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13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由聚氨酯硬泡组合物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硬泡组合物中包含纳米金属氧化物,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用于降低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聚氨酯硬泡组合物,由于添加了纳米金属氧化物,不仅降低传统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导热系数,还提高了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压缩性能,热稳定性好,泡孔细腻,尺寸稳定性好,强度高,能有效降低聚氨酯硬泡材料的黄化程度,不易变黄,不会影响浅色聚氨酯材料的美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1月13日、申请号为201811343243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聚氨酯硬泡组合物和聚氨酯硬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的环保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

技术介绍

[0003]聚氨酯硬泡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比强度大、耐化学品优良、施工方便及隔音效果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制冷业、家具行业、装饰行业,同时聚氨酯硬泡还能应用于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管道、机械仪表和航空等领域。因此,它具有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性能。
[0004]但随着全球能源紧缺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对聚氨酯硬泡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聚氨酯硬泡隔热性能、强度相对较差,难以满足国家日益提高的节能环保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硬泡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氨酯硬泡材料,不仅降低传统聚氨酯硬泡的导热系数,还提高聚氨酯硬泡的压缩性能,热稳定性好。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聚氨酯硬泡组合物,按重量份计,所述聚氨酯硬泡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0008][0009]优选地,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铁、氧化锌、四氧化三铁、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铟、氧化铋、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0]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胺类催化剂和/或金属类催化剂。
[0011]更加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包括N,N

二甲基环己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N,N

二甲基苄胺、1,3,5

三(二甲基氨基丙基)六氢三嗪、双(2

二甲氨基乙基)醚和三乙烯二胺中
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金属类催化剂包括有机锡、有机铋或有机锌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2]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物理发泡剂,所述物理发泡剂为环戊烷。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如上所述的聚氨酯硬泡组合物制备而成聚氨酯硬泡材料。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水、硅油、催化剂、纳米金属氧化物、物理发泡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白料(多元醇组分)备用;准备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异氰酸酯组分)备用;将白料与黑料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恒温模具中发泡熟化,制得所述聚氨酯硬泡材料。
[0015]优选地,所述白料与黑料的质量比为1:1.1

1.8,搅拌转速为2500

3000r/min,熟化温度为40

50℃。
[0016]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制备:蔗糖、山梨醇、乙二胺、二元醇、甘油、甲基苯二胺或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起始剂与氧化烯烃经聚合加成反应制得。
[0017]优选地,聚酯多元醇的制备:由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卤代苯二甲酸及卤代苯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与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新戊二醇及双酚A中的至少一种合成制得。
[0018]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的聚氨酯硬泡组合物,由于添加了纳米金属氧化物,不仅降低传统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导热系数,还提高了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压缩性能,热稳定性好,泡孔细腻,尺寸稳定性好,强度高,能有效降低聚氨酯硬泡材料的黄化程度,不易变黄,不会影响浅色聚氨酯材料的美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一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微观结构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和对比例一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热分解对照谱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和对比例一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热分解对照谱
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和对比例一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热分解对照谱图;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和对比例一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热分解对照谱图;
[0033]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和对比例一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热分解对照谱图;
[0034]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和对比例一中所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材料的热分解对照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实施例一
[0037]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聚氨酯硬泡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0038][0039]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纳米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铁、氧化锌、四氧化三铁、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铟、氧化铋、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催化剂1为胺类催化剂,包括N,N

二甲基环己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N,N

二甲基苄胺、1,3,5

三(二甲基氨基丙基)六氢三嗪、双(2

二甲氨基乙基)醚和三乙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催化剂2为金属类催化剂,包括有机锡、有机铋或有机锌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4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如上所述的聚氨酯硬泡组合物制备而成聚氨酯硬泡材料,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41]步骤S1:聚醚多元醇的制备
[0042]以蔗糖、山梨醇、乙二胺、二元醇、甘油、甲基苯二胺或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
起始剂与氧化烯烃经聚合加成反应制得。
[0043]由于聚醚多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由聚氨酯硬泡组合物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硬泡组合物中包含纳米金属氧化物,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用于降低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所述聚氨酯硬泡组合物中的重量占比为0.835

~6.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所述聚氨酯硬泡组合物中的重量占比为6.05

~6.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硬泡组合物包括多元醇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所述多元醇组分中的重量占比为0.18%~1.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的质量比为1:1.1

1.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郭毅张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斯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