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750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丝工艺技术领域,提供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排,所述旋转轴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摩擦块。该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及方法,通过挤压块压缩弹簧杆并以支撑架为支点旋转,摆动杆随之转动,平移架辅助摆动杆水平移动,摆动杆将辊轮从旋转轴的表面带出,使得纺丝沿着辊轮的表面均匀覆盖,最大面积的利用辊轮,螺纹套利用联动杆改变压板的位置,压板拉伸气囊进行吸气将辊轮表面的颗粒吸附,避免颗粒将纺丝割断,最大面积缠裹纺丝。最大面积缠裹纺丝。最大面积缠裹纺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工艺
,具体为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丝工艺是将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制成胶体溶液和熔化成熔体后,由喷丝头细孔压出形成化学纤维的过程中拉丝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拉丝过程直接决定纺丝的质量。
[0003]在现有技术中,拉丝所使用的的辊轮和纺丝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辊轮表面的纺丝缠绕不均匀,当缠裹到辊轮边缘时会导致纺丝脱落,无法最大限度的使用辊轮进行缠绕,且随着辊轮的缠绕,纺丝的缠绕位置不断变化,纺丝会出现不绷直的状况,导致纺丝相互缠绕打结。
[0004]因此对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迫在眉睫,故而我们提出了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及方法,其具有最大面积的缠裹纺丝避免脱落和防止纺丝相互打结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及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排,所述旋转轴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导架,所述摩擦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辊轮,所述联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旋转轴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拉伸块,所述拉伸块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圆锥体,所述圆锥体远离拉伸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圆锥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挤压块远离圆锥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移架,所述摆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辊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挡排设有六个,且关于旋转轴中心对称,挡排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纺丝,挡排避免纺丝脱落。
[000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的左右两侧均与导架滑动连接,导架控制螺纹套只能进行上下移动无法旋转,导架为L型,设有四个,且关于螺纹套中心对称,摩擦块与摩擦轮的表面均粗糙,利用摩擦力带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摩擦轮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摩擦轮与辊轮之间存在纺丝,气囊的顶部设有管道,气囊的内部设有单向阀门,对辊轮表面进行处理防止颗粒割裂纺丝。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与活动杆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差速转轮,差速转轮与旋转轴的直径比例为五十比一,改变移动比例。
[0012]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杆为N型,弹簧杆套接在摆动杆的表面,辊轮的内部与旋转轴活动连接,挤压块靠近圆锥体的一侧为弧形,减少撞击力度。
[0013]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4]S1、旋转轴旋转使得活动杆移动,由于旋转轴与活动杆之间存在差速转轮,且差速转轮与旋转轴的直径比例为三十比一,旋转轴转动三十圈,差速转轮转动使得活动杆移动;
[0015]S2、活动杆带动拉伸块移动,拉伸块使得圆锥体对挤压块进行挤压,挤压块压缩弹簧杆并以支撑架为支点旋转,摆动杆随之转动,平移架辅助摆动杆水平移动,摆动杆将辊轮从旋转轴的表面带出,使得纺丝沿着辊轮的表面均匀覆盖,最大面积的利用辊轮;
[0016]S3、随着活动杆旋转一个周期,纺丝来回覆盖辊轮,一层层的进行缠绕,同时旋转轴旋转带动螺纹杆,螺纹杆使得螺纹套向上移动,螺纹套利用联动杆改变压板的位置,压板拉伸气囊进行吸气将辊轮表面的颗粒吸附,避免颗粒将纺丝割断;
[0017]S4、旋转轴旋转三十圈,螺纹杆随之旋转一圈,螺纹套和联动杆配合改变摩擦块的位置,摩擦块利用摩擦力使得摩擦轮旋转,摩擦轮利用连接杆带动辊轮旋转,摩擦轮和辊轮共同改变纺丝的移动路径,使得纺丝绷直不松散,避免纺丝缠绕打结。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及方法,通过旋转轴旋转使得活动杆移动,活动杆带动拉伸块移动,拉伸块使得圆锥体对挤压块进行挤压,挤压块压缩弹簧杆并以支撑架为支点旋转,摆动杆随之转动,平移架辅助摆动杆水平移动,摆动杆将辊轮从旋转轴的表面带出,使得纺丝沿着辊轮的表面均匀覆盖,最大面积的利用辊轮,螺纹套利用联动杆改变压板的位置,压板拉伸气囊进行吸气将辊轮表面的颗粒吸附,避免颗粒将纺丝割断,从而实现避免局部缠绕高耸和无法最大面积缠裹纺丝的效果。
[0020]2、该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及方法,通过旋转轴旋转三十圈,螺纹杆随之旋转一圈,螺纹套和联动杆配合改变摩擦块的位置,摩擦块利用摩擦力使得摩擦轮旋转,摩擦轮利用连接杆带动辊轮旋转,摩擦轮和辊轮共同改变纺丝的移动路径,使得纺丝绷直不松散,从而实现避免纺丝缠绕打结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挡排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联动杆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架结构三维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螺纹杆结构三维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杆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压板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7]图中:1、旋转轴;2、挡排;3、螺纹杆;4、螺纹套;5、联动杆;6、摩擦块;7、导架;8、摩擦轮;9、连接杆;10、辊轮;11、压块;12、压板;13、气囊;14、活动杆;15、拉伸块;16、圆锥体;17、挤压块;18、弹簧杆;19、支撑架;20、摆动杆;21、平移架;22、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6,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包括旋转轴1,旋转轴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排2,挡排2设有六个,且关于旋转轴1中心对称,挡排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纺丝,挡排2避免纺丝脱落,旋转轴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表面套接有螺纹套4。
[0030]螺纹套4的左右两侧均与导架7滑动连接,导架7控制螺纹套4只能进行上下移动无法旋转,导架7为L型,设有四个,且关于螺纹套4中心对称,摩擦块6与摩擦轮8的表面均粗糙,利用摩擦力带动,螺纹套4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联动杆5,联动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摩擦块6,摩擦块6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导架7,摩擦块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摩擦轮8,旋转轴1与活动杆14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差速转轮,差速转轮与旋转轴1的直径比例为五十比一,改变移动比例,摩擦轮8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包括旋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排(2),所述旋转轴(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表面套接有螺纹套(4),所述螺纹套(4)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联动杆(5),所述联动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摩擦块(6),所述摩擦块(6)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导架(7),所述摩擦块(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摩擦轮(8),所述摩擦轮(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辊轮(10),所述联动杆(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块(11),所述压块(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压板(12),所述压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13),所述旋转轴(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拉伸块(15),所述拉伸块(15)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圆锥体(16),所述圆锥体(16)远离拉伸块(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挤压块(17),所述挤压块(17)远离圆锥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杆(18),所述弹簧杆(1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架(19),所述挤压块(17)远离圆锥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杆(20),所述摆动杆(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移架(21),所述摆动杆(2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辊轮(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排(2)设有六个,且关于旋转轴(1)中心对称,挡排(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纺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4)的左右两侧均与导架(7)滑动连接,导架(7)为L型,设有四个,且关于螺纹套(4)中心对称,摩擦块(6)与摩擦轮(8)的表面均粗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纤维新材料的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8)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摩擦轮(8)与辊轮(10)之间存在纺丝,气囊(13)的顶部设有管道,气囊(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晖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惠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