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克理专利>正文

多音柱古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251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乐器:多音柱古筝。此种古筝由面板(1)、码子(2)、弦(3)、轴(4)、底板(5)和音柱(6)组成。与普通古筝不同之处是,在面板(1)和底板(5)组合成的空腔内一定部位垂直设置了7-9个音柱。此种古筝音量大而实,有根基和立体感,易于制作或改装,利用它弹奏的乐曲音色美妙悦耳,更加古朴高雅,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古筝,宜于推广采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ulti tone column guzhe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mproved musical instrument. The zither by the panel (1), (2), a string (3), (4) and bottom shaft (5) and column (6).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plurality of 7 to 9 sound column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in a certain part of the cavity formed by the panel (1) and the bottom plate (5). This kind of Guzheng volume is big and solid, ha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feeling, is easy to make or the modification, uses it to play the music timbre to be pleasant to listen to music, is more primitive and elegant, the effect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common zither, is suitable to popularize th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乐器多音柱古筝。古筝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远在战国时代就流行于秦国境内,盛唐时期流传至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解放后,此种乐器经过多次改进,出现了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筝,深受国内外音乐界和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目前的各种古筝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声音大而散、音色效果不够完美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多音柱古筝,此种古筝音量大而实,给人以有根基的感觉,且声音有穿透力,有立体感,音色美妙,使现有古筝的不足得到改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面板(1)、码子(2)、弦(3)、轴(4)、底板(5)、音柱(6)组成,其总结构构即面板(1)、码子(2)、弦(3)、轴(4)、底板(5)等部件的布局与通常的古筝相似,所作改进的结构和技术特征在于面板(1)与底板(5)组合成的空腔内垂直设置了7—9个音柱(6),其中,1—4号音柱置于底板右侧心形或圆形音孔的四角,5、6号音柱置于中部长条形音孔上下两侧,二者斜向相对,7—9号音柱置于左侧曲线形或弧形音孔内侧。此种古筝制作改进并能取得良好效果所基于的原理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其中,整体振动产生基音,部分振动产生泛音,演奏乐器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音柱古筝,由面板(1)、码子(2)、弦(3)、轴(4)、底板(5)组成,其特征在于:面板(1)与底板(5)组合成的空腔内垂直设置了7-9个音柱(6),其中,1-4号音柱置于底板右侧心形或圆形音孔四角,5、6号音柱置于中部长条形音孔上下两侧,7-9号音柱置于左侧曲线形或弧形音孔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音柱古筝,由面板(1)、码子(2)、弦(3)、轴(4)、底板(5)组成,其特征在于面板(1)与底板(5)组合成的空腔内垂直设置了7—9个音柱(6),其中,1—4号音柱置于底板右侧心形或圆形音孔四角,5、6号音柱置于中部长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克理宋运东宋维清
申请(专利权)人:宋克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