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调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75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调和罐,包括:调和罐主体、搅拌器、前支架、两前轮、后支架、后轮、安装平台、上支架和控制柜,前支腿的上端与调和罐主体的下部连接;两前轮均安装于前支腿的下端,后支架的上端与调和罐主体的下部连接,后轮安装于后支架的下端;安装平台设置于后支架上,抽油泵设置于安装平台上,上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调和罐主体的上部,上支架设置于后支架的上方,控制柜固定安装于上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润滑油生产过程中的调和效率,且能适用多种润滑油粘度的调和,耗能小,人工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方便移动;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拆卸,易清洗。易清洗。易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调和罐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油调和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调和罐。

技术介绍

[0002]在润滑油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调和罐以及相应的搅拌装置,对小批次用油进行不断地调和,通常情况下,是将基础油加热至一适宜的恒温后加热添加剂等,并通过搅拌装置不断地进行搅拌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润滑油。然而,现有的调和罐往往不具有移动机构,导致调和罐无法一边进行调和作业一边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移动,并且现有的调和罐的搅拌装置的设置往往对润滑油的调和工作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生产周期长,耗能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调和罐,包括:
[0004]调和罐主体,所述调和罐主体呈中空的圆罐形结构,所述调和罐主体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一注油口,所述调和罐主体的底部开设有一排油口;
[0005]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内;
[0006]前支架,所述前支架的上端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下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7]两前轮,两所述前轮均安装于所述前支架的下端,且两所述前轮的轴线重合设置;
[0008]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上端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下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0009]后轮,所述后轮安装于所述后支架的下端;
[0010]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置于所述后支架上;
[0011]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设置于所述排油口处,所述三通管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竖直向上设置并与所述排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三接口沿水平方向设置;
[0012]排油阀,所述排油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处;
[0013]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三接口连接;
[0014]抽油泵,所述抽油泵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抽油泵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
[0015]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调和罐主体设置,且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内部;
[0016]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上部,所述上支架设置于所述后支架的上方;
[0017]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
[001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油阀,所述回油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的连接处。
[001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电机、连接杆、搅拌桨和分散盘,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并与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杆同轴设置,所述搅拌桨和所述分散盘依次由上至下地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搅拌桨的上方。
[002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加热棒,若干所述加热棒均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内,每一所述加热棒均沿所述调和罐主体的径向设置,每一所述加热棒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内壁上,每一所述加热棒均设置于所述分散盘的下方。
[002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架包括:两前腿板、两弧形护板和一弧形连接梁,两所述弧形护板均呈弧形板状结构设置,两所述弧形护板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下部的一侧,两所述前腿板均呈倾斜设置的板状结构,两所述前腿板的上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弧形护板上,两所述前腿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一所述前轮,每一所述前腿板的下端相对于所述前腿的上端远离所述调和罐主体设置,所述弧形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前腿板的中部连接。
[002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前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外径。
[002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架包括:底板、安装座、连接板和弧形后板,所述底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形成所述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一侧,所述抽油泵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连接板呈倾斜设置的板状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弧形后板连接,所述弧形后板固定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下部的另一侧,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远离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一侧。
[002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板体的上端与所述弧形后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板体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端靠近所述调和罐主体设置。
[002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后轮的直径。
[002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推手,所述推手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中部靠近所述控制柜的一侧,所述推手设置于所述上支架的下方,所述推手设置于所述后支架的上方。
[0027]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润滑油生产过程中的调和效率,且能适用多种润滑油粘度的调和,耗能小,人工成本低;本技术体积小,方便移动;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易拆卸,易清洗。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和罐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和罐的侧视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和罐的内部示意图。
[0031]附图中:1、调和罐主体;11、注油口;2、搅拌器;3、前支架;4、前轮;5、后支架;6、后轮;72、第一回油管;71、抽油泵;73、第二回油管; 8、上支架;9、控制柜;21、驱动电机;22、连接杆;23、搅拌桨;24、分散盘;12、加热棒;31、前腿板;32、弧形护板;33、弧形连接梁;51、底板;52、安装座;53、连接板;54、弧形后板;531、第一板体;532、第二板体;533、第三板体;13、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移动调和罐,包括:调和罐主体1,调和罐主体1呈中空的圆罐形结构,调和罐主体1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一注油口11,调和罐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一排油口;搅拌器2,搅拌器 2设置于调和罐主体1内;前支架3,前支架3的上端与调和罐主体1的下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两前轮4,两前轮4均安装于前支架3的下端,且两前轮4 的轴线重合设置;后支架5,后支架5的上端与调和罐主体1的下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后轮6,后轮6安装于后支架5的下端;安装平台,安装平台设置于后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调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和罐主体,所述调和罐主体呈中空的圆罐形结构,所述调和罐主体的顶部的一侧开设有一注油口,所述调和罐主体的底部开设有一排油口;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内;前支架,所述前支架的上端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下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两前轮,两所述前轮均安装于所述前支架的下端,且两所述前轮的轴线重合设置;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上端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下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后轮,所述后轮安装于所述后支架的下端;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置于所述后支架上;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设置于所述排油口处,所述三通管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竖直向上设置并与所述排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三接口沿水平方向设置;排油阀,所述排油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处;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第三接口连接;抽油泵,所述抽油泵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抽油泵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调和罐主体设置,且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内部;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上部,所述上支架设置于所述后支架的上方;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调和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阀,所述回油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调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电机、连接杆、搅拌桨和分散盘,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调和罐主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并与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杆同轴设置,所述搅拌桨和所述分散盘依次由上至下地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搅拌桨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调和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热棒,若干所述加热棒均设置于所述调和罐主体内,每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俊
申请(专利权)人:罗必润油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