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克力板材多层一次本体复合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71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克力板材多层一次本体复合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板材制作送入成型模具制成固定板厚L厘米的压克力板材;复合材料制作制得复合材料料浆;复合涂层液制作制得复合涂层液;复合涂层液涂覆厚度为L/10毫米;板材多层复合制模;制模预热;复合浇注;整模制备氮气保压;固化成型、高温脱模即可。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能有效兼顾多层复合的高剪切强度、高透光率等性能。高透光率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克力板材多层一次本体复合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克力板材,具体说是一种压克力板材多层一次本体复合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热塑性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耐老化、高透光等性能,广泛应用广告标识、工艺制品、厨卫、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水族馆等领域。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超大和超厚尺寸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国内为外因受装备、模具的局限,根本不能生产超大和超厚尺寸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申请人在先获得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粘接制备方法,在国内首次公开了两张以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侧边粘接面进行加工,在兼顾整体强度高、剪切强度高,透光率无影响,增强抗冲强度和弹性模量时,实现了超大平面尺寸板材的生产,但对于超厚尺寸板材生产的技术难题一直未能攻破,国内外也未有相关技术能实现超厚尺寸压克力板材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能有效兼顾多层复合的高剪切强度、高透光率的压克力板材多层一次本体复合制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克力板材多层一次本体复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板材制作:按质量份数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100

120、丙烯酸10

12、丙烯酸丁酯12

15、核壳稳定剂8

10、丙烯腈

苯乙烯树脂9

11、引发剂1

1.5、固化剂2

3、KI560偶联剂1.2

1.5共混在95

100℃下聚合40

60分钟,送入成型模具制成固定板厚L厘米的压克力板材;b.复合材料制作:按质量份数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100

120、丙烯酸10

12、丙烯酸丁酯12

15、核壳稳定剂8

10、丙烯腈

苯乙烯树脂9

11、四针状氧化锌晶须1.5

2.5、甲苯二异氰酸酯6

10、引发剂1

1.5、固化剂2

3、KI560偶联剂1.2

1.5共混在95

100℃下聚合40

60分钟,制得复合材料料浆;c.复合涂层液制作:按质量份数包括KI550偶联剂3

5、端羟基聚丁二烯5

6、环氧聚氨酯6

8进行共混,制得复合涂层液;d.复合涂层液涂覆:在步骤a的压克力板材需要堆叠复合的端面上采用无气喷涂步骤c的复合涂层液,复合涂层液厚度为L/10毫米;e.板材多层复合制模:将步骤d涂层后的多个压克力板材按0.6

1.2L厚度两两平行间隔预留复合浇注腔设置,并在每个复合浇注腔外加设经上下两压克力板材压接的胶条绕板材周边一圈留有注料口进行封闭制模;多层叠加后在制模周边压接;f.制模预热:将步骤e制模在氮气氛围下30

40℃预热1

2小时;
g.复合浇注:步骤f预热后直接进行浇注,将步骤b的复合材料料浆由胶条注料口注入并通过胶塞封口;h.整模制备:将步骤g制备的注入复合料浆的多层复合浇注结构放入整体的玻璃板箱中,向玻璃板箱内注入0.12

0.13Mpa的氮气保压;i.固化成型:送入55

60℃热水池中聚合5.5

10小时;j.高温脱模工艺:聚合完成后进入80

85℃的高温烘房中,高温3

5小时后卸模即可。
[0005]进一步地,所述核壳稳定剂按质量份数包括115

120nm丁苯乳胶50

80、苯乙烯10

12、过硫酸钾2

3、十二烷基硫酸钠1.5

2.5、甲基丙烯酸甲酯40

60、含羧基团聚丙烯酸硅氧烷8

12。
[0006]进一步地,所述核壳稳定剂的制备步骤为:在充氮气氛下,向丁苯乳胶的种子乳液中饥饿进料加入苯乙烯、占总质量份数60

75%的过硫酸钾、占总质量份数60

65%十二烷基硫酸钠,升温70

85℃反应2

3小时静置降温得核层乳液;向上述核层乳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含羧基团聚丙烯酸硅氧烷以及剩余的过硫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1.2

1.5Mpa下低速搅拌状态,升温60

65℃反应10小时降温制得核壳稳定剂。
[0007]作为基础板、复合材料制作采用相对PMMA的弹性核壳稳定剂粒子和刚性丙烯腈

苯乙烯树脂粒子,并结合端羧基液体聚丁二烯,能较大程度的增大压克力韧性性能和稳定性能,其中核壳稳定剂采用丁苯乳胶作为核层、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壳层制备具有较好弹性的粒子结构,配以含羧基团聚丙烯酸硅氧烷进一步提高其粒子的动态粘弹性;压克力由于各分散粒子的差别,刚性的丙烯腈

苯乙烯树脂粒子发生塑性形变所需吸收大量冲击能,从而有效提高使材料的韧性,能适配不同材质符合材料后期复合可能存在的张力对其质量、平整度的影响。在板箱中聚合时采用氮气保压0.12

0.13Mpa,能有效保证温度的均匀同时进一步控制过大板材复合制备时的聚合变形量,有利于提高聚合质量以及精度。
[0008]浇注用复合材料制作采用KI560偶联剂、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甲苯二异氰酸酯,在低温段

60℃

30℃由异氰酸酯、羟基反应链段结合四针状氧化锌晶,增加结合面处的摩擦耗能和阻尼性能,从而提高结合面出固化低温拉伸张力性能;在高温段35℃

65℃与KI550、I560 协同共混反应的环氧链段交联网络结构包覆,增加结合面处的摩擦耗能和阻尼性能,从而提高结合面处固化高温拉伸张力性能;并在基础板和复合材料固化结合处形成局部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甲苯二异氰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有多维聚合物网络结构,进一步改善结合处的力学性能;在基础板结合界面上预先喷涂复合涂层液,端羧基液体聚丁二烯,能有效提高PMMA在最终聚合时的粘接性,韧性提高同时引入羧基增强固化结合平面上PMMA的成膜粘接性能,补强抗张强度,防止基础板或符合材料成型部分之间因张力不一致导致的起翘,影响最终板材成型精度和质量;KI

550与复合材料KI

560在结合界面上协同增效粘接强度和耐久性,且二者的活性基团相互作用所得

NI基,可与环氧聚氨酯环氧基团进一步反应,形成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克力板材多层一次本体复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板材制作:按质量份数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100

120、丙烯酸10

12、丙烯酸丁酯12

15、核壳稳定剂8

10、丙烯腈

苯乙烯树脂9

11、引发剂1

1.5、固化剂2

3、KI560偶联剂1.2

1.5共混在95

100℃下聚合40

60分钟,送入成型模具制成固定板厚L厘米的压克力板材;b.复合材料制作:按质量份数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100

120、丙烯酸10

12、丙烯酸丁酯12

15、核壳稳定剂8

10、丙烯腈

苯乙烯树脂9

11、四针状氧化锌晶须1.5

2.5、甲苯二异氰酸酯6

10、引发剂1

1.5、固化剂2

3、KI560偶联剂1.2

1.5共混在95

100℃下聚合40

60分钟,制得复合材料料浆;c.复合涂层液制作:按质量份数包括KI550偶联剂3

5、端羟基聚丁二烯5

6、环氧聚氨酯6

8进行共混,制得复合涂层液;d.复合涂层液涂覆:在步骤a的压克力板材需要堆叠复合的端面上采用无气喷涂步骤c的复合涂层液,复合涂层液厚度为L/10毫米;e.板材多层复合制模:将步骤d涂层后的多个压克力板材按0.6

1.2L厚度两两平行间隔预留复合浇注腔设置,并在每个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月生肖建霞张高峰宋飞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汤臣江苏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