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027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0:48
本申请公开了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有助于在对图像的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进行优化的同时,使得优化后的图像能够更客观,且提高了鲁棒性。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终端,第一摄像头的倍率不小于第二摄像头的倍率,方法包括:当第一摄像头在当前拍摄环境中的ISO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第一摄像头针对当前拍摄环境中的第一场景采集第一图像;通过第二摄像头针对第一场景采集第二图像;根据第二图像优化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第二图像的图像风格优于第一图像,第三图像的图像风格优于第一图像。图像风格包括颜色、对比度和动态范围中的至少一种。种。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拍照时,对图像颜色的优化一直是研究和商用的热点。目前,通常基于单帧图像进行颜色的优化,即基于所拍摄的图像本身的特征对该图像的颜色进行优化。该方法缺乏对客观环境信息的采集,故很难保证客观和可控鲁棒,即最终效果容易“偏题失真”,从而导致用户体现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有助于在对图像的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进行优化的同时,使得优化后的图像能够更客观,且提高了鲁棒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的倍率不小于第二摄像头的倍率,该方法包括:当第一摄像头在当前拍摄环境中的感光度ISO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第一摄像头针对当前拍摄环境中的第一场景采集第一图像;通过第二摄像头针对第一场景采集第二图像;根据第二图像优化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其中,当第二图像的颜色优于第一图像的颜色时,第三图像的颜色优于第一图像的颜色(条件1);或者,当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高于第一图像的对比度时,第三图像的对比度高于第一图像的对比度(条件2);或者,当第二图像的动态范围大于第一图像的动态范围时,第三图像的动态范围大于第一图像的动态范围(条件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条件1、条件2和条件3中的至少两种可以同时满足。
[0006]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利用基于同一场景中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优于第一图像的第二图像,优化第一图像。由于考虑了客观环境信息的采集,因此,相比现有技术中,使用单帧图像优化颜色的技术方案,有助于使得优化的的图像能够更客观的表示真实场景,并且,提高了鲁棒性。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图像的颜色优于第一图像的颜色,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条件:第二图像的色度大于第一图像的色度;第二图像的亮度大于第一图像的亮度。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图像的图像内容与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相同),具体可以体现为第三图像的纹理信息与第一图像的纹理信息相同(或者近似相同)。这样,有助于在实现对第一图像的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优化的同时,保证了纹理信息不变或者变化不大,从而有助于使得图像的纹理更接近于真实场景中的纹理,进而提高了图像的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摄像头的感光性能大于第一摄像头的感光性能。这有助于使得第二图像的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中的至少一种优于第一图像。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摄像头的光圈大于第一摄像头的光圈。这有助于使得
第二图像的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中的至少一种优于第一图像。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时的曝光时长大于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时的曝光时长。这有助于使得第二图像的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中的至少一种优于第一图像。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摄像头采集第二图像时所使用的ISO大于第一摄像头采集第一图像时所使用的ISO。这有助于使得第二图像的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中的至少一种优于第一图像。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摄像头的倍率范围包括[0.5,1),第一摄像头的倍率范围包括[1,20]。例如,第二摄像头是广角摄像头,第一摄像头是1X摄像头、3X摄像头或10X摄像头等。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摄像头的倍率是1,第一摄像头的倍率范围包括(1,20]。例如,第二摄像头是1X摄像头,第一摄像头是3X摄像头或10X摄像头等。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摄像头针对第一场景采集N帧图像,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N帧图像以及第一图像进行多帧降噪(或多帧融合),得到第四图像。其中,第四图像的图像内容与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相同。该情况下,根据第二图像优化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第二图像优化第四图像,得到第三图像。也就是说,终端可以对基于同一摄像头拍摄的多个图像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优化,得到第三图像。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针对第一场景采集N1帧图像和N2帧图像;其中,N1和N2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N1帧图像、N2帧图像和第一图像进行多帧降噪(或多帧融合),得到第五图像。其中,第五图像的图像内容与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相同。该情况下,根据第二图像优化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第二图像优化第五图像,得到第三图像。也就是说,终端可以对不同摄像头拍摄的多个图像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优化,得到第三图像。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1,A)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1的摄像头作为第一摄像头;或者,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A,B)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A的摄像头作为第一摄像头;或者,当终端针对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大于C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C的摄像头作为第一摄像头。
[0018]例如,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1,3)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1的摄像头作为第一摄像头;或者,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3,7)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3的摄像头作为第一摄像头;或者,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大于10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10的摄像头作为第一摄像头。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还包括第三摄像头,第三摄像头为终端中不同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摄像头,第三摄像头的倍率不大于第一摄像头的倍率;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分别针对第一场景采集N3帧图像和N4帧图像;其中,N3和N4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N3帧图像、N4帧图像和第一图像进行多帧降噪(或多帧融合),得到第六图像。其中,第六图像的图像内容与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相同。该情况下,根据第二图像优化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第二图像优化第六图像,得到第三图像。也就是说,终端可以基于至少三个摄像头拍摄的多个图像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优化,得到第三图像。
[00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7,10)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10的摄像头作为第一摄像头,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3的摄像头作为第三摄像头。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1,A)时,选择终端中倍率为1或者小于1的摄像头作为第二摄像头;或者,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A,B)时,选择终端中倍率小于等于A的摄像头作为第二摄像头;或者,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大于C时,选择终端中倍率小于等于C摄像头作为第二摄像头。
[0022]例如,当终端针对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1,3)时,选择终端中倍率1或小于1的摄像头作为第二摄像头;
[0023]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倍率不小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倍率,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摄像头在当前拍摄环境中的感光度ISO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针对所述当前拍摄环境中的第一场景采集第一图像;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针对所述第一场景采集第二图像;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其中,当所述第二图像的颜色优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时,所述第三图像的颜色优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或者,当所述第二图像的对比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对比度时,所述第三图像的对比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对比度;或者,当所述第二图像的动态范围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动态范围时,所述第三图像的动态范围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动态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图像的颜色优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条件:所述第二图像的色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色度;所述第二图像的亮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亮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图像的图像内容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感光性能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感光性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圈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圈。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图像时的曝光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时的曝光时长。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二图像时所使用的ISO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时所使用的ISO。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倍率范围包括[0.5,1),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倍率范围包括[1,20];或者,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倍率是1,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倍率范围包括(1,20]。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针对所述第一场景采集N帧图像,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N帧图像以及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多帧降噪,得到第四图像;其中,所述第四图像的图像内容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相同;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四图像,得到所述第三图像。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针对所述第一场景采集N1帧图像和N2帧图像;其中,N1和N2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N1帧图像、所述N2帧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多帧降噪,得到第五图像;其中,所述第五图像的图像内容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相同;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五图像,得到所述第三图像。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1,3)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1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一摄像头;或者,当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3,7)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3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一摄像头;或者,当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大于10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10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一摄像头。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所述终端中不同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的倍率不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倍率;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分别针对所述第一场景采集N3帧图像和N4帧图像;其中,N3和N4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N3帧图像、所述N4帧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多帧降噪,得到第六图像;其中,所述第六图像的图像内容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相同;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六图像,得到所述第三图像。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7,10)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10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一摄像头,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3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三摄像头。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1,3)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1或者小于1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二摄像头;或者,当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3,7)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3、1、或者小于1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二摄像头;或者,当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在[7,10)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3、1、或者小于1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二摄像头;或者,当所述终端针对所述第一场景的拍摄倍率大于10时,选择所述终端中倍率为10、3、1、或者小于1的摄像头作为所述第二摄像头。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至少两个子图像的颜色校正矩阵CCM矩阵;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图像包括第一子图像,所述第一子图像的CCM矩阵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子图像的特征与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子图像的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子图像和所述第二子图像是同一对象的图像;所述特征包括颜色、对比度或动态范围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图像的CCM矩阵,得到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的CCM矩阵;其中,所
述第一图像包括第一像素,所述第一像素的CCM矩阵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像素的特征与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的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对应于同一图像内容;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的CCM矩阵和所述第一图像,得到所述第三图像。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中至少两个子图像的CCM矩阵,包括:使用第一神经网络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子图像的CCM矩阵;所述第一神经网络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特征和纹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特征和纹理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子图像的CCM矩阵。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第三图像,包括:使用第二神经网络和所述第二图像优化所述第一图像,得到所述第三图像;所述第二神经网络用于利用图像风格较好的图像对图像风格较差的图像进行图像风格优化。18.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倍率不小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倍率,所述装置包括:控制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纬航王银廷张一帆张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