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前精准打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96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前精准打泥系统。该系统包括泥炮和打泥控制系统;泥炮包括正对高炉出铁口的泥炮嘴;泥炮内部包括装有炮膛和打泥油缸,炮膛设在靠近泥炮嘴一侧,炮膛侧壁开有装泥口;打泥油缸包括推泥板、液压推板以及活塞杆;推泥板设在炮膛所在侧,液压推板设在泥炮尾部,活塞杆连接在推泥板与液压推板之间;推泥板、液压推板均与泥炮的内壁滑动配合;打泥控制系统包括电脑主机以及触摸显示屏,电脑主机安装有打泥控制程序;推进油管上设有与电脑主机信号连接的流量传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炉前精准打泥系统可计算出每次打泥量的准确值,保障高炉的铁口既安全使用又做到节约炮泥。铁口既安全使用又做到节约炮泥。铁口既安全使用又做到节约炮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前精准打泥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冶炼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炉前精准打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高炉冶炼时,为了迅速准确堵塞放铁后的出铁口,使高炉快速进入下一循环的作业,往往需要使用打泥设备对出铁口内部的泥道进行打泥。高炉炉墙、铁口的打泥量对高炉的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打泥量大可提高高炉铁口的安全使用系数,然后会造成用泥的浪费;打泥量小容易造成炉墙、铁口损坏,致使铁口烧穿,影响高炉寿命,造成安全事故,且不能保障开口出铁时间。
[0003]目前炉前打泥量控制依靠打泥缸上钢索牵引的标尺进行判断。堵口后,人在远端用视力判断走泥量的格数,对实行统一操作来讲,有一定的偏差,且在后期随炮泥磨损倒泥严重,钢索频繁卡顿,不能正常工作,对泥量的多少无从把握,仅凭个人经验来操作,对铁口维护没有指导性意义,不利于高炉的顺行和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炉前精准打泥系统。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炉前精准打泥系统,该系统包括泥炮和打泥控制系统;泥炮包括正对高炉出铁口的泥炮嘴;所述泥炮内部包括装有炮膛和打泥油缸,炮膛设在靠近泥炮嘴一侧,炮膛侧壁开有装泥口;打泥油缸包括推泥板、液压推板以及活塞杆;所述推泥板设在炮膛所在侧,所述液压推板设在泥炮尾部,所述活塞杆连接在推泥板与液压推板之间;推泥板、液压推板均与泥炮的内壁滑动配合;
[0007]所述推泥板和液压推板之间的泥炮侧壁上设有油口一,液压推板外侧的泥炮侧壁上设有油口二;打泥油缸的油源通过退炮油管与所述油口一连通,同时打泥油缸的油源通过推进油管与所述油口二连通;所述推进油管和退炮油管均连接控制油源的集中控制阀台;
[0008]所述打泥控制系统包括电脑主机以及触摸显示屏,所述电脑主机安装有打泥控制程序;所述推进油管上设有与电脑主机信号连接的流量传感装置。
[0009]进一步,所述泥炮的炮身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并对准出铁口,以便于炮膛内的炮泥在重力作用下尽可能多的被打入泥道内。
[0010]进一步,所述泥炮的底部通过多个支撑架支立在地面上。
[001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2]本技术的炉前精准打泥系统可计算出每次打泥量的准确值,在显示屏上的打泥量曲线便于历史量观察和数据经验积累,有效控制铁口打泥深度,保护高炉炉墙、铁口;保障开口、出铁时间,保障高炉的铁口既安全使用又做到节约炮泥。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炉前精准打泥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0014]其中:1、打泥控制系统;2、泥炮嘴;3、炮膛;4、打泥油缸;5、装泥口;6、推泥板;7、液压推板;8、活塞杆;9、油口一;10、油口二;11、退炮油管;12、推进油管;13、流量传感装置;14、高炉;15、出铁口;16、集中控制阀台;17、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炉前精准打泥系统,该系统包括泥炮和打泥控制系统1;所述泥炮的底部通过多个支撑架17支立在地面上。泥炮包括正对高炉出铁口的泥炮嘴2;所述泥炮内部包括装有炮膛3和打泥油缸4,炮膛3设在靠近泥炮嘴2一侧,炮膛3侧壁开有装泥口5;打泥油缸4包括推泥板6、液压推板7以及活塞杆8;所述推泥板6设在炮膛3所在侧,所述液压推板7设在泥炮尾部,所述活塞杆8连接在推泥板6与液压推板7之间;推泥板6、液压推板7均与泥炮的内壁滑动配合;
[0017]所述推泥板6和液压推板7之间的泥炮侧壁上设有油口一9,液压推板7外侧的泥炮侧壁上设有油口二10;打泥油缸4的油源通过退炮油管11与所述油口一9连通,同时打泥油缸4的油源通过推进油管12与所述油口二10连通;所述推进油管和退炮油管均连接控制油源的集中控制阀台16;这样当液压油通过推进油管12和油口二10注入泥炮内时,液压油推动液压推板7、推泥板6以及活塞杆8迅速向前移动,则炮膛3空间被压缩,炮泥通过泥炮嘴2被迅速打入出铁口内实现封堵;当打泥结束,炮膛3空间被压缩到极致,液压油通过退炮油管11与油口一9注入泥炮内,液压油推动液压推板7、活塞杆8以及推泥板6向后快速移动,然后推进油管12开始注油,准备下一次打泥。优选的,所述打泥控制系统1包括电脑主机以及触摸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即时显示上炮时间、撤炮时间、理论打泥量、实际打泥量等。所述电脑主机安装有控制程序,该程序加装记录上炮、撤炮时间,为下次出铁做条件准备;根据炮泥、铁口、高炉的压力、温度等数据计算理论打泥量,操作者根据理论打泥量进行打泥。操作者可在操作室的液晶显示屏上近距离观察泥炮活塞的行程幅度及泥的体积和质量数值,从而避免因距离产生的视觉差,实现精确打泥。
[0018]优选的,推进油管12和退炮油管11上均设有流量传感装置13,流量传感装置13将进油数据传送到电脑主机上,电脑主机可以根据进油量分析得到活塞杆8在打泥时的轴向移动数据L,泥炮内壁直径D已知的情况下,可以算出一次打泥的体积,为科学准确的调整泥量做出依据,避免浪费及因打泥不合适造成铁口损坏。
[0019]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前精准打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泥炮和打泥控制系统;泥炮包括正对高炉出铁口的泥炮嘴;所述泥炮内部包括装有炮膛和打泥油缸,炮膛设在靠近泥炮嘴一侧,炮膛侧壁开有装泥口;打泥油缸包括推泥板、液压推板以及活塞杆;所述推泥板设在炮膛所在侧,所述液压推板设在泥炮尾部,所述活塞杆连接在推泥板与液压推板之间;推泥板、液压推板均与泥炮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推泥板和液压推板之间的泥炮侧壁上设有油口一,液压推板外侧的泥炮侧壁上设有油口二;打泥油缸的油源通过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江尹振亭商振才崔维杰李继勇王兰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