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89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充电桩线,包括用于电能传输和接地保护的电源线、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电源线和信号线外部的铝箔层、编织层和外被层;所述电源线为单股传输线缆,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且所述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与所述信号线形成的截面为阵列式分布结构;所述信号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传输线缆绞合而成;且所述传输线缆均包括多股绞合合金导体,以及包覆于所述多股绞合合金导体表层的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充电桩线,可在保证充电桩线导电性能和屏蔽性能的基础上,有效的减少铜金属的使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从而节约生产成本。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充电桩线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桩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充电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崛起,伴随而来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因此需要建设大批量的充电桩设备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其中,充电桩线是充电桩的主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充电桩线一般采用铜金属作为导体材料,费用高昂,致使充电桩的大批量建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桩线,采用多股绞合的铜包铝合金导体作为传输线缆的导体结构,其中铜包铝合金导体包括铝合金内芯,以及包覆于所述铝合金内芯表层的铜金属层;与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单一材料的铜金属作为导体的结构相比,采用铝合金与铜金属相结合的导体结构可有效的节省造价较高的铜金属的使用,从而有效的节约传输线缆和充电桩线整体的生产成本。
[0004]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技术中的汽车充电桩线,包括用于电能传输和接地保护的电源线、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电源线和信号线外部的铝箔层、编织层和外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为单股传输线缆,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且所述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与所述信号线形成的截面为阵列式分布结构;所述信号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传输线缆绞合而成;且所述传输线缆均包括多股绞合合金导体,以及包覆于所述多股绞合合金导体表层的绝缘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多股绞合合金导体为铜包铝合金导体,包括铝合金内芯,以及包覆于所述铝合金内芯表层的铜金属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内芯为一体式圆柱内芯,或多个扇形柱体拼接而成的圆柱形内芯。
[0008]进一步地,所述铜金属层为单层或多层层叠包裹于所述铝合金内芯外部的铜金属套筒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铜金属层由多个扇形铜金属块围绕所述铝合金内芯外部拼接而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铜金属层由多股铜金属线围绕所述铝合金内芯外部拼接而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铜金属层为铜金属线围绕所述铝合金内芯外部编织而成的铜线编织网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铜金属层的体积占比≥15%。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和信号线与所述铝箔层之间填充有无纺布或尼龙丝。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汽车充电桩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0015]本技术的汽车充电桩线,采用多股绞合合金材料导体替代现有技术中单一材
料的铜金属导体,可在保证充电桩线导电性能和屏蔽性能的基础上,有效的减少铜金属的使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充电桩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传输线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

4中铜包铝合金导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

4中铝合金内芯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附图1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汽车充电桩线,包括1个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20,与信号线20临近设置、用于电能传输和接地保护的第一电源线101、第二电源线102和第三电源线103,以及依次包覆于第一电源线101、第二电源线102、第三电源线103和信号线20外部的铝箔层30、编织层40和外被层50。其中,电源线有3股,可有效的保证加工完成的充电桩线具备良好的电能传输和接地保护性能;铝箔层30和编织层40起到防电磁干扰的屏蔽作用,优选地,编织层40为铜包铝合金导体编织层;外被层50用于防止铝箔层30和编织层40受到侵蚀,保护铝箔层30和编织层40免受外界影响和机械损伤。且第一电源线101、第二电源线102、第三电源线103和信号线20与铝箔层30之间填充有无纺布或尼龙丝,不仅能进一步地使充电桩线整体更加圆整,有效的减小第一电源线101、第二电源线102、第三电源线103与信号线20之间的摩擦力,还能有效的增大充电桩线整体的柔韧性和抗弯折强度。
[0023]第一电源线101、第二电源线102、第三电源线103为单股传输线缆11,信号线20由两股或两股以上传输线缆11绞合而成;且第一电源线101、第二电源线102和第三电源线103与信号线20形成的截面为阵列式分布结构,不仅可有效的保证充电桩线内部的工整,从而使充电桩线加工完成后的整体更加圆整;且由于第一电源线101、第二电源线102、第三电源线103为单股结构,信号线20为两股或多股绞合结构,因此,第一电源线101、第二电源线102、第三电源线103的传输线缆11截面明显的大于信号线20的传输线缆11截面,从而使电源线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抗弯折强度,而信号线20则具备良好的柔韧性。
[0024]实施例1:
[0025]如附图2所示,传输线缆11均包括多股绞合合金导体111,以及包覆于多股绞合合金导体111表层的绝缘层112,优选地,多股绞合合金导体111采用两股以上合金导体绞合而成。其中,多股绞合合金导体111为多股绞合的铜包铝合金导体;铜包铝合金导体包括铝合
金内芯1111以及包覆于铝合金内芯1111表层的铜金属层1112,优选地,铝合金内芯1111为一体式圆柱内芯,铜金属层1112为单层或多层层叠包裹于铝合金内芯1111外部的铜金属套筒结构,如附图3中(a)和(b)所示。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线缆11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铜金属层1112由多个扇形铜金属块围绕铝合金内芯1111外部拼接而成,如附图3中(c)所示。
[0028]实施例3:
[0029]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线缆11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铜金属层1112由多股铜金属线围绕铝合金内芯1111外部拼接而成,如附图3中(d)所示。
[0030]实施例4:
[0031]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线缆11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铜金属层1112为铜金属线围绕铝合金内芯1111外部编织而成的铜线编织网结构,如附图3中(e)和(f)所示。
[0032]实施例1

4中的铝合金内芯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充电桩线,包括用于电能传输和接地保护的电源线、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电源线和信号线外部的铝箔层、编织层和外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为单股传输线缆,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且所述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与所述信号线形成的截面为阵列式分布结构;所述信号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传输线缆绞合而成;且所述传输线缆均包括多股绞合合金导体,以及包覆于所述多股绞合合金导体表层的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股绞合合金导体为多股绞合铜包铝合金导体,包括铝合金内芯,以及包覆于所述铝合金内芯表层的铜金属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充电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内芯为一体式圆柱内芯,或多个扇形柱体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敬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怡佳电线电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