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应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914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感应提升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挂钩、吊绳、卷线装置和支杆,所述支杆横向设置,所述卷线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杆上的电机和安装于电机输出端的转轮,所述吊绳绕设于所述转轮上,且所述吊绳的一端自由下落并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挂钩上用于进行负载,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电机耦接的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所述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所述挂钩上设有用于对负载进行测重的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耦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拉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配合,能够控制电机的正转以及反转,从而实现带动挂钩以及负载进行上移或下移,无需频繁地使用按键,提高了提升作业的效率以及提升装配速度。作业的效率以及提升装配速度。作业的效率以及提升装配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感应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提升装置
,特别涉及智能感应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直流电机提升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工厂吊装模具、重物,汽车零件装配,重物搬运,其结构主要包含电机驱动器、单片机控制板、显示屏、按钮、手柄、电机、绳索、挂钩,通过挂钩进行负载,再通过电机带动绳索的收缩或者展开,从而带动挂钩以及负载进行上移或下移,然后挂钩的上移或下移均胜通过按钮进行控制,频繁地使用按键提升,影响提升作业的效率以及提升装配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感应提升装置,通过设置拉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配合,能够控制电机的正转以及反转,从而实现带动挂钩以及负载进行上移或下移,无需频繁地使用按键,提高了提升作业的效率以及提升装配速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智能感应提升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挂钩、吊绳、卷线装置和支杆,所述支杆横向设置,所述卷线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杆上的电机和安装于电机输出端的转轮,所述吊绳绕设于所述转轮上,且所述吊绳的一端自由下落并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挂钩上用于进行负载,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电机耦接的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所述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所述挂钩上设有用于对负载进行静态测重的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耦接,当外力作用于负载上使得所述拉力传感器所监测到的动态测重值小于负载的静态测重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机正转,通过卷盘收缩吊绳,使得所述挂钩上移;当外力作用于负载上使得所述拉力传感器所监测到的动态测重值大于负载的静态测重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反转,通过卷盘放出吊绳,使得所述挂钩下移。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智能感应提升装置,通过设置拉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当挂钩上具有负载时,拉力传感器对负载进行静态测重,并得出静态测重值F1,当用户对负载施加外力时,拉力传感器对负载进行动态监测,并得出动态测重值F2,并计算F2减去F1的差值ΔF,如果用户对负载施加的外力为向上时,此时动态测重值F2小于静态测重值F1,即ΔF小于0,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机正转,通过卷盘收缩吊绳,使得挂钩及负载上移,如果用户对负载施加的外力为向下时,此时动态测重值F2大于静态测重值F1,即ΔF大于0,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机反转,通过卷盘放出吊绳,使得挂钩及负载下移,控制方便,无需频繁地使用按键,提高了提升作业的效率以及提升装配速度。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和拉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从而显示挂钩的移动速度以及负载。通过上述改进,用户了解负载的大小以及负载的移动速度。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上具有滚轮以及驱动所
述滚轮转动的动力源,所述移动车上竖向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通过上述改进,便于带动负载进行移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安全模块,当所述拉力传感器在单位时间内所监测到的重量变化量大于阈值时,所述安全模块启动,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停转。通过上述改进,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挂钩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吊绳的自由端与所述转动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电机配合的急停按钮。通过上述改进,能够进行紧急制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算法流程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电路图。
[0015]图中,1、挂钩;2、吊绳;3、支杆;4、电机;5、转轮;6、控制装置;7、移动车;7.1、支架;8、转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阐释。
[0017]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智能感应提升装置,包括控制装置6、挂钩1、吊绳2、卷线装置、支杆3、移动车7,所述移动车7上具有滚轮以及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动力源,使得移动车7能够行走,所述移动车7上竖向设置有支架7.1,所述支杆3横向设置,所述支杆3的一端连接于支架7.1,所述支杆3的另一端呈悬空设置,所述卷线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杆3上的电机4和安装于电机4输出端的转轮5,所述吊绳2绕设于所述转轮5上,且所述吊绳2的一端自由下落并与所述挂钩1连接,所述挂钩1上用于进行负载,挂钩1的杆部外型切合手掌曲线并且两端有良好的外展,使人感觉握住挂钩1时非常舒适。所述挂钩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8,吊绳2的自由端与所述转动座8连接,能够设置转动座8,使得挂钩1能够相对吊绳2进行旋转,使得载重和挂钩1在旋转使不会使吊绳2扭转在一起。从而延长吊绳2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修费用。
[0018]电机4的正转或反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滚轮进行正转或反转,从而进行收缩吊绳2或放出吊绳2,从而带动挂钩1进行上移或下移。控制装置6安装于移动车7上,便于用户进行操作,所述控制装置6内设有与所述电机4耦接的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所述电机4的正转或反转。
[0019]所述挂钩1上设有用于对负载进行测重的拉力传感器,当无外力作用于负载上,此时拉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为负载的静态测重值,即为负载自身的重量,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耦接,当有外力作用于负载上,所述拉力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数值为负载的动态测重值,当动态测重值小于负载的静态测重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4正转,通过卷盘收缩吊绳2,使得所述挂钩1上移;当动态测重值大于负载的静态测重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4反转,通过卷盘放出吊绳2,使得所述挂钩1下移。
[0020]所述控制装置6上设有安全模块,当所述拉力传感器在单位时间内所监测到的重量变化量大于阈值时,所述安全模块启动,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4停转。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单位时间为0.15秒,阈值为负载重量的1/2,即拉力传感器每0.15秒进行测重,并计算本次监测值与上次监测值的变化量,当变化量大于负载重量的1/2时,安全模块启动,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4停转,通过设置安全模式,当突然挂上或卸下负载时,电机4能够停转,使得绳索以及挂钩1保持不动,不会上移或下移,从而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避免设备造成损坏。
[0021]控制装置6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和拉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从而显示挂钩1的移动速度以及负载大小。以便于用户实时了解。所述控制装置6上设有与所述电机4配合的急停按钮。通过按压急停按钮,能够对装置进行紧急制动,使得电机4停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
[0022]本申请还可以在显示模块上设置挂钩1行程上的虚拟点位,在挂钩1及负载通过虚拟限位点时,降低挂钩1的移动速度,这样在移动易碎品的时候能够避免损坏。
[0023]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感应提升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挂钩、吊绳、卷线装置和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横向设置,所述卷线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杆上的电机和安装于电机输出端的转轮,所述吊绳绕设于所述转轮上,且所述吊绳的一端自由下落并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挂钩上用于进行负载,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电机耦接的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所述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所述挂钩上设有用于对负载进行测重的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耦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监测到负载的动态测重值小于负载的静态测重值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机正转,通过卷盘收缩吊绳,使得所述挂钩上移;所述拉力传感器监测负载的动态测重值大于负载的静态测重值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反转,通过卷盘放出吊绳,使得所述挂钩下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应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刘艳超杨慧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