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多连杆机械手系统的分布式采样控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09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连杆机械手系统的分布式跟踪问题的采样控制策略,旨在将多自主体系统的分布式跟踪问题从连续控制推广到采样控制。其技术要点是:首先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设计线性连续控制器使系统稳定,基于连续控制器结构,设计线性采样控制器,并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使系统稳定;其次计算领导者与各跟随者之间的输出误差,得出其在有限时间之后可达到任意小的结论;最后针对有三个子连杆机械手的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计算机仿真,得到系统状态、跟踪误差及控制信号的反应图,验证采样策略的有效性。在这一采样策略下,控制器结构简单,控制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分布式采样控制的版权保护。主体系统的分布式采样控制的版权保护。主体系统的分布式采样控制的版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连杆机械手系统的分布式采样控制


[0001]本专利技术是针对工业中多连杆机械手系统分布式跟踪问题的采样控制策略,属于自动控制


技术介绍

[0002]在各个实际领域中,多自主体系统较单一系统应用更广,其分布式跟踪问题也成了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例如,无人机编队、卫星姿态校准和负载平衡等都是多自主体系统分布式跟踪的实际应用。对于控制器的设计,之前人们大都采用连续控制器,但连续控制器时时刻刻都在采样,控制成本较高。近年来,采样控制成为一种趋势并被应用到了各领域,例如,新兴工业中的自适应采样,汽车整车稳定中的双率采样等。与连续控制器相比,采样控制器结构简单,并且在采样控制下,各个体定期执行控制和测量的任务,能有效减少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利用采样控制达到多自主体系统分布式跟踪目的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连杆机械手系统分布式跟踪问题的采样控制策略,用以解决现有的连续控制器控制成本高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基于当前多连杆机械手系统构建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反推法,构建线性连续控制器;基于连续控制器的结构,构建线性采样控制器,并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基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线性采样控制器,计算输出跟踪误差;基于此采样控制器策略,选取一具有三个子连杆机械手的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来证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0004]第一方面,基于当前多连杆机械手系统构建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考虑包含电机的多连杆机械手系统,第个连杆机械手的动力学系统描述如下:其中,分别表示第个连杆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表示第个电力系统产生的转矩。第个连杆机械手系统的控制输入。引入坐标变换, 因此多连杆机械手系统可以转化为:
其中,是第个连杆机械手的输出。
[0005]第二方面,基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反推法,构建线性连续控制器,具体包括:第一步:进行坐标变换,选取合适的Lyapunov函数,设计虚拟控制器,可求得;第二步:与第一步同理,进行坐标变换 ,选取合适的Lyapunov函数,设计虚拟控制器,可求得;第三步:进行坐标变换,选取合适的Lyapunov函数,设计实际连续控制器,得到;第四步:选取Lyapunov函数 ,求导可得,基于连续控制器,系统稳定性得证。
[0006]第三个方面,基于连续控制器的结构,构建线性采样控制器,并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具体包括:第一步:基于连续控制器的结构, 设计线性采样控制器,重新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可得到;第二步:对不等式右端最后一项进行化简,最终可得到,其证明又可分为三
小步:首先,通过对进行变形,将转化为,其次,通过对系统进行变形,取范数,求得,其中,再利用微积分、比较原理等知识得到的具体表达式,进而可求得,最后通过选取适当的参数和采样周期,可得到结论;第三步:将第二步结果代入,多次利用Young不等式,最后得到,系统稳定性得证。
[0007]第四个方面,基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线性采样控制器,计算输出跟踪误差,具体包括:对坐标变换进行变形并取范数,可证得闭环系统状态有界,且输出跟踪误差满足,其中可以被调到任意小,是一常数,即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之后可以达到任意小。
[0008]第五个方面,基于此采样控制器策略,选取一例子进行仿真来证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具体包括:选取一带有三个子连杆机械手的系统,设计采样控制器,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得到系统状态、跟踪误差及控制信号的反应图。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连杆机械手系统分布式跟踪问题的采样控制策略,通过线性设计采样控制器,使得每个子自主体都能够定期完成采样和测量的任务,降低控制的成本,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相比于连续控制器,采样控制器结构简单,更具有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采样控制方案,下面对专利技术及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其他研究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1]图1是单个连杆机械手的模型图,图2 是仿真中系统的通信拓扑结构图,图3是仿真中系统所有状态的反应图,图4是仿真中系统输出跟踪误差的反应图,图5是仿真中系统采样控制信号的反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对于本领域其他研究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畴。
[0013]现有的多连杆机械手系统的分布式跟踪问题采用的都是连续时间控制器,控制成本高,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连杆机械手系统分布式跟踪问题的采样控制策略。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对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说明:第一部分是问题描述,第二部分是线性连续时间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第三部分是线性采样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第四部分是主要结论,第五部分是专利技术实施例仿真。
[0014]一、问题描述考虑包含电机的多连杆机械手,其中单个连杆机械手的模型如图1所示。第个连杆机械手的动力学系统描述如下:
ꢀꢀꢀꢀꢀꢀꢀꢀꢀꢀꢀꢀꢀꢀꢀꢀꢀꢀꢀꢀꢀꢀꢀꢀꢀꢀ
(1)其中,分别表示第个连杆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表示第个电力系统产生的转矩。第个连杆机械手系统的控制输入。是机械惯量,是连接处的粘性摩擦系数,是与负载重量和重力系数有关的正常数,是电枢电感,是电枢电阻,是反电动势系数。
[0015]此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标是设计合适的采样控制器使得各个子连杆机械手对领导机械手进行跟踪,且输出跟踪误差可以调到任意小。
[0016]引入坐标变换, 因此系统(1)可以转化为:
ꢀꢀꢀꢀꢀꢀꢀꢀꢀꢀꢀꢀꢀꢀꢀꢀꢀꢀꢀꢀꢀꢀꢀꢀꢀꢀꢀ
(2)其中,和是未知常数。系统领导者输出用表示。
[0017]为方便理解,我们先进行符号说明。 定义为一个加权有向图,是一个加权邻接矩阵,且。当节点与 相邻时,,否则,,并且我们假设。对角矩阵是领导者邻接矩阵,且当节点 与根0相邻时,,否则,。 且,记 为的Laplacian算子。
[0018]下面是对本文中所需要的假设和引理的描述。
[0019]假设1. 包含一个有向生成树,其根是领导者。
[0020]假设2. 对于第 个跟随者,领导者输出和都是有界且可获得的,且存在一个正常数使得。
[0021]引理1. 设存在一正定适当函数满足其中,是实常数,且存在一有限时间使得。
[0022]二、线性连续时间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Step 1. 引入如下坐标变换 。
ꢀꢀꢀꢀꢀꢀꢀꢀꢀ
(3)定义,由假设1 可知,可逆。假设有以下形式: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连杆机械手系统分布式跟踪问题的采样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当前多连杆机械手系统构建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反推法,构建线性连续控制器;基于连续控制器的结构,构建线性采样控制器,并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基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线性采样控制器,计算输出跟踪误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当前多连杆机械手系统构建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考虑包含电机的多连杆机械手系统,第个连杆机械手的动力学系统描述如下:其中,第个连杆机械手系统的控制输入,引入坐标变换, 因此多连杆机械手系统可以转化为:其中,是第个连杆机械手的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自主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反推法,构建线性连续控制器,反推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进行坐标变换,选取合适的Lyapunov函数,设计虚拟控制器,可求得满足(11)式;第二步:与第一步同理,进行坐标变换 ,选取合适的Lyapunov函数,设计虚拟控制器,可求得满足(21)式;第三步:进行坐标变换,选取合适的Lyapunov函数,设计实际连续控制器,得到满足(32)式;
最后,选取Lyapunov函数 ,求导可得,基于连续控制器,系统稳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全徐晓宇王瑞桃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