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8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壳体,所述升降壳体的内腔且靠近底部内表壁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水平端两侧均焊接有第四齿轮,且螺纹杆的外部旋合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焊接有升降杆,且升降杆贯穿升降壳体的顶部内表壁与活动板的下端面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设置,可使得转动杆发生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的设置,可使得螺纹杆发生转动,通过螺纹套的设置,可使得升降在带动活动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实现了冲床活动板的高度可调。实现了冲床活动板的高度可调。实现了冲床活动板的高度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


[0001]本技术涉及冲床活动板
,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

技术介绍

[0002]冲床,就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国民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冲床的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普通冲床为直线运动,由主电动机出力,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或偏心齿轮)、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
[0003]传统的冲床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传统的冲床活动板通常是用螺栓固定在某个高度,操作者不能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不方便于日常使用,其次,传统的冲床在对工件加工的时候会产生碎屑,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冲床的活动板高度不可调节和加工产生的碎屑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壳体,所述升降壳体的内腔且靠近底部内表壁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水平端两侧均焊接有第四齿轮,所述升降壳体的内腔中心处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固定在转动杆外部的第三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升降壳体的竖直方向内表壁之间且位于转动杆的水平端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四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且螺纹杆的外部旋合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焊接有升降杆,且升降杆贯穿升降壳体的顶部内表壁与活动板的下端面焊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转动杆与升降壳体的底部内表壁之间通过多个第二限位套焊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传动轴的顶部贯穿升降壳体的顶部内表壁并与固定在升降壳体上端面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传动轴与升降壳体的顶部内表壁之间通过第三限位套焊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活动板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吸尘壳体,所述吸尘壳体的竖直端内表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吸尘壳体的竖直端内表壁之间且位于气泵的水平端两侧均嵌设有滤网。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活动板上端面的中心处两侧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贯穿活动板与吸尘壳
体连通,且吸尘管与活动板的下端面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套焊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吸尘壳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中,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设置,可使得转动杆发生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的设置,可使得螺纹杆发生转动,通过螺纹套的设置,可使得升降在带动活动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实现了冲床活动板的高度可调。
[0019]2、本技术中,通过气泵的设置,可对碎屑进行吸收,通过滤网的设置,可防止碎屑对气泵造成损坏,通过转动板的设置,可实现对碎屑的清理,可减少操作者受到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的升降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的吸尘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升降机构;101、升降杆;102、升降壳体;103、螺纹套;104、螺纹杆;105、第一齿轮;106、转动杆;107、第二限位套;108、第二齿轮;109、第三齿轮;1010、第四齿轮;1011、第三限位套;1012、传动轴;2、吸尘管;3、活动板;4、驱动电机;5、吸尘壳体;6、第一限位套;7、气泵;8、滤网;9、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包括活动板3,活动板3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1,升降机构1包括升降壳体102,升降壳体102的内腔且靠近底部内表壁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杆106,转动杆106转动时,可通过第四齿轮1010使得第一齿轮105发生转动,转动杆106的水平端两侧均焊接有第四齿轮1010,升降壳体102的内腔中心处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传动轴1012,传动轴1012与固定在转动杆106外部的第三齿轮109之间通过第二齿轮108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08转动时,可通过卡齿使得第三齿轮109发生转动,升降壳体102的竖直方向内表壁之间且位于转动杆106的水平端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4,螺纹杆104与第四齿轮1010之间通过第一齿轮105啮合连接,且螺纹杆104的外部旋合连接有螺纹套103,螺纹套103的顶部焊接有升降杆101,螺纹杆104的转动,可使得螺纹套103带动升降杆10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且升降杆101贯穿升降壳体102的顶部内表壁与活动板3的下端面焊接。
[0027]具体的,如图2所示,转动杆106与升降壳体102的底部内表壁之间通过多个第二限位套107焊接,第二限位套107起到对转动杆106限位的效果。
[0028]具体的,如图2所示,传动轴1012的顶部贯穿升降壳体102的顶部内表壁并与固定在升降壳体102上端面的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传动轴1012与升降壳体102的顶部内表壁之间通过第三限位套1011焊接,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可带动传动轴1012发生转动。
[0029]具体的,如图3所示,活动板3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吸尘壳体5,吸尘壳体5的竖直端内表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7,吸尘壳体5的竖直端内表壁之间且位于气泵7的水平端两侧均嵌设有滤网8,滤网8可防止碎屑进入到气泵7内部。
[0030]具体的,如图1所示,活动板3上端面的中心处两侧设置有吸尘管2,吸尘管2贯穿活动板3与吸尘壳体5连通,且吸尘管2与活动板3的下端面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套6焊接,第一限位套6对吸尘管2固定的效果。
[0031]具体的,如图3所示,吸尘壳体5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9,打开转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包括活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1),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升降壳体(102),所述升降壳体(102)的内腔且靠近底部内表壁处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杆(106),所述转动杆(106)的水平端两侧均焊接有第四齿轮(1010),所述升降壳体(102)的内腔中心处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传动轴(1012),所述传动轴(1012)与固定在转动杆(106)外部的第三齿轮(109)之间通过第二齿轮(108)啮合连接,所述升降壳体(102)的竖直方向内表壁之间且位于转动杆(106)的水平端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4),所述螺纹杆(104)与第四齿轮(1010)之间通过第一齿轮(105)啮合连接,且螺纹杆(104)的外部旋合连接有螺纹套(103),所述螺纹套(103)的顶部焊接有升降杆(101),且升降杆(101)贯穿升降壳体(102)的顶部内表壁与活动板(3)的下端面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冲床活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06)与升降壳体(102)的底部内表壁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思科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