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海春专利>正文

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647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涉及医疗领域,包括支撑板、头部垫板和抽拉盒,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端均焊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前侧面插接有靠枕放置屉,所述靠枕放置屉的前侧面焊接有抽屉拉手,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部垫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靠枕放置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根据患者具体需要针灸的部位对靠垫结构进行快速的更换,通过设置的坐垫结构,能够在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针灸治疗时便于医务人员坐着休息,通过设置的针体放置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便于医务人员取用放置针。放置针。放置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针灸疗法,即利用针刺与艾灸进行治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 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0003]但是,目前通常的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一般结构较为简单,当患者使用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进行针灸治疗时,通常需要患者趴着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治疗或者需要患者正躺对患者的正面进行针灸治疗,而通常的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一般为固定设置,当人们使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时,无法方便的根据病人需要针灸的部位情况快捷的设置对应的靠枕使得患者更加的舒适,从而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通常的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患者固定,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而通常的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没有设置对应的便于医务人员坐着的装置,这样会使得医务人员在长时间的针灸治疗过程中十分的劳累,同时不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通常当医务人员在使用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时,由于拿出来的针不能放回去,但是又没有设置额外的结构用于医务人员放置针,这样使得医务人员在进行针灸时会十分的麻烦。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通常的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一般结构较为简单,当患者使用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进行针灸治疗时,通常需要患者趴着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治疗或者需要患者正躺对患者的正面进行针灸治疗,而通常的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一般为固定设置,当人们使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时,无法方便的根据病人需要针灸的部位情况快捷的设置对应的靠枕使得患者更加的舒适,从而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通常的神
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患者固定,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而通常的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没有设置对应的便于医务人员坐着的装置,这样会使得医务人员在长时间的针灸治疗过程中十分的劳累,同时不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通常当医务人员在使用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时,由于拿出来的针不能放回去,但是又没有设置额外的结构用于医务人员放置针,这样使得医务人员在进行针灸时会十分的麻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头部垫板和抽拉盒,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端均焊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前侧面插接有靠枕放置屉,所述靠枕放置屉的前侧面焊接有抽屉拉手,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部垫板,所述头部垫板的顶部在远离支撑垫的一端开设有手机卡槽,所述头部垫板的顶部开设有靠枕固定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撑筒的顶部均镶嵌安装有加热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焊接有固定坐垫,所述固定坐垫的顶部在远离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固定靠垫,所述固定靠垫在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靠垫在靠近支撑筒的一侧焊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一端开设有放置板卡槽,所述放置板卡槽的内壁插接有针体放置板,所述针体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针体放置槽,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在远离针体放置板的一端的两端均焊接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的内侧焊接有储针柜,所述储针柜在靠近固定靠垫的一侧插接有抽拉盒,所述抽拉盒在靠近固定靠垫的一侧焊接有抽拉把手。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底板的数量共为两个,两个支撑底板分别焊接在支撑板的底部两端,支撑底板的高度适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撑筒的顶部均镶嵌安装有加热板,加热板的内部设有加热丝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针体放置板插接在放置板卡槽中,针体放置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针体放置槽均匀开设在针体放置板的顶部远离储针柜的一端。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抽拉盒的数量共为三个,三个抽拉盒均匀插接在储针柜靠近固定靠垫的一侧,每个抽拉盒的一侧均焊接有抽拉把手,抽拉盒的内部焊接设有斜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垫、头部垫板与固定靠垫使用材料均为柔软性材料,固定凹槽的大小适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靠枕放置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根据患者具体需要针灸的部位对靠垫结构进行快速的更换,从而使得患者在使用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进行针灸治疗时能够更加的舒适,同时使得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能够更加的方便。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坐垫结构,能够在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针灸治疗时便于医务人员坐着休息,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更加的轻松,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针体放置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便于医务人员取用针体,同时能够便于医务人员随时放置使用过的针,使得整体环境更加的整洁,也便于医务人员后续对针灸装置的清洁整理,使得医务人员的工作更加的轻松。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中支撑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中抽拉盒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中针体放置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板;2、支撑筒;3、支撑垫;4、头部垫板;5、手机卡槽;6、靠枕固定槽;7、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1)、头部垫板(4)和抽拉盒(1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两端均焊接有支撑底板(9),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焊接有支撑筒(2),所述支撑筒(2)的前侧面插接有靠枕放置屉(7),所述靠枕放置屉(7)的前侧面焊接有抽屉拉手(8),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3),所述支撑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部垫板(4),所述头部垫板(4)的顶部在远离支撑垫(3)的一端开设有手机卡槽(5),所述头部垫板(4)的顶部开设有靠枕固定槽(6),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与支撑筒(2)的顶部均镶嵌安装有加热板(10),所述支撑底板(9)的一侧焊接有固定坐垫(11),所述固定坐垫(11)的顶部在远离支撑板(1)的一侧焊接有固定靠垫(12),所述固定靠垫(12)在靠近支撑板(1)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13),所述固定靠垫(12)在靠近支撑筒(2)的一侧焊接有操作台(14),所述操作台(14)的顶部一端开设有放置板卡槽(15),所述放置板卡槽(15)的内壁插接有针体放置板(16),所述针体放置板(16)的顶部开设有针体放置槽(21),所述操作台(14)的顶部在远离针体放置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H三九零八
申请(专利权)人:邓海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