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岱生专利>正文

转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739 阅读:111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筝专用的调节琴弦音调的古筝转调器。它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弧形压杆及压弦装置;前支架是一L型板,上端安有一轴,底端与琴体一侧的连接件连接;弧形压杆的前端设有穿孔,前支架的轴穿置于该孔中;后支架为一个由后支架底座、后支架连接板和压杆固定板组成的槽型体,压杆固定板将弧形压杆的后端紧压住固定,后支架底座固定于琴体另一侧的连接件上;弧形压杆上安有压弦装置,压弦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压弦柱,压弦柱装于调节螺杆上。在使用时将压弦柱压于对应的琴弦上,依据调节压弦柱的上下距离来调整对琴弦的压力,来实现调音,依次调音完毕后,即可实现快速转调。(*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ranspo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ecial regulation of tone strings zither zither transponders. It includes a front bracket, an arc-shaped pressing rod and string pressing device; the front bracket is a L plate, an upper connecting piece with a shaf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dy sid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arc-shaped connection; pressure ba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front bracket shaft is penetrated into the Kong Zhong; after a bracket groove the support base and a rear bracke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fixed plate pressure rod, rod fixed plate arc pressure pressed against the back end of the rod is fixed, the support base is fixed on the bod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an arc-shaped press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tring pressing device, the string 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n adjusting screw and a pressure strings, strings arranged in the pressure adjusting screw. When in use the string pressing column press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strings, according to adjust the pressure on the string column distance to adjust the strings pressure to achieve tuning, tuning are completed, can realize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古筝转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古筝的转调方式有两种 一是电动的转调筝,在古筝的弦轴盒内装 有电机,电机上装有凸轮轴,靠电机旋转带动凸轮轴将琴弦顶杆顶起截弦来 完成转调,使用虽然方便,但电动转调筝的成本较高,且传统古筝无法安装 使用。二是传统古筝的转调,靠推动琴弦上的琴码来对琴弦进行截音,每推 动四个琴码转一个调;或者转动琴端的弦轴,每转动四个弦轴转一个调。传统古筝的转调因为要一根弦、 一根弦的调音,所以需要很长的调音时间,无 法快速完成转调。无论是电动转调还是传统的手动转调,转调后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失去了转调前的音调。比如由D调转到G调后,无法快速调回D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古筝转调不方便的问题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成本 低、安装、拆卸方便、适用于传统古筝的古筝转调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弧形压杆及 压弦装置;前支架是一L型板,上端安有一轴,底端与琴体一侧的连接件连 接;弧形压杆的前端设有穿孔,前支架的轴穿置于该孔中;后支架为一个由 后支架底座、后支架连接板和压杆固定板组成的槽型体,压杆固定板将弧形 压杆的后端紧压住固定,后支架底座固定于琴体另一侧的连接件上;弧形压 杆上安有压弦装置,压弦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压弦柱,压弦柱装于调节螺杆 上。进一步的,前支架与后支架的底部均设有燕尾槽。 进一步的,每根弧形压杆上分别设有四个压弦装置。 进一步的,压弦柱的底面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压弦柱底面粘有软垫。进一步的,压弦装置靠连接件活动安装在弧形压杆上。采用连接件后,进一步的,压弦装置的连接件为圆筒形,套装在弧形压杆上。进一步的,压杆固定板下有与弧形压杆相匹配的凹槽。 本技术有如下优点制作简单,携带方便,适用于传统古筝,该古筝转调器转调速度快,转调后的音调准确,并且还可以快速恢复转调前的音 调,转调完成后就再不容易跑音,保持了原琴音色音准和弹奏方法,并且易于 安装、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古筝转调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3是图1中压弦装置截面A的剖面放大图4是图1中后支架截面B的剖面放大图。图号说明1前支架,2后支架,2.1压杆固定板,2.2后支架连接板, 2.3后支架底座,3弧形压杆,4压弦装置,5连接件,6调节螺杆, 7压弦柱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本技术包括前支架l、后支架2、弧形压杆3及压 弦装置4;前支架1是一L型板,上端安有一轴,底端与琴体一侧的连接件 连接;弧形压杆3的前端设有穿孔,前支架1的轴穿置于该孔中;后支架2 为一个由后支架底座2.3、后支架连接板2.2和压杆固定板2.1组成的槽型体, 压杆固定板2.1将弧形压杆3的后端紧压住固定,后支架底座2.3固定于琴 体另一侧的连接件上;弧形压杆3上安有压弦装置4,压弦装置4包括调节 螺杆6和压弦柱7,压弦柱7装于调节螺杆6上。图l,前支架1与后支架2 —样,底部为燕尾槽,所述的琴体连接件为古筝 上事先装有的燕尾轨道,该燕尾槽固定在导轨上。如图1所示, 一根弧形压杆3上有四个压弦柱7,可同时调节四根弦来 完成转一个调。每根所需琴弦都这样调音后,即可实现下压一根弧形压杆转 一个调。如图3所示,压弦柱7内有内螺纹,所以可以通过上下旋动来调节压弦 柱7的上下距离,从而改变压弦柱7对琴弦的压力,慢慢旋转压弦柱7、同 时弹奏相应琴弦来调音,当得到所需音调时,停止旋转压弦柱7,调音完毕。上述压弦柱7的底面还可以设置成凹槽,使演奏时琴弦不会从压弦柱7 顶端滑出。压弦柱7的底面还可以粘有软垫,这样可以有效吸收琴弦对压弦柱7的 震动,使演奏时不会跑音并消除杂音。如图3,压弦装置4可以靠连接件5活动安装在弧形压杆3上,这样可以调节个压弦柱间的距离,使转调器的适用范围更广。如图3,压弦装置4的连接件5可以设为圆筒形,套装在弧形压杆上。 如图4,还可以在压杆固定板2.1下设有与弧形压杆3相匹配的凹槽,这样能够使弧形压杆3在压杆固定板2.1下不会左右移动,从而起到使弧形 压杆3准确定位的作用。使用时,先挪动压弦装置4使压弦柱7与相对应的琴弦对齐,使弧形压 杆3下压时,相对的压弦柱7顶部能与弦完全接触。压弦柱7位置固定后, 再将所用的弧形压杆3下压,并将弧形压杆3的另一端从后支架2侧面扣入, 压抵于压杆固定板2.1下。演奏时只要将所需琴弦对应的弧形压杆3下压并压抵于压杆固定板2.1 下,就可以完成迅速转调。古筝的正常本调为D调,下压一根弧形压杆3后 便转为G调,下压两根转为C调,三根为F调,四根为降B调,以此类推。 演奏完毕后,只要将弧形压杆3由侧方从压杆固定板2.1下取出,再将转调 器顺着燕尾槽的方向从琴上取下即可,并且下次使用时不需再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筝转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弧形压杆及压弦装置;前支架是一L型板,上端安有一轴,底端与琴体一侧的连接件连接;弧形压杆的前端设有穿孔,前支架的轴穿置于该孔中;后支架为一个由后支架底座、后支架连接板和压杆固定板组成的槽型体,压杆固定板将弧形压杆的后端紧压住固定,后支架底座固定于琴体另一侧的连接件上;弧形压杆上安有压弦装置,压弦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压弦柱,压弦柱装于调节螺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筝转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弧形压杆及压弦装置;前支架是一L型板,上端安有一轴,底端与琴体一侧的连接件连接;弧形压杆的前端设有穿孔,前支架的轴穿置于该孔中;后支架为一个由后支架底座、后支架连接板和压杆固定板组成的槽型体,压杆固定板将弧形压杆的后端紧压住固定,后支架底座固定于琴体另一侧的连接件上;弧形压杆上安有压弦装置,压弦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压弦柱,压弦柱装于调节螺杆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古筝转调器,其特征在于在前支架与后支架 的底部均设有燕尾槽。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岱生
申请(专利权)人:肖岱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联通] 2014年12月05日 20:15
    音乐进行中脱离原来的调性而进入另一调性称转调转调是通过合理的和声进行来完成的所进入的新调称副调副调必须得到巩固属主音均出现并作完全收束转调方才完成否则称为离调转调可以改变调号或不改变调号可以改变调式或不改变调式转调的方法与类型有许多种如同音列转调同主音转调近关系转调远关系转调自然和弦转调等音和弦转调逐渐转调突然转调换调等转调是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能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