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63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具体涉及建筑外墙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单元、分隔板和墙面板以及填充物、保护层。在实际施工时,先均匀涂抹保护层,再将所述墙面板与分隔板及分隔板与分隔板相互拼接、咬合后焊接成一体,待整体结构冷却后,将填充物灌注至独立单元内,经养护28天且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再将结构整体安装至建筑外侧墙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适应性强,受温度应力影响小,耐腐蚀,保温隔热效果明显、隔音效果良好,能满足当前城市建筑外墙结构发展的需求。前城市建筑外墙结构发展的需求。前城市建筑外墙结构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墙体保温材料中,因EPS板和XPS板具有质轻、价廉、易施工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这种材料一般着火点较低,导致建筑抗火性能差;在安装时,易产生大量碎屑;拆除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存在建筑材料浪费的现象,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市容市貌。
[0003]现有建筑保温外墙结构常使用水泥砂浆作为面层,当昼夜温差较大时,墙体受温度应力影响大,易发生开裂现象,从而导致墙体易受侵蚀,保温隔热效果不理想及隔音效果差等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墙面板、保护层、第一填充物、第二填充物。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分隔板为低波压型钢板、第二分隔板为高波压型钢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采用叠放的形式,第一分隔板在墙体外侧,第二分隔板紧贴第一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内侧,在上述的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紧贴的压型钢板的波峰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形式。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墙面板位于结构的最内侧,与第二分隔板的另一侧的波谷处紧贴,并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以及墙面板所形成的空腔,用以将外墙体分割成若干部分。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均为发泡混凝土,所述第一填充物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形成的空腔内,第二填充物位于所述墙面板和第二分隔板所形成的空腔内。
[0010]所述保护层为石蜡,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与墙面板、第二分隔板与第一分隔板所围成的空腔内壁上,用以防止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以及墙面板发生的氧化现象对内部第一填充物、第二填充物的影响。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采用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以及墙面板的分隔,使外部墙体形成多个独立存在的空腔,即:墙体被分割成若干个具备保温功能的部分,当其中任意的某个部分出现破坏时也不影响整体保温效果。
[0013]本技术中所采用的结构形式,能较好的控制发泡混凝土的裂缝发展至整个墙体从而发生的墙体寿命降低的现象。
[0014]本技术中所采用的发泡混凝土,具备容重低,保温隔热及隔声效果好的优点。
[0015]本技术中所采用的保护层,能防止发泡混凝土与钢材之间发生粘结,在温度变化较大时,能更好的防止由于体积膨胀产生的膨胀应力附加的变形不协调现象对二者的影响。
[0016]本技术结构稳定,适应性强,受温度应力影响小,耐腐蚀,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好,能满足当前城市建筑外墙结构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为: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墙面板(2)、保护层(3)、第一填充物(41)、第二填充物(4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墙面板2、保护层3、第一填充物41、第二填充物42。
[0021]如图所示,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实际施工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2]第一步,在所述第一分隔板11的内侧、第二分隔板12的两侧和墙面板2与第二分隔板12相交的一侧均匀涂抹保护层3。
[0023]第二步,将所述第一分隔板11和第二分隔板12叠放,第一分隔板11在墙体外侧、第二分隔板12紧贴第一分隔板11,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1的内侧,在上述的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紧贴的压型钢板的波峰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形式;所述墙面板2位于结构的最内侧,与第二分隔板12的另一侧的波谷处紧贴,并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0024]第三步,将第一填充物41、第二填充物42灌注至第二分隔板12与墙面板2、第二分隔板12与第一分隔板11所围成的空腔内,并在距离灌注口10mm的高度处停止灌注。
[0025]第四步,将灌注后的整体结构养护28天,待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再将结构整体安装至建筑外侧墙体上。
[0026]本技术结构稳定,适应性强,受温度应力影响小,耐腐蚀,保温隔热、隔音效果良好,能满足当前城市建筑外墙结构发展的需求。
[0027]显然,以上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保温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墙面板(2)、保护层(3)、第一填充物(41)、第二填充物(42),所述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分别为低波压型钢板、高波压型钢板,所述第一分隔板(11)和第二分隔板(12)采用叠放的形式,第一分隔板(11)在墙体外侧、第二分隔板(12)紧贴第一分隔板(11),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1)的内侧,在上述的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紧贴的压型钢板的波峰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形式;所述墙面板(2)位于结构的最内侧,与第二分隔板(12)的另一侧的波谷处紧贴,并采用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佳慧蒋诚刘丹代馨仪刘帅付玉李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大恒昀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