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62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预埋组件,沿着门窗口的内壁间隔地部分预埋于结构墙体中,门窗与结构墙体之间形成有间隙;若干个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门窗与预埋组件固定连接;保温层,填充于间隙内;固定板,固设于门窗上沿的保温层和结构墙体的外侧面上,固定板的底部向外弯折形成有折边;以及第一墙砖,第一墙砖通过凹槽和折边卡扣固定于固定板上,第一墙砖的下部向保温层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延伸部伸至门窗的上方并与门窗的顶部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固定板对第一墙砖起到承托的作用,门窗也对第一墙砖起到承托的作用,以避免门窗上方最底一排的墙砖容易脱落的问题。容易脱落的问题。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墙体的外表面上铺设有墙砖,墙体上除门窗上方最底一排的的墙砖外都不仅侧面通过水泥砂浆粘贴于墙体,而且其四周都被水泥砂浆包围,从而起到承托的作用,能够实现对墙砖稳固的粘贴,但是墙体上位于门窗上方最底一排的的墙砖只有侧面通过水泥砂浆粘贴,其下方没有承托,仅靠单面的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不够,容易产生墙体上位于门窗上方最底一排的墙砖脱落的问题,进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门窗上方最底一排的墙砖容易脱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用于将门窗安装于结构墙体的门窗口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0006]若干个预埋组件,沿着所述门窗口的内壁间隔地部分预埋于所述结构墙体中,所述门窗与所述结构墙体之间形成有间隙;
[0007]若干个连接件,通过若干个所述连接件将所述门窗与所述预埋组件固定连接;
[0008]保温层,填充于所述间隙内;
[0009]固定板,固设于所述门窗上沿的所述保温层和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向外弯折形成有折边,所述固定板的长度与所述门窗处长度相等;以及
[0010]若干个第一墙砖,对应所述门窗上沿的所述保温层设置并遮挡所述门窗上沿的所述保温层,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折边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墙砖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折边卡扣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墙砖的下部向所述保温层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伸至所述门窗的上方并与所述门窗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带折边的固定板与待凹槽的第一墙砖卡扣固定,从而实现将第一墙砖砌挂于固定板上,固定板对第一墙砖起到承托的作用,而且第一墙砖的下部与门窗的顶部固定连接,使得门窗也对第一墙砖起到承托的作用,以避免门窗上方最底一排的墙砖容易脱落的问题。
[0012]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墙砖与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粘接胶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墙砖纵截面呈
匚型状且包括第一横部、第二横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横部和所述第二横部一体成型的竖部;
[0014]所述第二横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横部的宽度,所述第二横部伸至所述门窗的上方并与所述门窗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5]所述第一横部、所述第二横部以及所述竖部围合形成所述凹槽。
[0016]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靠近所述门窗的顶部处形成有插槽,所述延伸部插入所述插槽中。
[0017]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封修板,设于所述结构墙体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并沿着所述保温层的外侧铺设。
[0018]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封修板的顶端向外弯折形成有翻边;
[0019]所述翻边与所述结构墙体之间的角度小于90
°

[0020]所述翻边与所述结构墙体之间填充有第二粘接胶,以固定所述封修板的顶部。
[0021]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埋组件包括底板以及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若干个锚固件;
[0022]所述底板沿着所述门窗口的内壁间隔地部分预埋于所述结构墙体中;
[0023]所述锚固件预埋于所述结构墙体中。
[0024]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墙砖的下部与所述门窗的顶部之间填塞有泡沫棒,并通过第三粘接胶将所述泡沫棒固定于所述第一墙砖的下部与所述门窗的顶部之间。
[0025]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泡沫棒沿着所述门窗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0026]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一排所述第一墙砖之上铺设有若干排第二墙砖。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0028]图2为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中保温层、封修板以及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的剖面图。
[0030]图4为图3中的第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5为图3中的第二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中第一墙砖的透视图。
[0033]图中:结构墙体

1,门窗口

2,门窗

3,底板

41,锚固件

42,保温层

5,固定板

6,折边

61,第一墙砖

7,第一粘接胶

71,第一横部

72,第二横部

73,竖部

74,凹槽

75,泡沫棒

76,第三粘接胶

77,封修板

8,翻边

81,第二粘接胶

82,第二墙砖

9。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用于将门窗安装于结构墙体的门窗口处。本技术包括若干个预埋组件、保温层、固定板以及一排第一墙砖,通过设置带折边的固定板与待凹槽的第一墙砖卡扣固定,从而实现将第一墙砖砌挂于固定板上,固定板对第一墙砖起到承托的作用,而且第一墙砖的下部与门窗的顶部固定连接,使得门窗也对第一墙砖起到承托的作用,以避免门窗上方最底一排的墙砖容易脱落的问题。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0037]参见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用于将门窗3安装于结构墙体1的门窗口2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用于将门窗安装于结构墙体的门窗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预埋组件,沿着所述门窗口的内壁间隔地部分预埋于所述结构墙体中,所述门窗与所述结构墙体之间形成有间隙;若干个连接件,通过若干个所述连接件将所述门窗与所述预埋组件固定连接;保温层,填充于所述间隙内;固定板,固设于所述门窗上沿的所述保温层和所述结构墙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向外弯折形成有折边,所述固定板的长度与所述门窗处长度相等;以及若干个第一墙砖,对应所述门窗上沿的所述保温层设置并遮挡所述门窗上沿的所述保温层,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折边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墙砖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折边卡扣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墙砖的下部向所述保温层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伸至所述门窗的上方并与所述门窗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砖与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粘接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窗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砖纵截面呈匚型状且包括第一横部、第二横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横部和所述第二横部一体成型的竖部;所述第二横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横部的宽度,所述第二横部伸至所述门窗的上方并与所述门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达岳腾飞姚文山靳文杰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