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弦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946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响弦拉紧装置包括分别保持响弦组件即响弦的两端的第一和第二拉紧装置,所述响弦组件被控制以与小鼓的底侧鼓膜相紧密接触或者从小鼓的底侧鼓膜远离。第一拉紧装置包括固定基部和响弦拉伸件,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保持响弦连接部件的保持部件、互连部件,一对连接到互连部件的两端的臂,一对分别连接到臂的杠杆以及桥接在所述杠杆之间以支撑响弦连接件的中间部分的拉伸杆。第一拉紧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响弦连接部件的张力调节器和用于调节拉伸杆的高度的高度调节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tring tension device

A snare strainer includes hol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snare assembly tensioning device that ring the ends of the string, the snare drum and the components are controlled to the bottom side of the tympanic membrane tympanic membrane in close contact with or away from the bottom side of the drum. The first tension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base and a snare stretching, which further includes a connection member for holding a snare holder, interconnection member, a pair of ends connected to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e arm, a pair of arm lever a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bridge between the levers to support ring middle part stretching rod string the connecting piece. The first tension device also includes a tension adjuster for adjusting the chord connecting member and a height adjuster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draw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控制响弦组件(或者响弦)以与鼓膜相紧密接触或者从鼓膜远离的响弦拉紧装置。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4-37957的优选权,其内容在这里作为参考。
技术介绍
小鼓产生称为滚动效果的特殊声音效果,其中对应多个细响弦的每个弹性部件被控制以与底侧鼓膜(对应小鼓的非击打侧)相紧密接触或者从所述底侧鼓膜相远离,或者它们被控制以与后侧鼓膜和顶侧鼓膜(对应小鼓的击打侧)相紧密接触或者从所述后侧鼓膜和顶侧鼓膜相远离,这样鼓膜的振动被传送到响弦以产生拍达声(pattering)或者具有轻音色的格格响声(rattling)。下述文献是用于小鼓的详细调整的教义。(a)日本已审查技术出版物No.S58-50372(b)美国专利No.6,008,445。(c)美国专利No.5,844,157。图10是为一个带有响弦组件(其与底侧鼓膜相关地连接)的小鼓的外观视图;图11是从顶侧鼓膜所观察的小鼓的外观的透视图。标号1代表一个小鼓;标号2代表鼓壳,即其两端具有开口的鼓圆筒;标号3表示覆盖鼓圆筒2背面开口的底侧鼓膜;标号4指示覆盖鼓壳2的前侧开口的前侧前面鼓膜;标号5表示与鼓圆筒2的开口接合的箍(或夹紧框架);标号6代表突耳(lugs);标号7代表用于将箍5与突耳6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螺栓;标号8代表与底侧鼓膜3相关连接的响弦组件;标号9表示用于保持响弦组件8的移动端8A的第一拉紧装置;标号10表示用于保持响弦组件8的固定端8B的第二拉紧装置。该响弦拉紧装置由第一拉紧装置9和第二拉紧装置10构成。响弦组件8包括在纵向方向上以其间预定的距离彼此平行安置的多个细响弦11;一对响弦安装板12,所述响弦安装板响弦安装板12分别焊接到响弦11的两端;以及一对具有挠性的响弦连接件,所述一对响弦连接件分别连接到响弦安装板响弦安装板12。由带(belts)所构成的响弦连接件13通过压力板14、26被挤压,并可拆卸地分别连接到第一拉紧装置9和第二拉紧装置10。响弦安装板12被安置在箍5的内部以和响弦11一起与底侧鼓膜3相紧密接触。相比较而言,完全接触类型的响弦组件被设计,这样响弦11和响弦安装板12的端部被安置在箍5的外部。第一拉紧装置9控制响弦组件8的移动端8A以移动与底侧鼓膜3相紧密接触或者从底侧鼓膜3远离。特别地,第一拉紧装置9通过固定到鼓圆筒2的外周表面上的指定的位置上的固定基部15、可以相对固定基部15在垂直方向A和B中自由移动的移动基部16、在移动基部16相对固定基部15的垂直运动之上切换以移动与底侧鼓膜3相紧密接触或者从底侧鼓膜3远离的切换机构17,底侧鼓膜底侧鼓膜以及相对固定基部15控制移动基部16的垂直运动以执行对施加到响弦组件8的细微调节的张力调节螺钉18所构成。响弦连接部件13在压力板14和移动基部16之间紧紧保持,其中压力板14通过两个方头螺栓19固定到移动基部16。切换机构17包括操作杠杆20,所述操作杠杆20的旋转通过连杆或者凸轮(未示出)被转换为线性运动,并被传输到移动基部16。通常,两种类型的操作可以用于操作杠杆20,其中在图11的情况下,操作杠杆20沿着鼓圆筒2的外周方向表面在周向方向C和D上移动,并且在图12的情况下,操作杠杆20在垂直于鼓圆筒2的外周表面的直径方向E、F上移动。在图10中,第二拉紧装置10通过固定到鼓圆筒2的外周表面上的指定位置上的固定基部23、相对固定基部23垂直移动的移动基部24以及控制移动基部24的垂直运动以对施加到响弦组件8上的张力执行细微调节的张力条件螺钉25所构成。连接到响弦组件8的固定端8B的响弦连接部件13被紧紧保持在移动基部24和压力板26之间。根据包括第一拉紧装置9和第二拉紧装置10的响弦拉紧装置,当小鼓1在不使用响弦组件8演奏时,第一拉紧装置9的切换机构17被控制以在方向A上向前移动所述移动基部16,由此施加到响弦组件8的响弦11上的张力被减小,这样响弦11和响弦安装板12从底侧鼓膜3移动远离。当小鼓1通过使用响弦组件8而被演奏时,切换机构17被控制以在方向B上向后移动所述移动基部16,由此响弦连接件13被拉伸以增加响弦11的张力,这样响弦11和响弦安装板12用底侧鼓膜3相紧密接触。在此‘接触’的条件下,当前面鼓面4通过鼓槌等击打时,前面鼓面4上所产生的振动通过底侧鼓膜3被传递到响弦11,由此响弦11相对应地振动,以产生小鼓1的独特的声音,即,拍达声或者具有轻音色的格格响声。如上所述,第一拉紧装置9被设计,这样响弦连接件13被固定到移动基部16上。为了控制响弦组件8以与底侧鼓膜3相紧密接触或者从底侧鼓膜3远离,第一拉紧装置9需要特别的机构来移动所述移动基部16,其中操作杠杆20的旋转运动通过连杆或者凸轮被转换为线性运动,然后传送到移动基部16。这需要适当的允许在固定基部15和移动基部16之间平滑运动的间隙,这反过来导致的问题在于,当移动基部16滑动以在鼓演奏的过程中滑动以垂直移动,所述移动基部16可以很容易拍击以产生噪音。前述的问题可以通过最小化所述间隙来解决以防止移动基部16发出格格响声。但是,这需要严格的尺寸公差,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此外,这导致了当移动基部16被滑动以垂直移动时相对较大的摩擦;因此,难于平稳地移动所述移动基部16。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响弦拉紧装置,其部件数目减少,不需要尺寸具有较高的精度,其中响弦拉紧装置可以平稳操作以避免格格响声和噪音的产生。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响弦拉紧装置包括第一拉紧装置和第二拉紧装置,所述第一拉紧装置和第二拉紧装置在相对的位置上被连接到小鼓的鼓圆筒的外周表面上,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拉紧装置和第二拉紧装置,包括响弦的响弦组件被控制以与小鼓的底侧鼓膜相紧密接触或者从小鼓的底侧鼓膜相远离。第一拉紧装置由下述部件构成用于保持连接到响弦组件的规定端的响弦连接件的保持部件;和被安置以在保持部件和底侧鼓膜的外周端之间移动以支撑响弦连接件的中间部分的拉伸杆。此处,拉伸杆移动以变化响弦连接部件通过保持部件、拉伸杆和底侧鼓膜的外周端所支撑的路径的距离,这样控制响弦组件响弦组件以与底侧鼓膜相紧密接触或者从底侧鼓膜相远离。在上述中,第一拉紧装置包括具有拉伸杆和固定基部的响弦拉伸件,所述固定基部将响弦拉伸件固定到鼓圆筒的外周表面上,其中固定基部还包括调节拉伸杆的高度的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通过操作响弦拉伸件基于底侧鼓膜的水平进行测量。此外,保持件还包括用于调节施加到响弦组件响弦组件上的张力的张力调节器。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上,响弦拉伸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拉紧装置,其中响弦拉伸件还包括用于建立与固定基部互连的互连件,以及一对从互连件的两端延长的臂,并且其中拉伸杆桥接在其间的一对杠杆被分别连接到臂以围绕旋转轴自由旋转,由此通过旋转所述杠杆,响弦组件响弦组件移动以与底侧鼓膜相紧密接触或者从底侧鼓膜相远离。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它方面和/或者优点将部分参照附图的说明和实施例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到,其中图1是包括在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响弦拉紧装置中的第一拉紧装置的正视图,其中第一拉紧装置被安置在ON状态,允许响弦组件响弦组件移动以与小鼓的底侧鼓膜相紧密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响弦拉紧装置,包括第一拉紧装置和第二拉紧装置,所述响弦拉紧装置控制具有响弦的响弦组件,所述第一拉紧装置和第二拉紧装置在相对的位置上被连接到小鼓的鼓圆筒的外周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紧装置包括:保持连接到响弦组件的规定端的响弦连接件的保持部件;和拉伸杆,所述拉伸杆被可移动设置并支撑响弦连接件的鼓膜的外周端和保持部件之间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2-16 2004-0379571.一种响弦拉紧装置,包括第一拉紧装置和第二拉紧装置,所述响弦拉紧装置控制具有响弦的响弦组件,所述第一拉紧装置和第二拉紧装置在相对的位置上被连接到小鼓的鼓圆筒的外周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紧装置包括保持连接到响弦组件的规定端的响弦连接件的保持部件;和拉伸杆,所述拉伸杆被可移动设置并支撑响弦连接件的鼓膜的外周端和保持部件之间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弦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拉紧装置包括具有拉伸杆和固定基部的响弦拉伸件,所述固定基部将响弦拉伸件固定到鼓圆筒的外周表面上,并且其中固定基部包括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是在基于底侧鼓膜的水平上通过操作响弦拉伸件进行测量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弦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件包括用于调节施加到响弦组件上的张力的张力调节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响弦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件包括用于调节施加到响弦组件上的张力的张力调节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弦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拉紧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茂弘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