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激光雷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667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拍摄路面情景的摄像组件,设置在壳体靠近摄像组件一侧内的激光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处理器,处理器与激光组件和摄像组件电性连接,固定安装在壳体下方的升降组件,以及设置在升降组件下方的减震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摄像组件实时配设路面景象,通过处理器对拍摄的画面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处理器发射信号,可时刻对汽车进行定位,通过激光组件进行障碍物检测,功能多样化,且设置的减震组件可对汽车行驶时发生颠簸时导致摄像组件、激光组件和处理器震动进行缓冲减震,极大的避免对像组件、激光组件和处理器造成损伤。激光组件和处理器造成损伤。激光组件和处理器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激光雷达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系统
,具体涉及车载激光雷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设置有多种不同功能的雷达系统,通过这些雷达系统检测行驶时的路面情况。
[0003]现有的雷达系统功能单一,需要多种雷达系统配合使用,且不具有保护组件,使得在汽车行驶时发生颠簸容易对雷达系统造成损伤。
[0004]因此,专利技术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车载激光雷达系统,通过摄像组件实时配设路面景象,通过处理器对拍摄的画面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处理器发射信号,可时刻对汽车进行定位,通过激光组件进行障碍物检测,功能多样化,且设置的减震组件可对汽车行驶时发生颠簸时导致摄像组件、激光组件和处理器震动进行缓冲减震,极大的避免对像组件、激光组件和处理器造成损伤,以解决现有的雷达系统功能单一,需要多种雷达系统配合使用,且不具有保护组件,使得在汽车行驶时发生颠簸容易对雷达系统造成损伤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拍摄路面情景的摄像组件;设置在壳体靠近摄像组件一侧内用于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激光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用于分析汽车与前方障碍物之间间距、发射信号以实现对汽车定位以及接收摄像组件拍摄的画面进行三维重建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激光组件和摄像组件电性连接;固定安装在壳体下方用于调整激光雷达系统高度的升降组件;以及设置在升降组件下方用于对激光雷达系统进行减震缓冲的减震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激光组件包括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安装在壳体靠近摄像组件的一侧上部内,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下方设置有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激光接收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壳体的上方一侧,所述摄像头的两侧中部对称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摄像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侧板内,所述侧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摄像头一侧设置的转轴上设置有控制组件。
[0009]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棘轮,所述棘轮固定安装在一组转轴上,所述棘轮的下方活动配合有棘爪,所述棘爪的底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下方活动相
抵有弹簧,所述T形块和弹簧均滑动设置在T形槽内,所述T形槽设置在摄像头一侧的侧板内。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下板,所述下板内平行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对称啮合有U形块,所述U形块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下板上方两侧设置的支撑杆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上板内,所述下板内的一组双向丝杆传动连接有旋钮,所述下板的下方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双向丝杆两端设置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所述双向丝杆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均通过链条传动配合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U形块均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均布对称设置在下板的顶端内。
[0013]优选地,所述旋钮靠近双向丝杆的一端侧边均布设置有球形槽,所述旋钮顶端设置的一组球形槽内滑动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的上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滑动设置在圆形槽内,所述圆形槽设置在下板内。
[0014]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布对称转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板内,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中部均布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均滑动套设在转轴上,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嵌入设置在安装板和支撑板内。
[0015]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在方槽的中部内,所述方槽均布对称设置在安装板的上部两侧内,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对称设置在下板的底端两侧内。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摄像组件实时配设路面景象,通过处理器对拍摄的画面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处理器发射信号,可时刻对汽车进行定位,通过激光组件进行障碍物检测,功能多样化,且设置的减震组件可对汽车行驶时发生颠簸时导致摄像组件、激光组件和处理器震动进行缓冲减震,极大的避免对像组件、激光组件和处理器造成损伤;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升降组件可实现对雷达系统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雷达系统在不同的安装位置均可处于较好的位置对路面进行拍摄以及检测前方障碍物,适应性好;3.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摄像头的角度可调,便于调整摄像头的角度,使得摄像头处于较好的位置拍摄路面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1中A

A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中B区域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1中C区域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1中D区域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下板结构图。
[0018]图中:1

壳体,2

激光组件,21

激光发射器,22

激光接收器,3

处理器,4

摄像组件,41

摄像头,42

转轴,43

侧板,44

棘爪,45

连杆,46

T形块,47

弹簧,48

棘轮,5

升降
组件,51

上板,52

支撑杆,53

U形块,54

链轮,55

下板,56

双向丝杆,57

旋钮,58

钢球,59

弹簧,6

球形槽,7

滑槽,8

凹槽,9

减震组件,91

支撑板,92

卷簧,93

安装板,10

方槽,11

T形槽,12

圆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参照附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包括壳体1,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拍摄路面情景的摄像组件4;设置在壳体1靠近摄像组件4一侧内用于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激光组件2;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用于分析汽车与前方障碍物之间间距、发射信号以实现对汽车定位以及接收摄像组件4拍摄的画面进行三维重建的处理器3,处理器3与激光组件2和摄像组件4电性连接;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拍摄路面情景的摄像组件(4);设置在壳体(1)靠近摄像组件(4)一侧内用于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激光组件(2);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用于分析汽车与前方障碍物之间间距、发射信号以实现对汽车定位以及接收摄像组件(4)拍摄的画面进行三维重建的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与激光组件(2)和摄像组件(4)电性连接;固定安装在壳体(1)下方用于调整激光雷达系统高度的升降组件(5);以及设置在升降组件(5)下方用于对激光雷达系统进行减震缓冲的减震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组件(2)包括激光发射器(21),所述激光发射器(21)固定安装在壳体(1)靠近摄像组件(4)的一侧上部内,所述激光发射器(21)的下方设置有激光接收器(22),所述激光接收器(22)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激光接收器(22)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4)包括摄像头(41),所述摄像头(41)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41)设置在壳体(1)的上方一侧,所述摄像头(41)的两侧中部对称固定安装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远离摄像头(4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侧板(43)内,所述侧板(43)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摄像头(41)一侧设置的转轴(42)上设置有控制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下板(55),所述下板(55)内平行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56),所述双向丝杆(56)的两端对称啮合有U形块(53),所述U形块(53)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杆(52),所述下板(55)上方两侧设置的支撑杆(52)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杆(52)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上板(51)内,所述下板(55)内的一组双向丝杆(56)传动连接有旋钮(57),所述下板(55)的下方设置(9)。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升林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黑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