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泽专利>正文

民族拉弦乐器振动皮膜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00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属于膜面共鸣筒胡琴类民族拉弦乐器的主要音响材料——振动皮膜的改进。在保持原乐器形制特点的条件下,仅在振动皮膜上粘贴一块薄木片,使发音更加完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投资极少,易于推广,效果明显。(*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mproved vibration membrane of national stringed instruments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improved sound - vibration membrane material belongs to the membrane surface resonance cylinder huqin national stringed instruments. In the original musical shap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vibration membrane is only stuck with a thin piece of wood, so that more perfect pronunci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easy operation, little investment and easy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膜面共鸣箱(筒)类民族拉弦乐器的主要音响材料——振动皮膜的改进。民族拉弦乐器的构成,主要由琴杆,琴轴,千斤,琴弓,琴弦,琴码,琴筒与振动皮膜所构成。而每件乐器的音质、音色、音量虽与各组成有关,但起决定因素的是振动皮膜。民族拉弦乐器按其振动膜所用材料,可分为皮膜和木膜两类。皮膜类有二胡、高胡、中胡、大筒、四胡、京胡、马头琴……。皮膜用料一般采用蟒皮、蛇皮为主。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需蟒皮三万米以上,蛇皮约十万张。而在制作较高档的专业用琴时,仅取每条蟒皮的中段以下到肛门间脊梁一小部分来蒙制,故价格昂贵。采用蟒皮蒙制的二胡类拉弦乐器,发音醇厚优美,富有民族特色,但易出狼音,音色偏暗,音量较小且高把位衰减严重,特别是在较大型的民族乐队演奏中拉弦乐声部,使人深感不足。而采用次等蟒、蛇皮制作的中、低档普及琴其不足之处更加显著,故需改进。本技术在保持原乐器形制的前提下,仅改进了民族拉弦乐器的主要音响材料——振动皮膜,则达到了增大音量,消除狼音,改善音质音色,并延长了皮膜使用寿命,使乐器更臻于完美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在琴筒(1)上蒙的振动皮膜(2)的内侧,将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琴杆、琴轴、千斤、琴马、琴筒与振动皮膜组成的胡琴类民族拉弦乐器,其特征是在振动皮膜上粘贴了一块薄木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琴杆、琴轴、千斤、琴马、琴筒与振动皮膜组成的胡琴类民族拉弦乐器,其特征是在振动皮膜上粘贴了一块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
申请(专利权)人:陈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