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42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8
一种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调整组件;第一支撑板上设置多组支撑柱;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柱顶部;限位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限位柱与第一条形槽槽壁滑动连接;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条形槽槽壁上,第一滑块与限位柱连接;挡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外壁上;第一螺杆穿过螺纹孔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限位柱顶部设置翻转机构;第三支撑板设置在翻转机构上;连杆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第一圆板上设置压块;环形板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二螺杆两端均位于环形板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只需要依次调整限位柱和压块的位置即可对不同尺寸的变速箱壳体进行夹紧,减少夹具报废,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镗孔,指的是对锻出,铸出或钻出孔的进一步加工。镗孔可扩大孔径,提高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还可以较好地纠正原来孔轴线的偏斜。变速箱壳体上有很多孔,例如轴承孔、注油孔、放油孔、倒挡检查孔等等,变速箱壳体上的较大的孔加工通常采用先打小孔,再进行镗孔扩大直径的方式,镗孔时需要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夹紧,夹紧时先用外围的限位柱进行水平方向定位,再用夹爪压住变速箱壳体顶部进行上下固定,但现有的变速箱壳体夹具的限位柱以及夹爪位置均固定,无法适用不同尺寸的变速箱壳体,多种型号尺寸的变速箱壳体就需要设计多组不同的夹具,生产成本较高,且若变速箱壳体不生产了,对应的夹具也就相应报废了,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变速箱壳体进行夹紧镗孔时,只需要依次调整限位柱和压块的位置即可对其进行夹紧,操作简单方便,即使一组变速箱壳体停产了,本夹具依然能够在其他变速箱壳体上使用,减少夹具报废,降低生产成本。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包括限位柱、第一滑块、挡板、第一螺杆、第三支撑板、连杆、环形板和第二螺杆;
[0007]第一支撑板上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柱;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柱顶部,第二支撑板上开设多组第一条形槽,第一条形槽在第二支撑板上下端面以及一侧面均形成开口;
[0008]限位柱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限位柱底部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限位柱滑动方向与第一条形槽长度方向平行,限位柱顶部穿过第一条形槽伸入第二支撑板上方,限位柱与第一条形槽槽壁滑动连接;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条形槽槽壁上,第一滑块与限位柱连接,第一滑块位于限位柱与第二支撑板边缘之间;挡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外壁上,挡板上沿第一条形槽长度方向开设螺纹孔;第一螺杆与螺纹孔配合,第一螺杆一端设置旋钮,第一螺杆另一端穿过螺纹孔伸入第一条形槽内并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限位柱顶部设置带动第三支撑板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翻转机构;第三支撑板竖直设置在翻转机构上,第三支撑板上开设水平的第一通孔;连杆配合穿过第一通孔,连杆外周壁与第一通孔孔壁贴合,连杆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分别与第三支撑板两侧面接触;第二圆板上开设竖直的第二通孔,第一圆板上设置水平的压块,压块中心线与第一圆板
轴线不重合;环形板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环形板与第二圆板位于第三支撑板的同侧,环形板上开设多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以环形板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均布设置,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第二螺杆依次穿过一组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和另一组第三通孔,第二螺杆两端均位于环形板外侧;本夹具上还设有将第二螺杆固定在环形板上的定位组件;调整组件设置多组,变速箱壳体位于多组调整组件中的限位柱之间。
[0009]优选的,多组调整组件以第二支撑板竖直中心线为中心沿圆周均布设置。
[0010]优选的,旋钮外周设置防滑硅胶层。
[0011]优选的,压块为橡胶块。
[0012]优选的,定位组件包括限位环和螺母;限位环设置在第二螺杆一端,限位环位于环形板外侧,限位环与环形板外壁接触,螺母与第二螺杆配合,螺母位于环形板外侧,螺母与环形板外壁接触。
[0013]优选的,第一条形槽相对的两侧槽壁上均开设第二条形槽;限位柱外壁上设置两组第二滑块,两组第二滑块位于限位柱的直径两端,两组第二滑块分别配合插入两组第二条形槽内;第二滑块两端分别配合插入两组第二条形槽内。
[00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限位柱和压块分别对变速箱壳体进行水平限位和上下限位,从而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夹紧,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变速箱壳体进行夹紧镗孔时,只需要依次调整限位柱和压块的位置即可对其进行夹紧,操作简单方便,即使一组变速箱壳体停产了,本夹具依然能够在其他变速箱壳体上使用,减少夹具报废,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的A

A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板;2、支撑柱;3、第二支撑板;4、第一条形槽; 5、限位柱;6、第一滑块;7、挡板;8、螺纹孔;9、第一螺杆;10、旋钮;11、翻转机构;12、第三支撑板;13、第一通孔;14、连杆;15、第一圆板;16、第二圆板;17、第二通孔;18、压块;19、环形板;20、第三通孔;21、第二螺杆;22、限位环;23、螺母;24、第二条形槽;25、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3和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包括限位柱5、第一滑块6、挡板7、第一螺杆9、第三支撑板12、连杆14、环形板19和第二螺杆21;
[0020]第一支撑板1上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柱2;第二支撑板3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柱2顶部,第二支撑板3上开设多组第一条形槽4,第一条形槽4在第二支撑板3上下端面以及一侧面均形成开口;
[0021]限位柱5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限位柱5底部与第一支撑板1滑动连接,限位柱5滑动方向与第一条形槽4长度方向平行,限位柱5顶部穿过第一条形槽4伸入第二支撑板3上方,限位柱5与第一条形槽4槽壁滑动连接;第一滑块6滑动设置在第一条形槽4槽壁上,第一滑块6与限位柱5连接,第一滑块6位于限位柱5与第二支撑板3边缘之间;挡板7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 外壁上,挡板7上沿第一条形槽4长度方向开设螺纹孔8;第一螺杆9与螺纹孔 8配合,第一螺杆9一端设置旋钮10,第一螺杆9另一端穿过螺纹孔8伸入第一条形槽4内并与第一滑块6转动连接;限位柱5顶部设置带动第三支撑板12 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翻转机构11;第三支撑板12竖直设置在翻转机构11上,第三支撑板12上开设水平的第一通孔13;连杆14配合穿过第一通孔13,连杆 14外周壁与第一通孔13孔壁贴合,连杆14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圆板15和第二圆板16,第一圆板15和第二圆板16分别与第三支撑板12两侧面接触;第二圆板 16上开设竖直的第二通孔17,第一圆板15上设置水平的压块18,压块18中心线与第一圆板15轴线不重合;环形板19设置在第三支撑板12上,环形板19 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壳体镗孔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3)和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包括限位柱(5)、第一滑块(6)、挡板(7)、第一螺杆(9)、第三支撑板(12)、连杆(14)、环形板(19)和第二螺杆(21);第一支撑板(1)上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柱(2);第二支撑板(3)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柱(2)顶部,第二支撑板(3)上开设多组第一条形槽(4),第一条形槽(4)在第二支撑板(3)上下端面以及一侧面均形成开口;限位柱(5)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限位柱(5)底部与第一支撑板(1)滑动连接,限位柱(5)滑动方向与第一条形槽(4)长度方向平行,限位柱(5)顶部穿过第一条形槽(4)伸入第二支撑板(3)上方,限位柱(5)与第一条形槽(4)槽壁滑动连接;第一滑块(6)滑动设置在第一条形槽(4)槽壁上,第一滑块(6)与限位柱(5)连接,第一滑块(6)位于限位柱(5)与第二支撑板(3)边缘之间;挡板(7)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外壁上,挡板(7)上沿第一条形槽(4)长度方向开设螺纹孔(8);第一螺杆(9)与螺纹孔(8)配合,第一螺杆(9)一端设置旋钮(10),第一螺杆(9)另一端穿过螺纹孔(8)伸入第一条形槽(4)内并与第一滑块(6)转动连接;限位柱(5)顶部设置带动第三支撑板(12)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翻转机构(11);第三支撑板(12)竖直设置在翻转机构(11)上,第三支撑板(12)上开设水平的第一通孔(13);连杆(14)配合穿过第一通孔(13),连杆(14)外周壁与第一通孔(13)孔壁贴合,连杆(14)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圆板(15)和第二圆板(16),第一圆板(15)和第二圆板(16)分别与第三支撑板(12)两侧面接触;第二圆板(16)上开设竖直的第二通孔(17),第一圆板(15)上设置水平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凯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晨宇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