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31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包括由气液分离器、循环泵、负载设备的介质通道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而成的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与气液分离器连通的膨胀箱;气液分离器具有一盛装介质的腔室和一设置在腔室内的分液盒,介质由介质通道出口流出后经连接管路流入分液盒内;膨胀箱的底部出口处连通设置有注液管而其上部连通设置有一排气管,注液管的下部延伸至气液分离器的腔室内,而排气管的下部延伸至分液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介质循环回路中回流到气液分离器内的介质和膨胀箱的注液独立分开,有效避免介质中的气体一直在介质循环回路中循环,提高了排气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超高温条件或低温条下进行,与负载设备(如反应釜)的介质通道连通的循环系统是影响原料是否充分反应的重要因素。
[0003]现有循环系统大多是密闭型循环系统,常利用气液分离器将循环介质中的气体排出,减少循环介质中的气泡,以保证循环效果。当需要补充介质时,利用膨胀箱向气液分离器中补充介质,新补充的介质经气液分离系统的循环回路进行循环,并和循坏介质混合在一起,在循环过程中利用插入气液分离器内的排气管将介质中含有的气体排放至膨胀箱内。但是膨胀箱注入的介质和循环回路中的介质混合在一起循环流动,难以将介质中的气体排出,排气时间长,且排气不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能够将介质循环回路中的气体快速排出,提高了排气效率和排气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所述气液分离系统包括由气液分离器、循环泵、负载设备的介质通道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而成的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的膨胀箱;
[0007]气液分离器具有一盛装介质的腔室和一设置在所述腔室内的分液盒,介质由所述介质通道出口流出后经所述连接管路流入所述分液盒内;
[0008]所述膨胀箱的底部出口处连通设置有注液管而其上部连通设置有一排气管,所述注液管的下部延伸至气液分离器的腔室内,而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延伸至分液盒内,且位于分液盒内的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单元。
[0009]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单元包括多个间隔开设在所述排气管上的排气孔。
[0010]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管向下延伸至分液盒的底壁处。
[0011]本技术优点在于膨胀箱将介质通过注液管加入到气液分离器的腔室内,而介质循环回路中的回液(即介质)流入分液盒内,使介质循环回路中回流到气液分离器内的介质和膨胀箱的注液独立分开,进一步使得分液盒内介质的空气随排气管进入到膨胀箱内,有效避免介质中的气体一直在介质循环回路中循环,提高了排气效率;同时排气管的下部开设有排气单元,使回路中的介质中含有的气体由排气单元排出,进而减少介质中的气体含量,进一步提高了排气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管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包括由气液分离器1、循环泵2、负载设备3的介质通道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而成的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与气液分离器1连通的膨胀箱4;
[0015]气液分离器1具有一盛装介质的腔室和一设置在腔室内的分液盒1.1,介质由介质通道出口流出后经连接管路流入分液盒1.1内;
[0016]膨胀箱4的底部出口处连通设置有注液管5而其上部连通设置有一排气管6,注液管5的下部延伸至气液分离器1的腔室内,而排气管6的下部延伸至分液盒1.1的底壁处。
[0017]如图1所示,位于气液分离器1内的排气管6上开设有排气单元,排气单元包括多个间隔开设在排气管6上的排气孔7,且位于最下方的排气孔7的高度高于分液盒1.1,将一部分气体排放到气液分离器1的上部,提高了气体排放效率。
[0018]当向介质循环回路补充介质(介质可以是载冷剂,还可以是载热剂)时,膨胀箱4内的介质在依靠自重落入下方的气液分离器1的腔室中;气液分离器1内的介质在循环泵2的作用下经介质通道后落入气液分离器1内的分液盒1.1中,即实现了回路介质和膨胀箱4注液的分离,使得回路介质中的气体在循环泵2动力作用下进入上方的排气管6,使得一部分气体由排气孔7排放至气液分离器1的上部空间,而另一部气体在循环泵2的作用下排放至膨胀箱4的上部空间,并由膨胀箱4顶部的加注盖8上的气孔排出,提高了排气效率。当分液盒1.1内盛满介质时,介质溢出到气液分离器1的腔室内,以使得整个介质循环量满足介质循环回路的循环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循环系统的气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系统包括由气液分离器、循环泵、负载设备的介质通道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而成的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的膨胀箱;气液分离器具有一盛装介质的腔室和一设置在所述腔室内的分液盒,介质由所述介质通道出口流出后经所述连接管路流入所述分液盒内;所述膨胀箱的底部出口处连通设置有注液管而其上部连通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召王家凯张二涛王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