方铺设5-10t/亩的营养土,得到改良土壤:在20℃-25℃环境下,将撕碎的苔藓种植于含有一定水量的营养土上并压实,在苔藓周围撒一层薄土,直至形成苔藓结皮层;将苔藓移植到改良土壤后,在苔藓表面铺设秸秆,并浇水直至秸秆浸透;苔藓移植1-3个月之间,在预设环境下将根系发达的牧草植物种子抛撒于表面,并对牧草植物进行水肥管理;牧草植物第一季枯落后,开挖种植穴,移栽1年生经济果树并对所述经济果树进行水肥管理。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增加了苔藓和牧草以及市场效益高的经济果树进行治理,实现石漠化地区的快速治理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治理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治理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地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使喀斯特崎岖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出现了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生产潜力减弱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又在不断加深,这又进一步造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云贵川高原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仅广西全区石漠化土地就达3568万亩,全区90%以上的贫困人口都分布在这些地区,可见石漠化现象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0003]目前我国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技术采用整地、种草和植树造林等方法进行治理,但所需时间较长,进展缓慢,不利于治理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增加了苔藓和牧草以及市场效益高的经济果树进行治理,实现石漠化地区的快速治理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修整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在土壤上方铺设5-10t/亩的营养土,得到改良土壤:在20℃-25℃环境下,将撕碎的苔藓种植于含有一定水量的营养土上并压实,在苔藓周围撒一层薄土,直至形成苔藓结皮层;将苔藓移植到所述改良土壤后,在苔藓表面铺设秸秆,并浇水直至秸秆浸透;苔藓移植1-3个月之间,在预设环境下将根系发达的牧草植物种子抛撒于表面,并对牧草植物进行水肥管理;牧草植物第一季枯落后,开挖种植穴,移栽1年生经济果树并对经济果树进行水肥管理。
[0008]进一步的,修整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包括:炸碎石漠化地区的巨石,在铺平的碎石上方铺设厚度超过20cm的土层。
[0009]进一步的,苔藓种植的营养土的含水量为40%-80%。
[0010]进一步的,秸秆的厚度为5-10cm。
[0011]进一步的,在土壤上方铺设5-10t/亩的营养土,营养土的成分包括:40-50份腐殖土、10-30份有机肥、10-30份煤矸石、2-10份聚丙烯酰胺、20-25份甘蔗梢碎末、5-10份柑橘皮和5-10份放线菌肥。
[0012]进一步的,牧草植物为黑麦草、皇竹草、甜象草、巨菌草、墨西哥玉米草、苏丹草、高丹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3]进一步的,牧草植物的种子在种植前需先在0.2-2g/L的KH2PO4溶液中浸泡12-24h,
再在100-5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30-60min。
[0014]进一步的,牧草植物的水肥管理包括:种植时施加10kg/亩的氮磷钾肥料,并一次灌水2-3t/亩,待所述牧草植物到达快速生长期时追施10kg/亩的尿素。
[0015]进一步的,经济果树为桑树、罗汉果、黄龙果、柑橘、金花茶、核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6]进一步的,核桃的移栽间距为10m
×
10m;桑树、罗汉果、黄龙果、柑橘、金花茶的移栽间距为5m
×
5m。
[0017]进一步的,经济果树的水肥管理包括:移栽时每个种植穴中施加2kg-3kg营养土并压实,浇水,每年追肥修枝。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增加了苔藓和牧草治理。苔藓成长迅速,能够快速稳固表层土壤、保持水土,为牧草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水分和养分;而牧草植物根系强大,牧草的进一步生长,培肥育土,为1年生经济果树又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当地农户的收入。且苔藓和牧草的结合也加快了保水培土的时间。
[0021]同时利用市场效益高的经济果树,可达到产业效益、生态效益和农民受益的多赢效果,实现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0022]解决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改良发生石漠化的土壤,同时也增加石漠化地区生物多样性,为石漠化地区的科学有效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同时提高了石漠化地区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S1:修整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在土壤上方铺设5-10t/亩的营养土,得到改良土壤。
[0028]具体地,修整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包括:炸碎石漠化地区的巨石,在铺平的碎石上方铺设厚度超过20cm的该石漠化地区的土壤,铺设土壤的过程对表面凹坑进行平整。
[0029]可选的,在土壤上方铺设5-10t/亩的营养土,该营养土的成分包括:40-50份腐殖土、10-30份有机肥、10-30份煤矸石、2-10份聚丙烯酰胺、20-25份甘蔗梢碎末、5-10份柑橘皮和5-10份放线菌肥。
[0030]步骤S2:在20℃-25℃环境下,将撕碎的苔藓种植于含有一定水量的营养土上并压实,在苔藓周围撒一层薄土,直至形成苔藓结皮层。
[0031]具体地,在每年春季2月到3月期间,将野外采集的苔藓剪成碎片,并在20℃-25℃的环境下,将苔藓种植于营养土上,该营养土需保持40%-80%的含水率。
[0032]步骤S3:将苔藓移植到改良土壤后,在苔藓表面铺设秸秆,并浇水直至秸秆浸透。
[0033]可选的,在苔藓表面铺设的秸秆的厚度为5-10cm。
[0034]步骤S4:苔藓移植1-3个月之间,在预设环境下将根系发达的牧草植物种子抛撒于秸秆表面,并对牧草植物进行水肥管理。
[0035]具体地,在执行该步骤S4之前,还需要将牧草植物的种子先在0.2-2g/L的KH2PO4溶液中浸泡12-24h,再在100-5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30-60min。磷酸二氢钾和赤霉素有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的作用,还有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茎秆伸长、叶片扩展等作用,因此可以避免牧草种子萌发速度较慢,同时也能防止牧草种子在萌发期受不利因素的影响。
[0036]可选的,苔藓移植1-3个月期间,选择雨水蒸发量较少的天气,将牧草植物种子抛撒于秸秆上。同时还需要对牧草植物进行水肥管理,包括在抛洒牧草植物种子的同时抛洒10kg/亩的氮磷钾肥料,并用小型旋耕机旋耕秸秆和表层土,最后浇足一定量的水,即一次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修整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在所述土壤上方铺设5-10t/亩的营养土,得到改良土壤:在20℃-25℃环境下,将撕碎的苔藓种植于含有一定水量的营养土上并压实,在所述苔藓周围撒一层薄土,直至形成苔藓结皮层;将所述苔藓移植到所述改良土壤后,在所述苔藓表面铺设秸秆,并浇水直至所述秸秆浸透;所述苔藓移植1-3个月之间,在预设环境下将根系发达的牧草植物种子抛撒于表面,并对所述牧草植物进行水肥管理;所述牧草植物第一季枯落后,开挖种植穴,移栽1年生经济果树并对所述经济果树进行水肥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整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包括:炸碎所述石漠化地区的巨石,在铺平的碎石上方铺设厚度超过20cm的土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种植的营养土的含水量为40%-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的厚度为5-1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土壤上方铺设5-10t/亩的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的成分包括:40-50份腐殖土、10-30份有机肥、10-30份煤矸石、2-10份聚丙烯酰胺、20-25份甘蔗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雪婷刘玉莎廖长君陈婷婷杨燕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