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05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中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辅热支路,辅热支路包括第一控制阀和换热结构,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第一控制阀位于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换热结构之间,换热结构用于使冷媒流经并放热以加热气液分离器,辅热支路的第二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热支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和气液分离器连通,第一控制阀控制压缩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进入换热结构,冷媒流经换热结构进行放热,从而加热气液分离器,加快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冷媒的蒸发速度,使冷媒有效参与空调系统循环,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率,降低了压缩机的液击风险。降低了压缩机的液击风险。降低了压缩机的液击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的过程中,例如在除霜结束后,气液分离器内会积聚大量液态冷媒。由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冷媒蒸发缓慢,导致空调器制热效率降低,而且大量液态冷媒持续聚集在气液分离器内,增加了压缩机的液击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系统,通过增设辅热支路,利用热泵原理加热气液分离器内的液态冷媒,加快液态冷媒蒸发效率,降低了压缩机的液击风险。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于执行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辅热支路,所述辅热支路包括第一控制阀和换热结构,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结构之间,所述换热结构用于使冷媒流经并放热以加热所述气液分离器。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通过设置辅热支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和气液分离器连通,辅热支路包括第一控制阀和换热结构,第一控制阀控制压缩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进入换热结构,冷媒流经换热结构进行放热,从而加热气液分离器,加快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冷媒的蒸发速度,使冷媒有效参与空调系统循环,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率,降低了压缩机的液击风险;而且相对于电加热的方式,采用热泵原理加热更加节能、加热更加均匀。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形成主回路;所述辅热支路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换热结构和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之间,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之间。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或为电磁阀和毛细管的组合。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
节流阀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形成主回路;所述辅热支路还包括与所述换热结构相连通的第三节流阀和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辅热支路,所述辅热支路包括第一控制阀和换热结构,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结构之间,所述换热结构用于使冷媒流经并放热以加热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以使所述换热结构加热所述气液分离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设置辅热支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和气液分离器连通,辅热支路包括第一控制阀和换热结构,当气液分离器的液态冷媒较多,控制第一控制阀打开,从而使压缩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辅热支路进入换热结构,冷媒流经换热结构进行放热,从而加热气液分离器,加快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冷媒的蒸发速度,使冷媒有效参与空调系统循环,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率,降低了压缩机的液击风险;而且相对于电加热的方式,采用热泵原理加热更加节能、加热更加均匀。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形成主回路;所述辅热支路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换热结构和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之间,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之间;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包括:当所述运行状态为除霜运行结束,所述空调系统进入制热模式;其中,所述除霜运行包括采用所述主回路的冷媒除霜;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关闭。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关闭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当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打开。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关闭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温度;获取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温度;当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温度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打开。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关闭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获取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温度;获取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温度;当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温度与所述气液分离器
的入口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所述空调系统保持当前运行状态。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形成主回路;所述辅热支路还包括与所述换热结构相连通的第三节流阀和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还包括:当所述运行状态为除霜运行结束,所述空调系统进入制热模式;其中,所述除霜运行包括采用所述主回路的冷媒除霜;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节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关闭。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节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关闭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获取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温度;获取所述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辅热支路,所述辅热支路包括第一控制阀和换热结构,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结构之间,所述换热结构用于使冷媒流经并放热以加热所述气液分离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形成主回路;所述辅热支路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换热结构和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之间,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或为电磁阀和毛细管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形成主回路;所述辅热支路还包括与所述换热结构相连通的第三节流阀和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7.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辅热支路,所述辅热支路包括第一控制阀和换热结构,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辅热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结构之间,所述换热结构用于使冷媒流经并放热以加热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以使所述换热结构加热所述气液分离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机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机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形成主回路;所述辅热支路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