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66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其中料斗台位于地面上侧,且所述料斗台内部设有多个料斗腔,各个物料斗分别设于对应的料斗腔中,入料传输带输入端位于对应料斗腔中的物料斗输出端下方,入料传输带的输出端设有配料斗,且所述配料斗位于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上方,在地面下设有传输料坑,且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位于所述传输料坑中,第二配料传输带输入端伸入至所述传输料坑中且与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输出端衔接,所述第二配料传输带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搅拌组件上端,所述物料斗输出端设有第一配料控制阀,所述配料斗输出端设有第二配料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实现微生物肥料原料的配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肥料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肥料主要是利用某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微生物肥料除了包含大量有益微生物之外,还含有很多其他元素,一般微生物肥料包括无机物、磷、钾、有机质、中量元素、微生物菌、微量元素等多种组分,微生物肥料生产时首先将上述组分物料按照特定比例配制成原料,然后将原料搅拌充分混合后,再经过造粒、烘干、冷却等程序形成颗粒肥料,但现有技术中,微生物肥料原料的配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能够自动实现微生物肥料原料的配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包括料斗台、物料斗、入料传输带、配料斗、第一配料传输带、第二配料传输带和搅拌组件,其中料斗台位于地面上侧,且所述料斗台内部设有多个料斗腔,各个物料斗分别设于对应的料斗腔中,入料传输带的输入端位于对应料斗腔中的物料斗输出端下方,入料传输带的输出端设有配料斗,且所述配料斗位于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上方,在地面下设有传输料坑,且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位于所述传输料坑中,第二配料传输带输入端伸入至所述传输料坑中且与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输出端衔接,所述第二配料传输带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搅拌组件上端,所述物料斗输出端设有第一配料控制阀,所述配料斗输出端设有第二配料控制阀。
[0006]所述料斗台两侧均设有上料斜坡,在所述料斗台靠近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一侧设有料台护栏。
[0007]所述物料斗上端开口设有可打开的料斗盖。
[0008]所述传输料坑靠近料斗台一侧内壁上设有支撑配料斗的料斗架,所述传输料坑远离料斗台一侧地面上设有料坑护栏。
[0009]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料斗、搅拌驱动装置、传动箱和支撑架,其中传动箱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搅拌料斗和搅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传动箱上侧,搅拌料斗内设有搅拌桨,传动箱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搅拌桨通过所述搅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且所述搅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转矩。
[0010]所述传动箱下侧设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设有出料控制阀。
[0011]所述传输料坑远离料斗台一侧地面上设有控制室。
[0012]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3]1、本技术根据微生物肥料组分较多的特点,利用多个物料斗分别存放不同物料,且物料斗下端的第一配料控制阀按照配比要求输出大于实际配比用量的粗略出料量,而配料斗下端的第二配料控制阀则精确出料,保证配比精度满足要求。
[0014]2、本技术利用物料斗存放物料,利用配料斗精确出料,并且各个配料斗输出的物料通过第一配料传输带和第二配料传输带传输至搅拌组件中完成搅拌混合,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可以满足连续生产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5]3、本技术在高于地面的料斗台中开设多个料斗腔用于安装各个物料斗,既满足了物料斗数量较多的安装要求,同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站在料斗台上打开料斗盖向物料斗中补料,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料斗台和传输料坑配合满足高度差需要,使得整个生产布局结构更为紧凑。
[0016]4、本技术在传输料坑远离料斗台一侧地面上设有控制室,控制系统集成于所述控制室中,工作人员可在控制室内实时观察生产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A

A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本技术俯视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搅拌组件示意图。
[0021]其中,1为料斗台,101为料台护栏,102为料斗腔,103为上料斜坡,2为物料斗,201为料斗盖,202为第一配料控制阀,3为配料斗,301为第二配料控制阀,302为料斗架,4为第一配料传输带,5为传输料坑,501为料坑护栏,6为第二配料传输带,7为搅拌组件,701为搅拌料斗,702为搅拌驱动装置,703为传动箱,704为支撑架,705为出料控制阀,8为出料传输带,9为入料传输带,10为控制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23]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料斗台1、物料斗2、入料传输带9、配料斗3、第一配料传输带4、第二配料传输带6和搅拌组件7,其中料斗台1位于地面上侧,且如图2所示,所述料斗台1内部设有多个料斗腔102,各个物料斗2分别设于对应的料斗腔102中,入料传输带9的输入端位于对应料斗腔102中的物料斗2输出端下方,入料传输带9的输出端设有配料斗3,且所述配料斗3位于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4上方,在地面下设有传输料坑5,且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4位于所述传输料坑5中,这样可配合入料传输带9和配料斗3高度,第二配料传输带6输入端伸入至所述传输料坑5中且与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4输出端衔接,所述第二配料传输带6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搅拌组件7上端,所述物料斗2输出端设有第一配料控制阀202,所述配料斗3输出端设有第二配料控制阀301。本技术工作时,各种物料分别放置于对应的物料斗2中,第一配料控制阀202则根据不同配比需要控制物料斗2每一次的出料量,且物料斗2每次出料量为大于实际配比用量的粗略出料量,这是因为物料斗2主要用途在于储存足够物料以保证连续生产需要,其体积较大且容纳物料较多,并且随着物料不断输出,其质量重力变化也较大,不宜直接精确配料,物料斗2每次输出的物料经过入料传输带9送入
对应的配料斗3中,配料斗3下端的第二配料控制阀301则按照配比用量实现精确输出,保证配比精度,各个配料斗3输出的物料均落在第一配料传输带4上,并经第一配料传输带4和第二配料传输带6传输送入搅拌组件7中实现搅拌混合。所述第一配料控制阀202和第二配料控制阀301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其可采用成熟的市购产品,或者也可以采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115985U的下料控制阀结构。
[0024]如图1~2所示,所述料斗台1为混凝土浇注而成,如图3所示,在所述料斗台1两侧均设有上料斜坡103方便上料,在所述料斗台1靠近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4一侧设有料台护栏101。
[0025]如图2所示,所述物料斗2上端开口设有可打开的料斗盖201,补充物料时,控制关闭第一配料控制阀202,工作人员站在料斗台1上并打开所述料斗盖201即可将物料倒入物料斗2中。
[0026]如图2所示,所述传输料坑5靠近料斗台1一侧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配料斗3的料斗架302,所述传输料坑5远离料斗台1一侧地面上设有料坑护栏501。
[0027]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7包括搅拌料斗701、搅拌驱动装置702、传动箱703和支撑架704,其中传动箱703设于所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台(1)、物料斗(2)、入料传输带(9)、配料斗(3)、第一配料传输带(4)、第二配料传输带(6)和搅拌组件(7),其中料斗台(1)位于地面上侧,且所述料斗台(1)内部设有多个料斗腔(102),各个物料斗(2)分别设于对应的料斗腔(102)中,入料传输带(9)的输入端位于对应料斗腔(102)中的物料斗(2)输出端下方,入料传输带(9)的输出端设有配料斗(3),且所述配料斗(3)位于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4)上方,在地面下设有传输料坑(5),且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4)位于所述传输料坑(5)中,第二配料传输带(6)输入端伸入至所述传输料坑(5)中且与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4)输出端衔接,所述第二配料传输带(6)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搅拌组件(7)上端,所述物料斗(2)输出端设有第一配料控制阀(202),所述配料斗(3)输出端设有第二配料控制阀(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台(1)两侧均设有上料斜坡(103),在所述料斗台(1)靠近所述第一配料传输带(4)一侧设有料台护栏(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福艳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盛德源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