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6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水位检测电路、微处理器电路和显示电路;温度检测电路以及水位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显示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出端与交流接触器线圈相连;电源经交流接触器后与加热管相连;采用了微处理器对蒸柜内的温度、水位和加热时间进行精确控制,保证了设备的智能化监控,无需人手操控,使用十分方便,也保证了食物较好的口感和保持了营养等,另外还防止蒸制过程中蒸柜的水被烧干而导致的损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蒸柜。
技术介绍
目前的酒店、饭店等厨房用的大型蒸柜多用煤气等作为燃料进行加热,蒸柜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单独对米饭、面试或海鲜等进行蒸制。食物的口感、营养等与蒸制的温度、时间和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普通的蒸柜缺乏对相关参数的监控,基本依靠厨师的经验处理,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如果蒸柜的水量不足,在蒸制过程中水被烧干将会导致蒸柜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柜,能够对蒸柜的蒸制温度、时间和水位进行监控,使用方便。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水位检测电路、微处理器电路和显示电路;温度检测电路以及水位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以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相连;电源经交流接触器后与加热管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微处理器对蒸柜内的温度、水位和加热时间进行精确监控,保证了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无需人手操控,使用十分方便,也保证了食物较好的口感和保持了营养等,另外还防止蒸制过程中蒸柜的水被烧干而导致的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U1、水位检测电路U2、微处理器电路U3和显示电路U4。温度检测电路U1以及水位检测电路U2分别用于检测的蒸柜内的温度以及当前的水位,两者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U3连接。微处理器电路U3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并与显示电路U4连接,显示当前蒸柜的使用状态,同时微处理器电路U3内设有时间控制功能,微处理器电路U3根据温度、水位、时间等不同的参数输出信号控制交流接触器J1接通或关闭加热管Heater。下面详细描述各个模块的电路结构1.微处理器电路U3。用于对蒸柜内的参数进行处理并控制加热管Heater的开关,其包括单片机IC1、存储器IC3和键盘控制单元U31,单片机IC1的I/O端口分别与温度检测电路U1和水位检测电路U2的输出端、显示电路U4的输入端、存储器IC3以及键盘控制单元U31相连。2.温度检测电路U1。用于检测蒸柜内的温度,包括温度传感器NTC及其外围元件,温度传感器NTC并联二极管D1和电容C1后与单片机IC1的I/O端连接。二极管D1和电容C1用于消除干扰,提高检测精度。3.水位检测电路U2。用于检测蒸柜内的水位,防止水被蒸干,包括水位传感器Probe、光电耦合器O1、三极管Q1及其外围元件;水位传感器Probe经光电耦合器O1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单片机IC1的I/O的输出端连接。水位信号经三极管Q4放大后输出驱动光电耦合器O1,光电耦合器O1输出端与微处理器IC2输入端口相连,将水位信号送单片机IC1分析。4.显示电路U4。用于显示当前的温度、时间等等。其包括驱动集成电路IC2、由三极管Q4、Q5、Q6、Q7组成的驱动电路和数码显示管DS1、DS2、DS3、DS4;驱动集成电路IC2的输入端与微处理电路U3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4、Q5、Q6、Q7的基极与与微处理电路U3输出端连接,发射极与数码显示管DS1、DS2、DS3、DS4连接。5.控制开关电路U5。由于单片机IC1的I/O端口的驱动能力较小,因此需要通过该电路将单片机IC1的I/O端口的驱动信号进行放大驱动交流接触器J1,其包括三极管Q2、继电器J2及其外围元件,三极管Q2输入端与微处理电路U3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2输出端与继电器J2相连,继电器J2开关输出端与交流接触器J1线圈相连。单片机IC1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电路U32,其包括三极管Q3、扬声器SP及其外围元件,三极管Q3输入端与单片机IC1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3输出端与扬声器SP相连。当水位到达设定水位或缺水、超温、已经完成定时加热后,通过报警电路U32通知用户,以便作出相应处理。另外,考虑到由于厨房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如果控制电路损坏将会导致蒸柜无法运作,因此加设了定时器Timer。控制开关电路U5的继电器J2输出端以及定时器Timer输出端连接选择开关S1后与交流接触器J1线圈连接。这样即使控制电路出现故障,将选择开关S1拨向定时器Timer连接,由定时器Timer控制交流接触器J1,蒸柜依然可以实现定时控制功能,以备应急使用。采用了单片机IC1对蒸柜内的温度、水位和加热时间进行精确控制,保证了设备的智能化监控,无需人手操控,使用十分方便,也保证了食物较好的口感和保持了营养等,另外还防止蒸制过程中蒸柜的水被烧干而导致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U1)、水位检测电路(U2)、微处理器电路(U3)和显示电路(U4);温度检测电路(U1)以及水位检测电路(U2)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U3)连接;微处理器电路(U3)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U4)以及交流接触器(J1)线圈相连;电源经交流接触器(J1)后与加热管(Heater)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U1)、水位检测电路(U2)、微处理器电路(U3)和显示电路(U4);温度检测电路(U1)以及水位检测电路(U2)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U3)连接;微处理器电路(U3)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U4)以及交流接触器(J1)线圈相连;电源经交流接触器(J1)后与加热管(Heater)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电路(U3)包括单片机(IC1)、存储器(IC3)和键盘控制单元(U31),单片机(IC1)的I/O端口分别与温度检测电路(U1)和水位检测电路(U2)的输出端、显示电路(U4)的输入端、存储器(IC3)以及键盘控制单元(U3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其特征在于温度检测电路(U1)包括温度传感器(NTC)及其外围元件,温度传感器(NTC)并联二极管(D1)和电容(C1)后与微处理电路(U3)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数码监控多功能蒸柜,其特征在于水位检测电路(U2)包括水位传感器(Probe)、光电耦合器(O1)、三极管(Q1)及其外围元件;水位传感器(Probe)经光电耦合器(O1)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微处理电路(U3)的输入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祖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多美多食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