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浊度或高硬度水垂向涡流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72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浊度或高硬度水垂向涡流净化装置,包括原水进水泵,所述原水进水泵的进水口与导水管的一端管接,所述原水进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管道混合器的进水口管接,所述管道混合器的进水口通过导液管与加药泵的出液口管接,所述加药泵的进液口通过导液管与加药罐的出液口管接,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出水口与导水管的一端连接,导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集成净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工艺相比工艺设计更紧凑,加药量少,出水效果可控度更高,出水浊度低,施工周期更短,减少土建投入,缩短施工周期,运行成本更低,有利于节能,建厂周期更短,可移动,有利于解决高浊度净水站建设周期长运行费用高的难题。站建设周期长运行费用高的难题。站建设周期长运行费用高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浊度或高硬度水垂向涡流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高浊度含泥沙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集成化钢制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高浊度水处理通常经过沉淀、澄清、过滤处理,特别是沉淀池、澄清池一般都采用混凝土结构,体积大,净水效率低,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工期长,施工环境受诸多限制,净水的时候投加大量的药剂,不利于节约运行成本,对水质硬度处理也比较繁琐,高硬度水不仅有害身体健康,还造成设备运行故障,影响生活、生产,同时净水厂一旦建成就不能根据实际水质情况增加工艺装置(受场地面积限制),不节约土地,集成度不高,自动化控制不方便,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设计研发占地面积小,效率高,及多项工艺设备于一体的装置,节约土地,充分利用药剂的絮凝作用提高净水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浊度或高硬度水垂向涡流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浊度或高硬度水垂向涡流净化装置,包括原水进水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进水泵(1)的进水口与导水管的一端管接,所述原水进水泵(1)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管道混合器(4)的进水口管接,所述管道混合器(4)的进水口通过导液管与加药泵(3)的出液口管接,所述加药泵(3)的进液口通过导液管与加药罐(2)的出液口管接,所述管道混合器(4)的出水口与导水管的一端连接,导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集成净水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浊度或高硬度水垂向涡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净水装置(5)包括锥形阻力板(7)、旋流搅拌叶片(8)、混合搅拌锥体(9)、防护栏杆(10)、筒体顶部支撑板(11)、出水管(12)、立腿(13)、排污口(14)、检修入口(15)、筒体(16)、梯子(17)、搅拌电机(18)、第一搅拌轴(19)、防扰动套管(20)、缓冲型集水槽(21)、斜管(22)、斜管支架(23)、进水管(24)、集泥斗(25)、连接管(26)、焊接连接片(27)、连接支撑体(28)和第二搅拌轴(29)和圆形截水管(30),所述筒体(16)底部固定安装有立腿(13),所述筒体(16)外侧固定安装有梯子(17),所述筒体(16)顶部固定安装有筒体顶部支撑板(11),所述筒体顶部支撑板(11)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杆(10),所述筒体顶部支撑板(11)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18),所述搅拌电机(18)的输出轴竖向贯穿筒体顶部支撑板(11)且与第一搅拌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19)外侧套设有防扰动套管(20),所述斜管(22)固定连接在斜管支架(23)顶部,所述斜管支架(23)固定安装在筒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达田文杰叶松徐志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德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