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鞋底及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86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鞋底及鞋子,其中,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包括沿着鞋底厚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顶层体、防刺穿层体和夹层体;所述夹层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防刺穿层体连接的安装空腔;所述顶层体沿着鞋底长度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弧形第一导流槽、弧形第二导流槽和弧形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导流槽的曲率从鞋底长度方向上依次递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结构可靠性强,防穿刺性能更强,导水排杂质性能更佳,并且整体的重量降低,进而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鞋底及鞋子


[0001]本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涉及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鞋底及鞋子。

技术介绍

[0002]鞋子,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其包括鞋底和鞋面等。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为避免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0003]但是,现有的大多数鞋底整体的重量过大,并且导水流动性能不佳,进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旨在提高鞋底的舒适度。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0006]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包括沿着鞋底厚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顶层体、防刺穿层体和夹层体;所述夹层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防刺穿层体连接的安装空腔;所述顶层体沿着鞋底长度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弧形第一导流槽、弧形第二导流槽和弧形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导流槽的曲率从鞋底长度方向上依次递增。
[0007]优选的,所述顶层体沿着鞋底长度方向从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鞋尖部、第一脚掌部、第一足弓部和第一脚跟部;所述第一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鞋尖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脚掌部的内部,所述第三导流槽位于第一脚跟部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的第一弧形排放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的第二弧形排放槽;所述第三导流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的第三弧形排放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排放槽的端口与第一竖直排放槽的顶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竖直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鞋尖部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鞋尖部的内部,所述第一竖直排放槽的侧端口与第一横向排放槽的内口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鞋尖部宽度方向延伸穿出所述第一鞋尖部的侧部,并且所述第一横向排放槽的外口呈外大内小形状;
[0010]和/或所述第二弧形排放槽的端口与第二竖直排放槽的顶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竖直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脚掌部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脚掌部的内部,所述第二竖直排放槽的侧端口与第二横向排放槽的内口连通,所述第二横向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脚掌部宽度方
向延伸穿出所述第一脚掌部的侧部,并且所述第二横向排放槽的外口呈外大内小形状;
[0011]和/或所述第三弧形排放槽的端口与第三竖直排放槽的顶端口连通,所述第三竖直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脚跟部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脚跟部的内部,所述第三竖直排放槽的侧端口与第三横向排放槽的内口连通,所述第三横向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脚跟部宽度方向延伸穿出所述第一脚跟部的侧部,并且所述第三横向排放槽的外口呈外大内小形状。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空腔内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可与所述防刺穿层体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空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透气孔。
[0014]优选的,所述导流透气孔包括可穿过安装空腔和夹层体的导流透气孔和/或可穿过支撑块、安装空腔和夹层体的导流透气孔。
[0015]优选的,所述夹层体的上端设置有环形且其上表面为波浪状的第二安装侧部;所述顶层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侧部配合连接的第一安装侧部。
[0016]优选的,一种鞋底,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还包括大底层体,所述大底层体设置有上表面为波浪状的第三安装侧部,所述第三安装侧部的内侧表面紧贴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侧部的外侧表面下方,使得所述大底层体与所述夹层体拼接为一体。
[0017]优选的,一种鞋子,包括上述所述的鞋底。
[0018]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防刺穿层体镶嵌连接在夹层体的安装空腔内可以有效地缩小所形成的整体的体积,还可以减少防水防刺穿结构的重量,进而可以减少鞋底整体的重量,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者舒适度;还通过递增曲率的导流槽由侧面将鞋底进水导水,同时还可以将渗透进入的沙子等杂质冲击导流出,避免流动水和沙子等杂质过多残留;进而可以再进一步地提高鞋底整体使用的舒适度;除此,该结构的可靠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的爆炸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2的AA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2的BB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2的CC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的夹层体的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的夹层体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的夹层体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的鞋底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的大底层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1

顶层体;11

第一导流槽;111

第一横向排放槽;112

第一竖直排放槽;113

第一弧形排放槽;12

第二导流槽;121

第二横向排放槽;122

第二竖直排放槽;123

第二弧形排放槽;13

第三导流槽;131

第三横向排放槽;132

第三竖直排放槽;133

第三弧形排放槽;14

第一鞋尖部;15

第一脚掌部;16

第一足弓部;17

第一脚跟部;18

第一安装侧部;2

防刺穿层体;2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鞋底厚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顶层体、防刺穿层体和夹层体;所述夹层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防刺穿层体连接的安装空腔;所述顶层体沿着鞋底长度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弧形第一导流槽、弧形第二导流槽和弧形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导流槽的曲率从鞋底长度方向上依次递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体沿着鞋底长度方向从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鞋尖部、第一脚掌部、第一足弓部和第一脚跟部;所述第一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鞋尖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脚掌部的内部,所述第三导流槽位于第一脚跟部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的第一弧形排放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的第二弧形排放槽;所述第三导流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的第三弧形排放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的导水防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排放槽的端口与第一竖直排放槽的顶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竖直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鞋尖部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鞋尖部的内部,所述第一竖直排放槽的侧端口与第一横向排放槽的内口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鞋尖部宽度方向延伸穿出所述第一鞋尖部的侧部,并且所述第一横向排放槽的外口呈外大内小形状;和/或所述第二弧形排放槽的端口与第二竖直排放槽的顶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竖直排放槽沿着所述第一脚掌部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脚掌部的内部,所述第二竖直排放槽的侧端口与第二横向排放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悍戈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