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940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内侧设置有制冷水桶,所述制冷水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制冷机,所述第一制冷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制冷管,所述第一制冷管的表面设置有翅片;该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设置螺旋管,螺旋管绕在制冷水桶的表面,从而对制冷水桶表面螺旋管内的冷却水初步冷却降温,使后续冷却效率高且耗能低;通过设置搅拌叶片,横向设置的转动轴与搅拌叶片能防止水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涡流而不能将冷却水与冷水充分混合,通过将混合箱、制冷箱与蓄水箱分层设置,减小了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占地面积,也更方便使用。也更方便使用。也更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造粒机冷却
,具体为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造粒机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制药、食品、建材、矿冶、环保、印染、陶瓷、橡胶、塑料等领域,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据结构和工作原理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种类,对于塑料比如色母粒的挤出生产,通常都是在挤出螺杆的上侧设有喂料斗,并从喂料斗处加入物料,然后物料进入挤出螺杆,经挤出切割后即可制得色母粒。造粒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造粒机常用的冷却方式就是水冷,冷却水的来源一般有冷冻机或者是冷却塔,采用冷却塔加板式换热器冷却的方式比较常见,因为这种方式比起直接用冷冻机更经济。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现有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直接将造粒机冷却系统产生的冷却水进行制冷,耗能大且冷却效率较低,不能将造粒机冷却系统产生的冷却水充分冷却;
[0005]2、现有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的混合箱内的冷却水与冷水不能充分混合,且占地面积大,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内侧设置有制冷水桶,所述制冷水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制冷机,所述第一制冷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制冷管,所述第一制冷管的表面设置有翅片,所述螺旋管的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混合箱,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冷水管,所述混合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混合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底部设置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制冷机,所述第二制冷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制冷管,所述制冷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底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水桶靠近第一制冷机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中部设置有密封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管的内径尺寸与制冷水桶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圆形孔的内径尺寸与转动轴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制冷管与第二制冷管均为铜制的,且
第一制冷管与翅片均设置成U型状态。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有若干组,若干组转动轴均匀设置在转动轴的表面,所述搅拌叶片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水口的外径尺寸与密封盖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密封盖的表面设置有网状纹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设置螺旋管,螺旋管绕在制冷水桶的表面,制冷水桶的内部装有冷水,第一制冷机通过第一制冷管与翅片对制冷水桶内部的冷水进行制冷,保证制冷水桶的表面处于低温状态,从而对制冷水桶表面螺旋管内的冷却水初步冷却降温,使后续冷却效率高且耗能低;
[0016]2、该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设置搅拌叶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旋转,搅拌叶片对初步冷却的冷却水与从冷水管进入的冷水充分搅拌混合,横向设置的转动轴与搅拌叶片能防止水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涡流而不能将冷却水与冷水充分混合,通过将混合箱、制冷箱与蓄水箱分层设置,减小了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占地面积,也更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冷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搅拌组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一冷却组件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进水管;2、螺旋管;3、制冷水桶;4、第一制冷机;5、第一制冷管;6、翅片;7、连接管;8、混合箱;9、冷水管;10、驱动电机;11、转动轴;12、搅拌叶片;13、第一出水口;14、制冷箱;15、第二制冷机;16、第二制冷管;17、第二出水口;18、蓄水箱;19、出水管;20、补水口;21、密封盖;22、圆形孔;2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螺旋管2,螺旋管2的内侧设置有制冷水桶3,制冷水桶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制冷机4,第一制冷机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制冷管5,第一制冷管5的表面设置有翅片6,螺旋管2的远离进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的底部设置有混合箱8,连接管7的一侧设置有冷水管9,混合箱8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的表面设置有搅拌叶片12,混合箱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3,第一出水口13的底部设置有制冷箱14,制冷箱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制冷机15,第二制冷机15的一侧连接有
第二制冷管16,制冷箱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17,第二出水口17的底部设置有蓄水箱18,蓄水箱18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9。
[0024]本实施例中,制冷水桶3靠近第一制冷机4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补水口20,补水口20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21,方便给制冷水桶3内补水;混合箱8靠近驱动电机10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22,圆形孔22的中部设置有密封圈23,方便驱动电机10与转动轴11连接,防止水从圆形孔22中泄漏;螺旋管2的内径尺寸与制冷水桶3的外径尺寸相匹配,圆形孔22的内径尺寸与转动轴11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方便螺旋管2贴在制冷水桶3的表面,方便转动轴11穿过圆形孔22与驱动电机10连接;第一制冷管5与第二制冷管16均为铜制的,且第一制冷管5与翅片6均设置成U型状态,方便增强制冷效果;转动轴11有若干组,若干组转动轴11均匀设置在转动轴11的表面,搅拌叶片12与转动轴1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使混合箱8内的水搅拌更充分;补水口20的外径尺寸与密封盖21的内径尺寸相匹配,密封盖21的表面设置有网状纹路,方便密封盖21的打开或关闭。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造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螺旋管(2),所述螺旋管(2)的内侧设置有制冷水桶(3),所述制冷水桶(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制冷机(4),所述第一制冷机(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制冷管(5),所述第一制冷管(5)的表面设置有翅片(6),所述螺旋管(2)的远离进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的底部设置有混合箱(8),所述连接管(7)的一侧设置有冷水管(9),所述混合箱(8)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表面设置有搅拌叶片(12),所述混合箱(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3),所述第一出水口(13)的底部设置有制冷箱(14),所述制冷箱(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制冷机(15),所述第二制冷机(15)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制冷管(16),所述制冷箱(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17),所述第二出水口(17)的底部设置有蓄水箱(18),所述蓄水箱(18)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水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神工造粒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