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661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荧光液配制: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进行混合;产品浸泡:将产品放入配制好的树脂中,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混合;真空填充:将产品和树脂放入真空脱泡装置中进行脱泡5分钟,使用真空压入;高温固化:脱泡完后将产品从树脂中取出,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150度30分钟烘烤固化;切片研磨:将产品进行切片研磨,通过切片,可以看到端头内部是否有荧光液进入;显微镜确认: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是否有荧光液进入孔洞和缝隙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检验MLCC是否有孔洞、微小裂纹,判断方法简单易操作,有效地提高了MLCC致密性检验的效率,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检验领域,具体是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常用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就安装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传统安装(又称通孔装即DIP)和表面安装两大类(即又称SMT或SMD),为了保持电子元件运作的稳定性,通常将它们以合成树脂(Resin dispensing)包覆封装,以提高绝缘与保护不受环境的影响,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在使用电子元器件时元器件越来越多,因此需要电子元器件尺寸越来越小,其中MLCC尺寸也逐渐趋于小型化,因此MLCC两侧外电极也越来越小,外电极厚度也越来越薄,当外电极烧结不致密时,在电镀时会有镀液渗透,造成产品使用时失效,因此需要准确判断是否致密,致密性判定困难,判定容易错误,造成产品报废,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能够准确检验MLCC是否有孔洞、微小裂纹,判断方法简单易操作,有效地提高了MLCC致密性检验的效率,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所述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荧光液配制: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进行混合;
[0007]步骤二:产品浸泡:将产品放入配制好的树脂中,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混合;
[0008]步骤三:真空填充:将产品和树脂放入真空脱泡装置中进行脱泡5分钟,使用真空压入,将荧光液以及树脂压入到孔洞、缝隙中;
[0009]步骤四:高温固化:脱泡完后将产品从树脂中取出,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烘烤固化,通过高温固化,将荧光液固化在孔洞、缝隙处。
[0010]步骤五:切片研磨:将产品进行切片研磨,通过切片,可以看到端头内部是否有荧光液进入。
[0011]步骤六:显微镜确认: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是否有荧光液进入孔洞、缝隙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高温烘箱中进行烘烤固化的温度为150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高温烘箱中进行烘烤固化的时长为30分钟。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能够准确检验MLCC是否有孔洞、微小裂纹,判断方法简单易操作;
[0016]2、本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了MLCC致密性检验的效率,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流程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检测结果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检测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如图1、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荧光液配制: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进行混合;
[0024]步骤二:产品浸泡:将产品放入配制好的树脂中,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混合,如果只使用荧光液则在切片时荧光液会转移,无法准确判断。
[0025]步骤三:真空填充:将产品和树脂放入真空脱泡装置中进行脱泡5分钟,使用真空压入,将荧光液以及树脂压入到孔洞、缝隙中,不使用真空压入,则荧光液进入缝隙较为困难,无法准确显现出孔洞、缝隙。
[0026]步骤四:高温固化:脱泡完后将产品从树脂中取出,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150度30分钟烘烤固化,通过高温固化,将荧光液固化在孔洞、缝隙处。
[0027]步骤五:切片研磨:将产品进行切片研磨,通过切片,可以看到端头内部是否有荧光液进入。
[0028]步骤六:显微镜确认: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是否有荧光液进入孔洞、缝隙中。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如图1、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荧光液配制: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进行混合;
[0032]步骤二:产品浸泡:将产品放入配制好的树脂中,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混合,如果只使用荧光液则在切片时荧光液会转移,无法准确判断。
[0033]步骤三:真空填充:将产品和树脂放入真空脱泡装置中进行脱泡5分钟,使用真空压入,将荧光液以及树脂压入到孔洞、缝隙中,不使用真空压入,则荧光液进入缝隙较为困难,无法准确显现出孔洞、缝隙。
[0034]步骤四:高温固化:脱泡完后将产品从树脂中取出,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150度30分钟烘烤固化,通过高温固化,将荧光液固化在孔洞、缝隙处。
[0035]步骤五:切片研磨:将产品进行切片研磨,通过切片,可以看到端头内部是否有荧光液进入。
[0036]步骤六:显微镜确认: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是否有荧光液进入孔洞、缝隙中。
[0037]结果如图2所示,有荧光液进入,说明有孔洞,致密性不良。
[0038]实施例2
[0039]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如图1、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40]步骤一:荧光液配制: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进行混合;
[0041]步骤二:产品浸泡:将产品放入配制好的树脂中,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混合,如果只使用荧光液则在切片时荧光液会转移,无法准确判断。
[0042]步骤三:真空填充:将产品和树脂放入真空脱泡装置中进行脱泡5分钟,使用真空压入,将荧光液以及树脂压入到孔洞、缝隙中,不使用真空压入,则荧光液进入缝隙较为困难,无法准确显现出孔洞、缝隙。
[0043]步骤四:高温固化:脱泡完后将产品从树脂中取出,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150度30分钟烘烤固化,通过高温固化,将荧光液固化在孔洞、缝隙处。
[0044]步骤五:切片研磨:将产品进行切片研磨,通过切片,可以看到端头内部是否有荧光液进入。
[0045]步骤六:显微镜确认: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是否有荧光液进入孔洞、缝隙中。
[0046]结果如图3所示,无荧光液进入,说明无孔洞,致密性良好。
[00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MLCC致密性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荧光液配制: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进行混合;步骤二:产品浸泡:将产品放入配制好的树脂中,将荧光液与树脂以及固化剂混合;步骤三:真空填充:将产品和树脂放入真空脱泡装置中进行脱泡5分钟,使用真空压入,将荧光液以及树脂压入到孔洞、缝隙中;步骤四:高温固化:脱泡完后将产品从树脂中取出,并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烘烤固化,通过高温固化,将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华
申请(专利权)人:元六鸿远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